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回结肠肠系膜动脉栓塞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蠢lZ堕 叁 篁 耋丝 望 : 墼 ; 透光度减低则为肺底积血而非膈肌抬高。④血胸征象 可能掩盖创伤性膈疝存在的征象,因此液气胸胸腔引 流后应及时复查x线胸片 ,个别患者摄站位x线胸 此手术中术式需切断肋弓,手术创伤大,术后可能发生 肋软骨炎,切开膈肌可损伤支配膈肌的运动神经分支 及膈肌的营养动脉,不利于膈肌裂口修补后生理功能 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Asensio J A,Petrone P,Demetriades D,et a1.Injury to the diaphragm[M]//Mattox K L.Feliciano D V,Moore E E. Trauma.4th ed.New York:Mcgraw—Hill。2000:603-633. 片膈疝内容物可还纳入腹腔,应摄卧位及头低脚高位 x线胸片进行鉴别。本组2例摄站位x线胸片均未见 异常,摄卧位x线胸片可见腹腔脏器疝入胸腔内并出 现大量血胸的影象学表现,后均经手术证实。⑤胸部 钝性伤后一侧胸痛向同侧肩部放射,或同时出现呼吸 和消化系症状均是膈肌损伤的典型征象 ’ 。⑥x线 是早期诊断膈疝的重要手段 ,放置胃管行上消化道 造影有助于膈疝的诊断;CT检查可早期确定膈疝的位 [2] 华宏顺,王福忠,周志道,等.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 [J].中华外科杂志,1983,23(6):355—357. [3] Shi Y,Wu Z,Wu Z.Clinical retrospective and comparative study on diaphragm injuries in 46 cases[J].Chin J Trauma— to1,2001,4(3):13l一134. 置 J。有文献报道CT检查创伤性膈疝的阳性率为 87% 。⑦临床医师接诊右上腹部创伤的患者时,若 胸部闻及肠鸣音应考虑到创伤性膈疝 一 ,但另有文献 报道,胸部闻及肠鸣音虽对本病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但肠鸣音可由腹部向胸部传导,并非诊断的绝对依 据¨引,提示经腹探查和处理腹腔器官损伤时应注意探 查双侧膈肌。本组3例通过手术探查发现膈肌损伤与 膈疝,而避免了漏诊。 2.3治疗方法. 膈肌破裂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时手术 [4] 高劲谋,都定元,杨俊,等.穿透性胸部损伤711例的救治 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03,19(3):187—188. [5] 薛兴阳,雷跃昌.电视胸腔镜诊治胸外伤的临床进展[J].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4,31(4):228—230. [6] 田进涛,陈志强,宋小平,等.胸腹联合伤的临床特点和早 期救治[J].中华创伤杂志,2006,22(3):186—189. [7] 金鸿宾.院内评分[M]//金鸿宾.创伤学:上册.天津:天 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0-66. [8]何庚戌,邱长友,石德光.膈肌损伤的诊治体会[J].临床 外科杂志,1999,7(3):157—158. [9]王家辉,曾新中,李晓毅,等.电视腹腔镜在胸腹部创伤中 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6,22(4):300. [10]崔若恒.创伤性膈疝的诊断与治疗(附10例报告)[J].中 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3,19(1):63_6 4| 修补 。膈肌损伤无自愈的可能,常导致膈疝形成, 这与膈肌恒定的运动、膈肌的薄弱区、胸腹腔的压力差 等因素有关。膈肌破裂数小时内一般均能对拢缝合, 损伤时间超过24小时以上膈肌的边缘常萎缩变薄,术 中应尽量将裂口周围膈肌甚至腹横肌广泛游离,以求 无张力的牢固缝合,如仍不能满意地修补膈缺损,则应 用自体组织或人工补片重建,部分患者可经腹手术修 补。但对于穿透伤、胸内出血严重或疑有心脏、大血 管、气管、食管损伤者须经胸手术,必要时可同时开腹 处理腹内脏器损伤。一般不主张行胸腹联合切口,因 [1 1]梁贵友,石应康,杨建,等.穿透性胸腹联合伤与胸腹多发 伤的比较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03,19(6):362—364. [12]张明文,禹志正,徐恩绵,等.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 [J].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5,1(4):214. (收稿时间:2007-04-03) 回结肠肠系膜动脉栓塞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陈金水,蔡晓棠,石璐璐(解放军477医院,湖北襄樊441003) 关键词:回结肠;动脉栓塞;误诊;阑尾炎 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速,短阵房性心动过速,频发房性 中国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429(2007)08-0060-02 早搏(多源性,偶伴差异性传导),偶发结性早搏;X线 腹透示右下腹肠管内有积气及小液平面。查血白细胞 l4.7×10 /L,中性粒细胞0,86;尿蛋白(+)。加强抗 感染治疗,腹痛不缓解,次13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 以“急性阑尾炎”转入普外科剖腹探查。开腹即可闻 I病例资料 男,73岁。因腹痛、腹泻2周,伴发热、呕吐3天 入院。2周前出现脐周疼痛伴腹泻,排黄色稀水样便, 无恶心、呕吐、腹胀、里急后重,3天前出现呕吐、发热, 体温37.5℃,院外予抗感染治疗无效,入我院。查体: 体温36.7℃,脉搏92/min,血压l80/110 mmHg。消 及浓烈粪臭味,右下腹腔可见少量脓性渗液,阑尾萎 缩,约2 cm,无炎症,回盲部肠管扩张,部分升结肠及 末段回肠颜色变黑,肠蠕动消失,回、结肠动脉内见血 栓形成,符合回、结肠动脉栓塞表现,行回盲部切除。 瘦,急性病容,桶状胸,双肺叩诊过清音,听诊无明显异 常,心率92/min,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1~2/min), 舟状腹,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活跃。行心电 ・术中以甲硝唑、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溶液顺行灌肠后 6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临床误诊误治2007年8月第20卷第8期 Clinical Misdiagnosis&Mistherapy,August 2007,Vo1.20,No.8 行回肠-结肠一期吻合,腹腔冲洗引流,术后加强抗感 染及营养支持治疗,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间断输 痹、肠管扩张、积气、明显腹膜刺激征、中毒性休克等表 现,虽能明确诊断,但病情多较重,已错过最佳手术时 机,肠管广泛坏死、毒素大量吸收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病死率可达60%一100% 。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一 血浆及人血白蛋白,静脉滴注山莨菪碱解痉、预防血栓 形成。术后第4天恢复肠蠕动,停止胃肠减压,次日拔 除腹腔引流管,逐渐进食。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回肠、结 肠组织出血,炎性坏死,局部呈化脓性炎性改变。术后 经确诊应立即手术,保守治疗病死率几乎为100%。 Gallego等 曾报道2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应用尿激 酶治疗成功,亦有应用Fogarty气囊导管取血栓恢复肠 管血运成功的报道。本例已出现右下腹局限性腹膜炎 诊断:回、结肠肠系膜动脉栓塞并部分回肠、结肠坏死。 住院l7天痊愈出院。 2讨论 体征,有轻度中毒性休克表现,手术确诊并切除坏死肠 管,因栓塞局限于回、结肠动脉,手术及时,故预 后较好。 2.1发病原因 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的栓子多来源 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时发生的附壁血 栓,60%一70%并发房颤。细菌性或非细菌性心内膜 2.4误诊原因 本例误诊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 本病表现无特异性,且医生缺乏警惕,对本病认识不 足,仅考虑到临床常见病、多发病;②本例回盲部肠管 发生缺血坏死,压痛点位于麦氏点附近,故误诊为急性 阑尾炎;③忽略患者有心率失常病史。本例有心律失 常(频发房早),虽非房颤,但同样能引起血流动力学 改变,有心房内血栓形成、栓子脱落的高危因素。 2.5诊治体会 临床遇到有心脏病史或心律失常的 老年急腹症患者,且临床症状不典型时,临床医师应放 宽诊断思路,提高警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 腹膜刺激征,腹痛持续性、进行性加重且药物治疗不能 缓解时,应立即手术探查,术中正确处理,可早期明确 诊断,减轻患者痛苦并改善预后。术后加强抗感染、支 持治疗,同时适当予解痉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1] 王有德.血管疾病所致急腹症的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 [J].普外临床,1988(6):360-363. [2] Boley S J,Kaleua R N,Brandt L J.Mesenterie venous throm- bosis[J].Surg Clin North Am,1992,72(1):183-201. [3] Bergam J J,Dean R H,Conn J Jr,et a1.Revaseularization in treatment of mesenterie infarction[J].Ann Surg,1975,182 (4):430 ̄38. 炎,瓣膜疾病或瓣膜置换术后,主动脉粥样硬化等附壁 血栓脱落也可以引起,也可继发于下肢静脉炎、下肢静 脉血栓、术后卧床者,部分病人栓子来源不明,如本例。 2.2诊断方法肠系膜动脉栓塞是一种临床少见、预 后凶险的急腹症,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较困 难,加之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缺乏警惕,误诊率相当 高。国内文献报道误诊率达60%一80%…,国外文献 报道误诊率高达90%一95% 。 早期诊断主要依据1975年Bergan等 提出的急 性肠系膜动脉栓塞的三联症,即剧烈而无相应体征的 上腹和脐周疼痛、器质性和并发房颤的心脏病、胃肠排 空表现(恶心、呕吐、腹泻和肠呜音亢进)。腹部x线 平片仅能提示部分间接征象。彩超检查可检测肠系膜 的血流、肠壁及肠系膜的增生程度、腹腔渗出液多少, 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易受肠腔气体干扰。CT检查 是诊断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一种快速、敏感、可靠及 无创伤的影像学方法 ,增强cT扫描可明确阻塞血 管的部位及范围 ,对诊断有重要价值。贺德龙 报 道腹部CT平扫对比增强扫描诊断肠系膜动脉栓塞确 诊率可达90%以上。MRI也可作为诊断肠系膜动脉 栓塞的一种手段,但特异性较低,且费用高,临床不能 普遍使用。腹腔镜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选择性动 脉血管造影(DSA)被认为是诊断肠系膜动脉栓塞的金 标准,可同时予溶栓、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有文献 [4] 江浩,张蓓,张华,等.急性肠系膜血管梗死的CT表现 [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8):852-855. [5] 张晓鹏,金巨光.王海岩.肠系膜血管栓塞及肠套叠的CT 诊断[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5):314-315. 报道DSA、CT、MRI及腹腔镜检查对诊断亦有一定帮 助,但均不如动脉造影直观准确 ,因其为有创检查, 且操作复杂,基层医院不易开展,故仍以增强CT扫描 为首选。1986年Wilson发现本病血清淀粉酶升高者 占46%,有些患者可达急性胰腺炎水平。王世文等 研究表明:肌酸激酶、肌酸肌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乳 酸、C反应蛋白随肠缺血时间的延长,肠缺血程度的加 [6] 贺德龙.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lO例的临床分析 [J].医师进修杂志,2002,25(3):42_43. [7] 王嘉桔,张静菊.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的诊断和治疗[J]. 普外临床,1993,8(3):154. 【8] 王世文,黄华新,何津春,等.急性缺血性肠病的血清酶及 部分生化指标变化[J].中国胃肠外科杂志,1999,2(3): l49-l5O. [9]Gallego A M,Ramirez P,Rodrguez J M.Role of urokinase in th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J].Surgery,1996, 120(1):lll-ll3. 重而逐渐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则相反,可将上述指标 作为急性肠缺血疾病早期诊断依据。 2.3预后 肠系膜动脉栓塞晚期可出现便血、肠麻 (收稿时间:2007-03-29) ・6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