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小学数学有效探究思考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关于小学数学有效探究思考 2008-05-31 08:27

对探究的理解,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在教师组织下进行的主动发现知识,生成理解的过程。是学生学的过程。

探究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普遍处在的问题,不明白或是不清晰的数学知识或是数学逻辑。教师应在设置探究问题前或实际教学中,掌握学生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知识生长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没有必要去探究。

探究即时独立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学生之所以“不会”,就是数学问题中存在着许多障碍,学生往往束手无策,如数量大、数量多,条件杂乱无章,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等等。所以探究过程教师应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处理好“大与小,多与少,远与近,混乱与整齐,局部与整体,动态与静态”之间的转化。

如:在平面上画10条直线,每两条直线都不重合,那末最多可以形成多少个交点?(学生“少”的就会,“多”就成为问题的障碍,教师就要处理“多与少”之间的矛盾。教师如果设计一个表格,从简单的做起,学生自主探究就能发现规律,从而问题得到解决。)

再如:听香一老师的游戏公平一课,对掷硬币正反面的概率各50%,采取小组合作每人掷一次数量参差不齐,学生就会怀疑结论的可信度,教师适时把班级整体进行统计,数量还有小的差距,是因为我们统计的数量太少,教师在适时出示科学家

进行的试验,表明当实验的次数足够大时,才能更接近50%。使学生认识到概率是随着事件发生次数增多,而逐渐形成规律的。教师在这里就是处理好了“少与多,远与近,抽象与具体”之间的矛盾。使学生的探究更有实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