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将科研融入大学教学的研究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第5卷第17期2016年9月教育观察

SurveyofEducationVol.5No.17Sept.2016

将科研融入大学教学的研究

廖国一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541001)广西桂林,

[能够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摘要]教师把自己的科学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

提升大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具体可做到以下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入课题研究新成果,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结合研究课题,指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撰写科学论文;通过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增强大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科研成果;教学;融入;人才培养[G642[A[2095-3712(2016)17-0091-02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DOI:10.16070/j.cnki.cn45-1388/g4s.2016.17.036

一、把科研融入教学的具体做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入课题研究新成果,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

多年来,本人主持了多项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和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这些课题研究包括广西北部湾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和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申报世界遗产、南宁历史变迁、梧州市元丰监与海上丝绸之路等。笔者把这些课题的研究成果用在了课堂教学之中。笔者一直主持并与其他教师一起开设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

——广西地方史。笔者在广西地方史的课设课程—

堂教学中,结合课题研究成果,增加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历史发展与现状、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汉代合浦与海上丝绸之路、壮族先民的艺术成就与花山岩画、汉唐时代南宁历史的变迁等内容,使课程的内容得到了更新和丰富,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服务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和能力。

(二)结合研究课题,指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撰写科学论文

开展科学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笔者承担的各类课题中,几乎都需要到现场进行田野调查,以获取第一手材料。笔者有意识地让本科生、研究生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中去,让学生跟随笔者一起到现场进行文献资料收集、访谈和观察等活动,以促进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笔者主持了南宁市人民政府重大项

,——“《南宁通史》—和《南宁简史》的编纂”内容目

涉及南宁市从远古到现在的历史,要完成240万字

的材料,任务相当艰巨。笔者带领几位基础较好的

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南宁市图书馆进行图书和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等方面的工作,并到马山、上林、武鸣、横县等地进行实地调查,撰写了有关南宁市史前文化、唐代历史沿革、民族文化、南宁改革开放、横县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论文,使学生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通过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增强大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大学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区情、民情和国情,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怀,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国家进步和民族昌盛。结合本人主持的中国生态文化旅

——“百里漓江核心风景区创新性开—游协会项目

,发”笔者指导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设计学院8名本科生和硕士生,在2014年7月对中国历史文化

——广西阳朔县兴坪古镇进行了为期10天的名镇—

实地调查。

作为指导教师,我们带领学生调研小组,以个别访谈、小型座谈会、现场考察等方式开展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组实地调查了阳朔县兴坪古镇古戏台、古街道、江西会馆、湖南会馆、杨村、滕蛟庵、阳朔西街等地点,对兴坪古镇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调研小组要注意边调查边开会总结,在会议中请大学生就兴坪旅游发展现状和如何转型升级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次对兴坪古镇的调查,调研小组

——《百里漓江核心风景区创新性开—完成了报告

[作者简介]廖国一(1963—),男,广西北海人,博士,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

2016-06-14[收稿日期]

91

发》,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兴坪古镇旅游产业链条、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等建议,得到了中国生态文化旅游协会和兴坪镇政府的好评。

二、把科研融入教学所产生的效果(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产出科研成果

把科研课题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能够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使其深入探索,结合课程写论文。多年来,笔者在泛北部湾区域历史文化、区域旅游开发、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学生通过参加课题,掌握了研究方法,近三年

来公开发表论文八篇,包括闵启燕的《

“泛北合作”背景下广西铜鼓文化产业化对策》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编《处于变革世界中的博物馆:新挑战、新启示—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西科

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出版)、郭健新的《从出土出

水文物看唐宋时期中国对印尼的影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钟林芷的《中国广西与日本冲绳饮食文化比较研究—

——以横县鱼生和冲绳刺身为例

》(《农业考古》,2015年第3期)、曾永梅的《广西灵山县若干代表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钦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9期》)、白丽群的

《旅游产业链下县域影视旅游的开发———以广西蒙山县为例》

(《贺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等。

(二)通过课外指导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毕业以后在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

近年来,笔者指导大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广

西师范大学“创新杯”课外大学生科技学术竞赛活

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笔者指导的学生获得“挑战杯”课外大学生科技学术竞赛调查报告类作品三等奖两次,获得广西师范大学“创新杯”课外大学生科技学术竞赛调查报告类作品一等奖四次。这些课外科研竞赛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学生适应艰苦环境的能力、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使学生毕业以后在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

案例1:闵启燕,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学专业2010级历史教育专业本科生。

结合“广西地方史”课程,笔者指导她和其他4位同学到河池、东兰、环江、南宁、南丹等地的政府部门、企业等进行铜鼓文化产业化问题的实地调查,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调查回校以后,他们积极整理和研究资料,认真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讨,最终

形成的调查研究成果———《“泛北合作”背景下广

西少数民族铜鼓文化产业化调查研究》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调查报告类三等奖。92

案例2:李茜茜,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学专业2011级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在

笔者的指导下,

她和其他5位同学不辞辛劳,先后到了广西宾阳县黎塘镇、北海市新安村、灵山县大芦村、防城港市竹山村等地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群

策群力完成的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特色名镇名村发展现状调查研究———以黎塘镇、新安村、大芦村和

竹山村为例》获得2013年广西师范大学第十五届“创新杯”调查报告类一等奖。对课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增强了课题组成员对科研活动的兴趣。

三、几点体会

(一)科研工作与教学研究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有利于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的开展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产生。要突破传统史学“重理论、轻实践,远离社会现实”的教学方式,努力做到历史学理论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第一课堂

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指导学生进行乡土(区域)历史研究。

(二)科研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能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对大学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可以开发大学生探求知识和问题的能力。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要坚持“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方法,以学生

为本,引领学生“从书斋走向田野,从田野回归书斋”,把历史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三)大学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与科研是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大学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有利于把研究成果用于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及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在课题

教学和课外教学中,

结合教材和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开发大学生探究知识和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2012级历史学专业吴贤兰同学曾经跟随笔者到海

南岛进行黎族调查,她在调查总结中说

:“2014年暑假在海南岛的调查,使我们学到了许多,学会了如何调查,学会了如何找资料,学会了如何和人交

流等,这些知识是课本上所没有讲到的。

”参考文献:

[1]傅水根.充分发挥科研成果在本科教学中的作用[

J].中国大学教学,2007(4).[2]曾智昌.论教育科研成果在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

J].韶关学院学报,2007(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