一直喜欢心理学知识,总想抽时间系统的学习,但总是事物缠身,或用佛教用语,“不能放下”,故始终未能如愿!机缘凑巧,工作上正好出现调整,乘此闲暇,赶紧报名“华东人才”的心理咨询班,了却多年的心愿,真是幸事!
事有凑巧,刚报名未及一周,女儿学校的班主任打来电话,盛情邀请我作为家长代表,参加她们学校的“家长榜样日活动”,老师在电话中骄傲的强调,这可是她们西南位育的品牌项目。具体任务,就是要求我为她们班级做一次演讲,主题为:“如何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女儿现在初一,真逢青春期,上述题目正好契合同学们的需求,故老师,同学都非常期待这样的交流。然而对我而言,离开学校十几年,深知现在的教育同我们曾经的教育不可同日而语,用代沟形容差距已不够精确,简直可以比喻为“鸿沟”。一旦话不投机,岂不误认子弟?然而转念一想,毕竟我女儿成长至今,本人虽不居功至伟,但也亲历亲为。当代孩子的所思所想虽不算了如指掌,但也略知七八。同时,平时也一直向女儿吹嘘老爸如何如何本事,也正好乘机露一小手!于是欣然接受老师的邀请,但同时请求将交流时间放在圣诞节后,一方面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准备,比如收集学生的困惑,了解学校的一些制度,以及一些典型事例的整合,另一方面对我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我们的第一堂心理课是安排在圣诞节,我非常想得到一些有关心理学上的知识,哪怕一点,只要对我有帮助就行!这虽然有临时抱佛脚的嫌疑,然而我始终坚信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我这样的安排还是明智的!因为我们第一堂课是心理学基础,授课老师是来自华师大的赵春雷教授,尽管只有一天的课程,但赵老师丰富的知识结构,互动的讲课方式,妙趣横生的实际案例,让我切实感受到了心理学的能量,使我有更大的渴望去了解更多的心理学知识。同时也让我有机会去反思这么多年来工作学习的得失,在经验的整合上起到了很好的梳理作用,应该坦率的讲,上完心理课,就像完成了一次自我面询,释放了很多不良情绪,而自身的能量又得到了提升!不瞒你说,我上完第一次心理课就是这样的感受!带着这样的心情,我很快就准备好了女儿班级的交流课程,记得发给她班主任的当天晚上,班主任居然很激动地回我邮件,表示非常期待我的演讲,同时她也会邀请学校领导参加!弄得我整晚忐忑不安!2011.12.31下午1-2点半,我同我女儿的班级同学加老师共计50人,就“如何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这一主题热烈而真诚的展开讨论,我在讨论中先后运用了“画树测试”,“学习的心理学定义”,“青春期心理特点”“团队合作-囚犯两难试验”等心理学知识,引起了同学们广泛的兴趣,在做测试游戏时争相报名参与,欲罢不能!真正让我体会到了心理学知识在实际使用当中的快乐,同时也为我在2011年底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讲课至今,已有2月余,女儿学校老师要安排同学进行“家长榜样日回访”,据女儿回来跟我说,有很多同学想来和我做再次交流,甚至有很多同学表达了将来也想读心理学专业的强烈愿望,真是让我始料未及,我的广告潜力真不可小觑啊!但同时又促使我要更好的去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知识,将来才有更大的能力去帮助真正想得到帮助的人!
学习四节课后,想到了这段经历,才啰嗦了上述这段文字,博君一笑!更多的充斥着一个“焦虑”父亲的“小心小眼”! 黄文渊 2012.2.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