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技能训练教学方法的研究题中期研究报告
[关 键 词] 中职;会计专业;技能训练 一、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本题组于2011年3月成立,由同江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财会组姜琳老师担任题负责人,同江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财会组李富宝、张兴亚、陈艳、陈艳萍、黄丽担任组员。
从2011年3月题组成立到2012年3月末题开题,题组成员根据题研究方案的时间安排做了相应的准备和研究工作,同时学习有关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并利用优质网上资,学习有关会计专业技能操作的新方法,组织成员定期开展有关财会专业技能训练方法的讨论会,基本完成了阶段性研究工作和实践工作。 二、阶段性的研究工作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一)形成了具有适合中职学生技能训练的教学特色 1通过对学生的会计技能训练调查问卷分析,技能训练内容的覆盖面足够(足够的占22%,一般的占391%),技能訓练内容与堂教学内容联系紧密(联系紧密的占62%,一般的占348%),实习资料中的实践性很强(很强的占413%,较强的占283%),对技能训练情况及效果分析,效果较好(实习效果好的占68%,一般的占32%),从中可看出,题研究的技能训练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适合
中职学生技能训练的教学特色。
2利用教师资,结合学生的实际,编写适合学生财会专业的技能训练大纲,技能训练手册《基础会计》会计分录手册、《企业财务会计》会计分录手册,教师做好实习记录,学生定期完成实习报告,教师定期认真分析,形成了适合中职会计专业技能训练教学过程需要的精讲、示范、模仿、形成、熟练五阶段。 (二)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在专业技能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中心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塑造学生学习主人的身份,实施“手脑并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过程。目前,专业核心的教学,如下账、会计电算化等实训,学生的动手能力大为改观。并在月份进行了技能展示3节,集体备,堂展示较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陈艳的公开《成本计算》获佳市竞赛一等奖,教学设计《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在2012年度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优秀堂教学设计评审活动中,获一等奖;姜琳的教学设计《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获省级二等奖;黄丽的教学设计《持有至到期投资》获省级一等奖;张兴亚编写的校本教材《会计电算化上机实习教程》第四版出版。 (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在2012年6月中旬,为了提高学科会计专业的学习兴趣,增强竞争意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由教务科、财会组组织的“财会专业技能竞赛”竞赛项目有数码字书写、点钞、计算器、下账、沙盘项内
容,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参与率达98%以上,获奖人次达17人次,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了自信心,带动他们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个性发展有了广阔的空间。
从题组教师对典型学生的跟踪记载看,学生对现代化教育媒体兴趣浓厚,观察细致,通过大赛增强了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及自觉性,对所学科目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题组教师推出的公开不同程度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比如,黄丽10月份进行公开《财务成果的核算》,陈艳的公开《成本计算》。通过公开的讲授,学生在学习方法及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本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题研究完全体系化
由于主客观条限制、所处地域环境影响、时安排等原因,题的一些实践环节未能实施,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真正的企业某一岗位具体的实践流程,教学环境存在于假想的环境中,与实际企业业务有些差距。
(二)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学生的学习成果体现要有一个更加客观的评价,不能光凭分数,更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习惯、实践能力、素质素养等方面全面评价。因此,需要一个更好的评价学习体系。 四、题研究今后的工作
(一)认真总结阶段研究工作,组织成员切实做好题的后阶段研
究
题研究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组员的“协同作战”,,要对各组员进行定期培训,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对分工负责的工作进一步明确,并提出相应要求,从而使今后的工作能顺利开展。 (二)要求各组员继续做好阶段性成果撰写整理工作
要求各组员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及时作好统计、分析和归纳总结,对各自经验和心得及时书写成,以使题的研究真正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三)继续题研究
探索财会学生的实践方法、技能方法,努力做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管是何种企业、何种岗位的会计工作都能得心应手。 今后,我们的题研究工作将继续本着扎扎实实、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开展,我们一定能克服困难,努力向前,相信题研究终会结出累累硕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