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二的化学总结
大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还有哪方面知识学起来比较费劲 第一单元 1
——原子半径
( 1)除第 1 周期外 , 其余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
?
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加而减小;
(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 , 随电子层数增加 , 原子半径增大 . 2
——元素化合价
( 1)除第 1 周期外 , 同周期从左到右 , 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 +1
递加到 +7, 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 -4 递加到 -1(氟无正价 , 氧无 +6 价,
除外);
(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同样 (3) 3
全部单质都显零价 ——单质的熔点
(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加 , 元素构成的金属单质的
熔点递加 , 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 , 元素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 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加
4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
(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同样 . 所以跟着核电荷数的增添 , 原子越简单得电子 , 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 , 非金属性递加;
2019年高中必修二的化学总结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同样 , 所以跟着电子层数的增添, 原子越简单失电子 , 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加 , 非金属性递减 .
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复原性) 1, 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简单越强
2,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1—20 号,K 最强;整体
Cs 最强最
非金属性(氧化性) 1, 单质越简单与氢气反响形成气态氢化物 2,
氢化物越稳固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3,
同样)
1—20 号,F 最强;最体
5 ——单质的氧化性、复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 其单质的复原性越强 , 其氧化物的阳离
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 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 , 其简单阴离子的复原性越弱 .
推测元素地点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地点应切记的规律:
(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 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鉴别规律
因为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获得了电子而阳离子是失掉了电子
6 ——周期与主族
2019年高中必修二的化学总结
周期:短周期( 1—3);长周期( 4—6,6 周期中存在镧系);
不完整周期( 7).
主族:Ⅰ A—Ⅶ A 为主族元素;Ⅰ B—Ⅶ B 为副族元素(中间包含
Ⅷ); 0 族(即惰性气体)
所以 , 总的说来
(1) (3) (4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阴离子半径 >阳离子半径
关于拥有同样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 , 原子序数越大 , 其离子半
径越小 .
以上不适适用于罕有气体 !
第二单元
一、化学键:
1, 2,
含义:分子或晶体内相邻原子(或离子)间激烈的互相作用 种类 , 即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 离子键是由异性电荷产生的吸引作用
, 比如氯和钠以离子键结
.
合成 NaCl.
1, 2, 3, b c d
使阴、阳离子联合的静电作用 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形成离子键: a 开朗金属和开朗非金属 部分盐( Nacl 、NH4cl、BaCo3等) 强碱( NaOH、KOH) 开朗金属氧化物、过氧化物
2019年高中必修二的化学总结
4, 证明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共价键是两个或几个原子经过共用电子(
1, 共用电子对对数 =
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
2, 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必定是共价化合物)
对产生的吸引作用 , 典型的共价键是两个原子借吸引一对成键
电子而形成的 . 比如 , 两个氢核同时吸引一对电子 , 形成稳固的氢分
子.
1, 2,
3,
共价分子电子式的表示 ,P13 共价分子构造式的表示
共价分子球棍模型( H2O—折现型、 NH3—三角锥形、 CH4—正
四周体)
4, 共价分子比率模型
增补:碳原子往常与其余原子以共价键联合
乙烷( C—C单键)
乙烯( C—C双键)
乙炔( C—C三键)
金属键则是使金属原子联合在一同的互相作用
, 能够当作是高
度离域的共价键 .
二、分子间作使劲(即范德华力)
1, b
特色: a 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化学键弱的多
2019年高中必修二的化学总结
c
影响熔沸点和溶解性——关于构成和构造相像的分子 , 其范德华
力一般跟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 即熔沸点也增大(特例:
HF、NH3、H2O)
三、氢键
1, 存在元素: O(H2O)、 N(NH3)、 F(HF) 2,
特色:比范德华力强 , 比化学键弱 增补:水不论什么状态氢键都存在
第三单元
一, 同素异形(必定为单质)
1, 碳元素(金刚石、石墨) 氧元素( O2、O3)
磷元素(白磷、红磷)
2,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变换——为化学变化 二 , 同分异构(必定为化合物或有机物)分子式同样 , 分子构造不一样 , 性质也不一样
1,C4H10 (正丁烷、异丁烷) 2,C2H6(
乙醇、二甲醚 )
三 , 晶体分类
离子晶体:阴、阳离子有规律摆列
1, 离子化合物( KNO3、NaOH)
2,NaCl 分子
3,
作使劲为离子间作使劲
2019年高中必修二的化学总结
分子晶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所形成的晶体
1, 2, 3,
共价化合物( CO2、H2O)
共价单质( H2、O2、S、I2 、P4) 罕有气体( He、Ne) 原子晶体:不存在单个分子
1, 石英( SiO2)、金刚石、晶体硅( Si ) 金属晶体:全部金属
总结:熔点、硬度——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第一章物质构造元素周期律
1.
原子构造:如:的质子数与质量数 , 中子数 , 电子数之间的关
系
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 1)元素周期表的构造
A. B. C. D. E.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原子序数=质子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 8-主族序数 周期表构造
( 2)元素周期律(要点)
A.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 a.
单质与水或酸反响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
化物的稳固性
2019年高中必修二的化学总结
b. c.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单质的复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
(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
B. a. b. c. d. C.
元生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同一周期 , 从左到右 , 元素的金属性渐渐变弱 同一周期 , 从左到右 , 元素的非金属性渐渐加强 同一主族 , 从上到下 , 元素的金属性渐渐加强 同一主族 , 从上到下 , 元素的非金属性渐渐减弱
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
(包含物理、化学性质) D. a.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原子与原子 b. 原子与其离子 c. 电子层构造同样的离子 (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
A. a. b. c. B. 3.
“位 , 构, 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原子构造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地点 原子构造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以地点推测原子构造和元生性质 展望新元素及其性质 化学键(要点) ( 1)离子键:
A. B.
有关观点:
离子化合物:大部分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
2019年高中必修二的化学总结
C. 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 ( AB,A2B,AB2,NaOH,Na2O2,NH4Cl,O22-,NH4+) ( 2)共价键:
A. B. C.
有关观点:
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 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 ( NH3,CH4,CO2,HClO,H2O2)
D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 3)化学键的观点和化学反响的实质: 第二章化学反响与能量
1. 化学能与热能
( 1)化学反响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由: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 2)化学反响汲取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要素: 反响物和生成
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a. b.
吸热反响:反响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放热反响:反响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3)化学反响的一大特色: 化学反响的过程中老是陪伴着能
量变化 , 往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练习:
氢气在氧气中焚烧产生蓝色火焰 , 在反响中 , 损坏 1molH-H键 耗费的能量为 Q1kJ,损坏 1molO=O键耗费的能量为 Q2kJ,形成 1molH - O键开释的能量为 Q3kJ.以下关系式中正确的选项是( B)
2019年高中必修二的化学总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