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巴凤老区红色文化为例
摘要: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顽强的革命意志,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崇高境界。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红色基因,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改革所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以东巴凤老区红色文化为例,分析其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红色基因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路径建议,希望可以帮助高中思政课教师更好地开展红色基因融入教学工作。
关键词:红色基因;思政课堂;高中思政课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它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顽强的革命意志,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崇高境界。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红色基因,有助于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拓展思政课教学空间、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需要。当前,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红色基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对红色基因内涵把握不准确,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不充分;学生对红色基因缺乏认知和兴趣;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红色基因的能力不足。因此,如何更好地将红色基因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已经成为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东巴凤老区红色文化为例,对如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红色基因进行深入研究。
一、东巴凤老区红色文化的内涵
东巴凤老区红色文化是指以东巴凤革命根据地为中心的革命遗址、文物、文献等红色文化资源,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形成的先进文化,包含了具有时代意义的革命精神、英雄人物等,这些红色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东巴凤老区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东巴凤老区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对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有着重要作用。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东巴凤老区红色文化,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要意义。
二、高中思政课教学融入红色基因的现实困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但由于受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我国长期的传统文化失范以及国内外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出现了“淡化”“虚化”现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一是教师对红色基因内涵把握不准确,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不充分。当前,不少思政课教师对红色基因的内涵理解存在着偏差,将其与一些与时代精神、革命传统无关的内容进行简单重复,导致学生对红色文化缺乏正确认识;部分思政课教师对红色基因的内涵挖掘不够,导致红色基因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三、高中思政课教学融入红色基因的有效路径
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红色基因,要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组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的过程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红色基因时要注意将红色基因与思政课教材内容相结合,与思政课教学方法相结合,与新课改要求相结合,从而有效发挥红色基因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作用。
(一)挖掘教材红色文化元素,着眼东巴凤老区红色资源实施校本教材
高中思政教材中收录了许多关于革命精神的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将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元素转化成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红色文化。以部编版教材为例,“中国共产党成立”一课主要围绕党的创建这一主题展开,教师可以将东巴凤地区的红色文化内容整合到教材内容中,让学生了解到东巴凤地区从1932年至1949年这段时间内发生的重要事件。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教材中的红色文化案例与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身边的红色资源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了解东巴凤地区的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
(二)科学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构建红色文化特色教育平台
东巴凤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蕴含着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丰富的教育价值,是进行思政课教学的宝贵资源。但在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教学的方式较为单一,没有发挥出红色文化资源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与高中思政课教学的融合,教师需要将东巴凤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相结合,科学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构建起以东巴凤老区红色文化为基础,以“红色传承”为主题的东巴凤红色文化特色教育平台,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了解东巴凤老区的历史和革命先烈的故事,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融入,依托东巴凤老区红色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通过活动将红色基因融入到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在活动中感悟红色文化的力量,从而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在实践中学习红色精神。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东巴凤地区的革命遗址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东巴凤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和革命斗争事迹展览馆等地方,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小学进行红色文化宣讲,让学生走进乡村小学开展“小手拉大手”等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将红色精神和传统文化传递给学生。
(四)打造校园红色文化基地,营造思政课育人氛围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红色基因,可以让学生对红色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了解东巴凤老区红色文化,加深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的理解,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在校园里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可以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红色文化,也可以让学生在校园里感受到红色基因所带来的正能量。此外,在校园内打造红色文化基地,还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以亲身经历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
四、结语
东巴凤老区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具有可行性,既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也有可行的教育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开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红色主题研学活动、利用数字媒体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实践活动等方式对红色基因进行传承。
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红色基因,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学校在红色基因融入中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红色基因融入教育教学中去。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探索,将红色基因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去,并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红色基因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去,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过程中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
参考文献
[1]赵丽君.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意义、现状与策略[J].教育观察,2020,9(03):44-45.
[2]程铄茗.红色文化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传承——以河北红色文化为例[J].现代交际,2020,No.533(15):178-179.
[3]梁梦培. 地方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用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