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年第2期 羊小反刍兽疫疫情分析与防控思考 赵官燕 (重庆市璧山区璧城畜牧兽医站,重庆市摘要:小反刍兽疫也称羊瘟、假性牛瘟,2007年首次传人我国。 402760) 3防控羊小反刍兽疫疫情的思考 3.1 做好提前防病准备 考虑到小反刍兽疫的危害,提前做好防病准备,极为重要 和关键。各级防疫部门,应重视此病防疫,加强宣传和教育,增 强民众防控意识。相关部门应深入基层,首先指导养殖户做好消 毒、清洁等工作,注意改善舍内通风,避免细菌滋生蔓延。其次 合理配用饲喂配方,根据不同日龄阶段合理用料,注意用水的清 洁卫生。同时,适量补喂精料,注意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增强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 病。据调查证实:2015年以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除 外),已有20个省份和1个直辖市出现羊小兽疫疫情,疫情防控形 势严峻。针对日趋恶化的羊小反刍兽疫疫情,有必要了解羊小反 刍兽疫流行疫情,掌握切合实际的综合防控措施,降低此病的感 染几率,为本地养羊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航,由此展开 论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防控;流行 1前言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俗称羊瘟。 此病因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而诱发的绵羊和山羊易感的传染性疾 病,此病致病病毒常寄生易感羊,在病羊的排泄物、分泌物中均 有着较高的病毒含量,为此病的传染提供可能。呼吸系统为这一 疾病的主要感染途径,其他途径还有胚胎、哺乳、精液等。这一 疾病具有国际性的特点,亚欧非等国都有此病流行的报道,国内 同样有此病流行,应做好防病准备。 2羊小反刍兽疫疫情的分析 就发病症状,此病与牛瘟类似。发病病例,集中羔羊或 成羊,野生鹿、部分牛品种等等,都有此病感染的可能。此病 易感,致死率达50%以上。此病潜伏期在3~6天,易感动物感 染后,典型症状表现为发热、精神萎靡、眼鼻流出分泌物等。 之后2~3天,随病情的扩散和蔓延,感染羊群直肠内温度达 40~41℃,机体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症,口腔内呈卡他性炎 症。动物开始出现呈现灰白色的小坏死灶。而5—8天后,动物的 体温呈下降的趋势,坏死灶的面积扩大,逐渐成为坏死斑,以白 喉样存在。最后动物的牙床、上腭、舌等位置出现病变与损坏, 形成糜烂区,动物出现腹泻、胃炎、肺炎等严重症状,最终在发 病后的1O~12天内死亡。 从国外的发病趋势来看,PPR呈现出了由西向东的发展趋 势。1942年西非科特迪瓦发生首例PPR。至1999年,靠近红海与 大西洋的许多非洲国家都开始流行PPR,且这一疫病在不断的扩 展,北至埃及,南至肯尼亚。近些年来,地处赤道与撒哈拉沙 漠的众多非洲国家、中东国家都逐渐发现PPR病例,分析国内此 病发展趋势,整体自西向东、自边境向内陆,与周边小反刍兽 疫发生疫情有着很大的关系。我国首例PPR发生于西藏,2007年 阿里地区爆发PPR,发病率高达41.4%,而病死率达50.3%。随后 的2008年、2010年、2013年、2014年都发生过较大规模的PPR疫 情。近年来发生过PPR疫情的省市包括西藏、甘肃、新疆、内蒙 古、湖南、宁夏、安徽、辽宁以及重庆,其中西藏与新疆地区的 爆发次数最多,这两个省份都位于我国的边境地区,与巴基斯 坦、印度、缅甸等PPR流行的国家接壤,因此PPRV ̄容易传染至 我国形成PPR疫情。由此也可推断云南、青海等与PPR疫情国相临 的省份,也很有可能爆发PPR。另外,湖南这类内陆省份也出现 了PPRV的传播,可以看出这种病毒具有传播范广、传播速度快、 传播跨度大等特点与趋势。 ・198・ 羊体抗病能力,增强羊群抗病体质。最后,接种防疫疫苗,同样 为不错的选择。PPRV灭活疫苗、PPRV ̄毒疫苗、活载体疫苗等 等,接种后将大大增强自体抗体效价,降低此病感染几率。 3.2及早诊断自源头控制 牲畜中有疑似病情,及早隔离诊治,以确保自源头上能更 好控制住此病的发生。通常情况下,流行特点、典型症状等等, 均为此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发现有牲畜有发热、腹泻等症状时, 务必及时隔离,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可借鉴用的实验室诊断方 法包括中和试验、免疫荧光试验、核酸检测等,都为确诊此病的 关键。确诊期间,应注意与口蹄疫、巴氏杆菌、牛瘟等的鉴别。 目前,对羊小反刍兽疫尚无根治疗法,一旦发现疫情,捕杀、深 埋、焚烧即可。 3.3切断一切可传染源头 易感牲畜与患病牲畜接触,有感染小反刍兽疫的很大可能。 调查证实:与小反刍兽疫流行较严重地区接壤,随牲畜频繁的贸 易交易,病畜引进的机率大增,感染此病的可能性同样较大。为 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自疫病流行区有牲畜交易买卖,一定要严 格检疫工作,避免携带病毒牲畜及相关产品流人。同时,接壤地 的牲畜养殖工作,更应该注意加强对牲畜活动的管理和控制,切 断一切可传染源头。 3.4避免疫情扩散蔓延 对本地流行疫情,防疫机构应严格监控,引进最先进的设备 与人才。一旦发现有疑似病情,立即进行防控。此病流行期间, 饲料中加适量的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能起到不错的预控效果, 大大降低继发感染的可能。发病疫区及时封锁隔离,确认感染小 反刍兽的疑似病例,务必及时捕杀。同时,集中清理排泄物、污 物等,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被污染的圈舍、用具等,用乙醇、 氢氧化钠等彻底消毒,临近疫区采取紧急防疫措施,避免疫情的 扩散和蔓延。 参考文献 [1]李景玉,高玉竹,李元果,等.小反刍兽疫研究进展[J].中国畜 牧兽医,2014,41(10):274—280. [2] 徐琼,何宇乾,吴海燕.小反刍兽疫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 展,2012,33(8):93-96. [3] 孔令媛.羊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 2O】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