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编码》教学设计方案
姓 名: 张超 班 级: 13教本1班
学 号: 130401041140 指导教师: 付丽萍 作业日期: 2016.10.27
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的编码
教学目标:1、了解数制的基本概念 ; 2、了解二进制的基本特点与应用;3、认识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二进制的原理 教学难点:二进制的运算和原理 教学方法: 讲解法,分组谈论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1”(或者用ppt中的幻灯片展示),要求学生回答这是多少。
学生可能会回答:11或者3。
老师:同学们的答案都是正确的,事实上,学习了今天的课程,你们会发现它可能是11,可能是3,可能是17,也可能是61。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留个小疑问,我们来学习这学期的第一课:计算机与二进制。(板书:第一课 计算机与二进制)
二、新课讲解 (一)十进制与二进制
1.十进制的由来及其数制表示方法和进位方式
老师:我们先来看看一些数制。刚才同学们都说这个数字是11,这表明了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用的是十进制数。那么,有同学知道十进制的由来吗?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辅助回答。教师利用小黑板和小磁石来解释:教师讲解逢十进一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个小磁石来表示十,把小磁石放在小黑板上。并把小磁铁横排,表示十进制中不同的
位。(讲解完,将其保留在小黑板上。或者,教师可以将这个设想用ppt做出来。)
„ (10个1)= (代表10)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老师:十进制是由0~9这10个数构成的,最大的数字是9。大家都知道十进制的进位方式是:“逢十进一,借一当十”。
2.二进制及其运算规则
老师:其实,除了我们常用的十进制,我们还用到了其他的进位方法,像古代斤两用十六进制、现代的钟表采用六十进制,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等。那同学们知道它们的数字的表示方法和进位方式吗?
教师用ppt展示幻灯片:
十进制 ————“逢十进一,借一当十” 最大的数字是:9
十六进制————? 最大的数字是:?
六十进制————? 最大的数字是:?
二进制 ————? 最大的数字是:?
答案在学生思考回答之后分条列出。 “15
“59
逢
六
十
进
一
,
借
一
当
六
十
逢
十
六
进
一
,
借
一
当
十
六
”
”
“1
逢二进一,借一当二”
熟悉了二进制的数制组成和它的运算规则,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请同学们看以下的题目:
用ppt展示题目:0+0= 0+1= 1+0= 1+1= 0×0= 0×1= 1×0= 1×1=
(二)数制的表示
老师:现在同学们知道为什么“11”可以表示那么多数字了吗?对了,都是不同的数制惹的祸。该怎么解决呢?这就牵涉到我们要学习的另一个内容:数制的表示。
教师用ppt展示数制的表示方法:
一般用“( )角标”来表示不同的进制。所以,(11)2和(11)10就区别开来了。
在计算机中,一般在数字后用特定的字母来表示该数的进制。 B——二进制 D——十进制 O——八进制 H——十六进制
老师:所以(11)2也可以表示为(11)B ;而(11)10可以表示为(11)D 。
(三)计算机与二进制
教师用ppt展示莱布尼茨和冯•诺依曼的图片,引出有关计算机与二进制的讲解。
老师:莱布尼茨指出中国最早使用二进制计数,“现代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最早在计算机中采用了二进制。目前计算机
都采用二进制。那么,为什么计算机要使用二进制而不是我们平常最习惯使用的十进制呢?
学生分组讨论,再由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之间相互挑刺,以促进学生对知识和相关原理的理解。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使学生获得总结性知识:
开关的“接通”与“断开” 控制 电灯的“亮”与“灭” 利用二进制的“0”和“1”状态来表示计算机中的电路的通与断,电子元件的开与关等,非常简单、稳定,而且会大大地简化计算机的结构,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课堂活动
讨论:如果计算机采用十进制,会是怎样的呢?
教学后记: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变得更加快捷,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来自全球的各种信息,也可以将信息快速地传递到世界各地。我们的处理信息的能力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学好信息学这门学科般的更加的重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