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治荣;程丽;陈琳洁;谢长好;徐瑞莲
【摘 要】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PG)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复发性溃疡性皮肤病,其发病年龄多在25~40岁,儿童也可见,女性更易发病。美国发病率每年约十万分之一,其中30%的患者有创伤和外伤史。我院于2004年11月19日收治1例坏疽性脓皮病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有效护理,于2周后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期刊名称】《临床护理杂志》 【年(卷),期】2006(005)003 【总页数】2页(P54-55) 【关键词】脓皮病;坏疽性/护理
【作 者】陶治荣;程丽;陈琳洁;谢长好;徐瑞莲
【作者单位】233004,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科,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科,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科,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科,蚌埠;233004,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科,蚌埠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753;R473.75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PG)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复发性溃疡性皮肤病,其发病年龄多在25~40岁,儿童也可见[1],女性更易发病[2]。美国发
病率每年约十万分之一,其中30%的患者有创伤和外伤史[3]。我院于2004年11月19日收治1例坏疽性脓皮病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有效护理,于2周后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0岁,因全身多关节肌肉疼痛3年余,皮肤多处破溃5月入院。于3年前右小指外伤后肿痛,当地诊所行切开取异物治疗。后近端指间关节疼痛未见缓解。其后肩关节、指间关节疼痛,即用强的松治疗,3年来从未间断。5月前右踝关节出现红、肿、痛,开始时肿块较小,随后渐增大、发黑、溃烂、流出紫黑色液体。溃烂面渐增大,绕踝1周。其后右足拇趾、左前臂相继出现肿块、发黑、破溃。左膝关节、胸骨柄亦出现肿块、疼痛。曾在多家医院就诊,拟诊为“多发性肌痛”,多科诊治未见明显好转。2天前入我院,因疼痛注射杜冷丁后仍诉剧痛。考虑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体检:柯兴氏面容,痛苦表情,被动体位。诉全身多关节肿胀疼痛,四肢多部位软组织溃烂化脓。饮食减少,口腔多发性溃疡。 右小腿20cm×1周,右拇趾2cm×2cm。右手小指0.5cm×0.5cm。右前臂0.5cm×0.5cm。右髂前上棘1cm×1cm。左前臂伸侧两处溃烂分别为1cm×1cm和0.5cm×0.5cm。 2 治疗
2.1 药物治疗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力弘、普奈新、先抗、佳尔钠联合抗感染治疗,泰美尼克保护胃粘膜,枸橼酸钾口服补充血钾。
2.2 换药 去除表面的坏死组织用双氧水冲洗,用碘伏纱布覆盖创面,棉垫包扎,每天更换1次。 3 护理
3.1 溃烂处的护理
首先评估溃烂处的面积、深度、颜色、气味、分泌物性质并记录。每天换药1次,
1周后左膝关节、胸骨柄处肿胀消退;右前臂、右髂前上棘、左前臂处伤口愈合。右手小指、左前臂大创面第8天愈合。右小腿、右拇趾、左足背出院时表面无渗血、渗液,长出嫩红肉芽组织。口腔溃疡面,盐水漱口后用金霉素甘油涂抹,保持口腔卫生。 3.2 疼痛护理
此患者疼痛明显,全身肌肉酸痛,各溃烂处、肿胀处疼痛更甚,尤以右小腿疼痛剧烈。采取数字评分法与脸谱评分法相配合。换药时、夜间疼痛可达10分,剧痛;平时可达6分,中痛。遵医嘱给甲基强的松龙静脉点滴。 3.3 心理护理
3年来全身不同部位反复溃烂疼痛,疗效均不佳,患者对治疗失去了信心。护理人员耐心开导、细心解释,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逐渐接受治疗。 3.4 药物观察
主要用皮质类固醇激素[4]: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静脉应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可以快速有效地减轻疼痛和炎症,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检查血糖、血压、血脂、尿糖、电解质,体温等并记录,并告诉患者及家属,此类药需逐渐减量,不可突然停药。 3.5 体位指导
患者全身多处溃烂,需卧床休息,指导患者和家属每一个体位不能超过2h。在全身骨突出、易发生压疮处涂抹2%的碘酒。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做主动或被动活动。特别是关节活动逐渐增强,循序渐进,避免过强的活动,以免发生骨折。 3.6 出院指导
3.6.1 换药指导 2周后出院,出院时肿胀消退,小溃烂处均痊愈,右小腿、右大拇脚趾、左足背无渗血、渗液,肉芽组织增生,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换药。 3.6.2 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定时定量服药,告诉患者遵医嘱逐渐减量。减量过快(每
周超过10mg)可能导致复发。小剂量激素维持治疗可预防复发[5]。
3.6.3 卫生指导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全身皮肤、口腔、会阴、肛周的清洁。最好做到1周1次皮肤清洗,1天2次口腔护理,每晚1次会阴、肛周清洗。 参 考 文 献
1 赵敬军,刘维达.坏疽性皮肤病的治疗现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0,16(2):110~112.
2 李玉平,李艳玲,四荣联.坏疽性脓皮病[J].河北医药,2003,25(9):690~691. 3 Prystowsky JH, Kahn SN, Lazarus GS. Present status of pyoderma gangrenosnm. Review of 21 cases[J]. Arch Dermatol,1989,125(1):57. 4 Powell FC, Su WP, Perry HO. Pyoderma gangrenosum: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J]. J Am Acad Dermatol,1996,34(3):395~4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