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专用活动室创建计划
“专用活动室”就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的供幼儿主动探索的活动空间,是能发挥多种教育功能的活动区,但这种意义上的“活动区” ,却比以往的活动区有更深层的教育价值。幼儿通过在其中的活动,可以了解与把握许多在教育活动中很难或根本就无法涉及到的有益的学习经验,因此,它是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经验的重要场所,是实现幼儿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
我们幼儿园对专用活动室施行“项目负责人”制度,也就是把一个个专用活动室承包给具体某两个班级,由这两个班级负责具体某个活动室的环境创设、材料提供、制度监管及其后续推进。
非常高兴这学期我担任了“青青小书屋”和 “建筑王国”这两个活动室的项目负责人之一。从一开始接手时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坦然应对,我在这期间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成长。接下来谈谈我在负责这两个活动室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环境创设要简单
专用活动室的环境创设,我觉得不能太繁复,墙面要简单且精致,特别对于这两个活动室来说,都是有关幼儿思维方面的训练,更应该要凸显这一特点。小书屋的墙面尽量简洁,配上简单的文字提醒。因为现在是上学期,所以我们投放的绘本书籍都是小班或中班上册的,在投放处,我们配上某一套书的名称字条,这样便于老师及幼儿更快地找到这册书,也方便整理,让孩子在无形的环境中习得新知。
二、材料提供要及时
我们在创建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抱有这样一个目标:要让孩子在获得乐趣的同时,也得到一些实实在在的发展。除了材料区,我们很多操作材料制作起来都相对简便,有的就直接来自于对废旧材料的收集,如:奶粉罐、纸巾盒、易拉罐等,都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并且孩子对拆装东西特别感兴趣,这份既经济又简便的材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它的功能最大化。
三、制度监管要有效落实
我们每周都有班级轮到青青小书屋和建筑王国的活动,有些活动室一般都安排在下午,而下午孩子午睡起床后还要吃点心、系裤子等,这样在无形中就挤掉了活动室的时间,特别是部分孩子起床、吃点心动作很慢,等到全体孩子一起好,就显得相当的匆忙。
下学期我有这样的思考:1、请班中一个老师先带孩子去活动室,剩下部分几个吃得特别慢的,再请另外一个老师带上来,这样在活动的时间上有了更充分的保证。 2、另外活动室有时也会因为一些特殊活动而被冲掉,这给检查带来了不便,我在思考是否可以把因何事而取消活动室的情况写进活动室的记录里,这样就更加清晰了。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
1、今年建筑王国的材料每个阶段的内容变化不大,没有很好地体现孩子学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下学期可根据小中班的主题再有目的地投放更多的操作材料。
2、青青小书屋的整理问题。每个班级去过青青小书屋后,老师及幼儿都要及时整理环境,并做好检查工作。这样才能保证下一个班级老师更好地组织活动。
3、这学期我们在专用活动室的检查力度上还不够,督促老师对孩子活动室操作情况的观察还不够,和各班老师对材料是否适宜的反馈、孩子操作情况的反馈的沟通还较欠缺,下学期应加大检查的力度,和老师们加强沟通的密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