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句
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4) 黄琮白琥天不惜,顾恐贪夫死怀璧。《龙尾砚歌》 5) 太华西南第几峰,落花流水自重重。《黄精鹿》 6) 临池妙墨出元常,弄玉娇姿笑柳娘。《题领巾绝句》 7) 颠张醉素两秃翁,追逐世好称书工。《题王逸少帖》 8) 观鱼惠子台芜没,梦蝶庄生冢木秋。《题清淮楼》 9) 闻说神仙郭恕先,醉中狂笔势澜翻。《题李景元画》 10) 西南归路远萧条,倚槛魂飞不可招。《题宝鸡县斯飞阁》
11) 梦回闻雨声,喜我菜甲长。《雨后行菜圃》 12)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阳羡歌山秀芙蓉》
13) 江东贾客木绵裘,会散金山月满楼。《金山梦中作》 14)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第 1 页 共 4 页
15) 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醉睡者》 16) 微生真草木,无处谢天力。《邓忠臣母周氏挽词》 17) 客路相逢难,为乐常不足。《送顿起》
18) 裕陵固天纵,笔有云汉姿。《送陈伯修察院赴阙》 19) 撞钟浮玉山,迎我三千指。《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20) 嗟我去国久,得君如得归。《送虢令赵荐》 诗人信息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
第 2 页 共 4 页
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主要作品
《赤壁赋》《后赤壁赋》《东栏梨花》《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春宵》《海棠》《和子由渑池怀旧》《和子由踏青》《花影》《惠崇春江晚景》《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月二十九日二首》《上元侍宴》《石苍舒醉墨堂》《书李世南所画秋景》《游金山寺》《题西林壁》《望海楼晚景》《雪后北台书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有美堂暴雨》《赠刘景文》《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
《少年游去年相送》《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南乡子送述古》《永遇乐长忆别时》《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蝶恋花密州上元》《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望江南春未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洞仙歌江南腊尽》《阳关曲中秋作》《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永遇乐明月如霜》《南歌子雨暗初疑夜》《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浣溪沙醉梦昏昏晓未苏》《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
第 3 页 共 4 页
叶声》《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哨遍为米折腰》《洞仙歌冰肌玉骨》《念奴娇赤壁怀古》《南乡子霜降水痕收》《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满庭芳三十三年》《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浣溪沙门外东风雪洒裾》《行香子过七里滩》《点绛唇不用悲秋》《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念奴娇中秋》《水龙吟雁》《醉翁操琅然》
第 4 页 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