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船员素质管理的探讨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l4卷第1期 2006年6月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GUANGZHOU MARITIME COLLEGE Vo1.14 NO.1 Jun.2006 文章编号:1009—8526(2006)02—0018一O4 船员素质管理的探讨 庄东晓,王新辉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航海系,广东广州510725) 摘 要:分析了国家政策、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对船员素质的影响,指出理顺国家政策、行政管理、 企业管理与船员队伍的关系,以利于我国整个船员队伍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船员素质;政策;人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U676.2 文献标识码:A 构的作用”和“船员跟踪档案”等.3)公司管理的原 1 船员素质的影响因素 2005年中国航海学会驾驶专业委员会的论文 因,包括“企业安全文化”、“建立长效机制”、“船员 规范管理不够完善”和“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等.4)行业特点的原因,包括:“高风险”、“环境恶 劣”和“劳动条件差”等.5)社会风气的原因,包括 “好女不嫁撑船郎”等. 集中,涉及到船员综合素质的论文共计104篇,占全 部选刊138篇论文的75.4%,来自航海学术界、航 运企业界、航运管理等机构的学者对我国船员素质 存在的问题和船员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展开了积极的 这些论文对船员素质面对的问题和如何提高船 员素质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认为船员的素质问题 实际上可归结为存在众多不利因素导致船员工作无 法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 决方案.笔者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些实际情况,从宏 观上进一步探讨和分析船员素质和管理问题. 思考和探讨,认为影响我国船员素质的因素主要包 括船员个体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 船员个体因素主要表现为:1)船员意识和道德 意识,包括“安全价值观”、“求真务实”、“法制观 念”、“严谨工作作风”、“前途渺茫”、“船员思想道 德品质”、“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队精神”、 “服从意识”、“服务意识”、“职业道德”、“观念落后 2船员素质构成与分析 2.1 船员素质构成 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研究 项目“适应国际竞争的航海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 研究与实践”的报告提出,对航海类本科人才的培 养要强化“一种精神”(敬业精神)、“四个意识”(经 济意识、法律法规意识、环境意识和服从意识)和 “四项能力”(管理领导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应变能 保守”等.2)心理素质,包括“重视心理素质的选拔 和培养”、“船上良好人际关系”等.3)船员各阶段、 各种能力的培养,包括院校毕业生的培养要求,各种 培训的强化、落实,英语能力、专业知识技能、航海模 拟器教学和文化素质等. 外在环境的因素主要表现为:1)市场经济的原 因,包括“船员的付出与回报”、“中介管理机构”等. 2)国家政策、航运政策、航运行政管理的原因,包括 力和实操能力).笔者就该文提出的精神、意识、能 力,与20多年前作比较,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建国至今,以改革开放为界,两个时期相比较, 中国船员的精神、意识、能力中,经济意识、法律法规 “船员准人把关不严”、“高级船员晋升速度太快”、 “船员的社会保障不足”、“船员法”、“国家航海 节”、“航海教育立法”、“半军事化管理”、“监管机 收稿日期:2006—04—25 作者简介:庄东晓(1972一),男,讲师,主要从事海商法和海上交通安全的教学与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庄东晓,等:船员素质管理的探讨 l9 意识、环境意识、管理领导能力、外语应用能力比20 多年前有了很大提高,但敬业精神和服从意识比20 年前变差了.特别是敬业精神,它决定船员的责任 心.熊慎文在《有效运行安全管理体系积极做好 PSC工作》一文中提及的“有的船员对与自己本岗 位有关的体系文件也不甚了解”、“船长对SMS的复 查流于形式”、“假记录”等等就涉及船员的责任心. 能否有效实施企业“做优品牌”、“精益管理”、做强 做大,真正实现船舶“零缺陷”和中国海运强国的目 标,均取决于能否有效解决船员的敬业精神和服从 意识方面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船员的经济意识、法律法规意识、环 境意识、管理领导能力、外语应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仍须强化呢?原因之一是全球一体化,20多年前中 国船员的管理主要是船籍国管理,而现在却面对 PSC和ISM等等,中国船员的管理和素质不再仅是 中国自己的事情,而应符合国际社会提出的更高要 求.原因之二是“中国和平崛起”,中国从解决“从 无到有”到进入首批STCW“白名单”国家和船舶滞 留率低,但仍需提出船员素质问题,以满足“和平崛 起”的中国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海运强国”和整体高 素质的中国船员队伍. 2.2 敬业精神和服从意识的影响因素 中国船员素质中敬业精神和服从意识变差了的 主要原因不在航海行业特点和待遇.首先,船员面 临的行业风险和特点,如大风浪、高风险、环境恶劣、 劳动条件差、离乡别井、无法照顾家人、生活不稳定 等因素,的确对船员的敬业精神和服从意识产生不 良影响,但这些行业风险和特点,20多年前的航海 行业也同样都存在,船员也同样面对.而航海科技的 发展,与20多年前相比较,这些问题现在已有了很 大改善.其次,船员的工作条件、生活待遇,从纵向比 较,也较20多年前有了显著的提高,从横向比较,20 多年前船员的工资比社会很多其他行业都高,现在 船员的收入均值仍比其他大多数行业高得多.再次, 船员的工作条件、待遇等与中国军人相比较,军人的 生活条件比航海行业差、待遇比船员低、工作条件比 航海行业枯燥,但却吸引了众多的来自整个国家的 高素质人才,甚至在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包括来自条 件优越的家庭的大学生也愿意暂时放弃学业参加到 这个行业中.为什么比航海行业生活条件更差、待遇 更低、工作条件更枯燥的军队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 同并吸引各种人才呢?联想、华为、万科、海尔、杉 杉、双星、宅急送等等中国最优秀的企业由复员军人 创建,截至2004年底,以营业额计,在中国排名前 500位的企业中,具有军人背景的总裁、副总裁就有 200人之多.这充分说明军队是个能锻炼人、造就人 的行业.那么结论就是,一个行业能够锻炼人、造就 人是能够吸引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换言之,船员的 生活条件、待遇、工作条件不是影响择业的最主要原 因,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应是能否实现个人价值. 2.3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 社会价值取向对中国船员的影响及船员工作对 高素质人才的吸引随社会发展而变化.著名作家柯 岩的报告文学《船长》,刻画了新中国航海家贝汉廷 船长的事迹,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人.20年前不乏优 秀学子就读航海院校、从事航海事业,20多年前中 国船员的地位是崇高的,得到了国家及全民的认同. 与其他行业相比较,20多年前船员工作更能吸引或 留住众多高素质人才. 现今船员工作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呈下降趋 势.中海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2001年 至2004年8月的统计数据显示,--¥0的年流失率为 2.84%,三副的年流失率为2.66%,见习三副的年 流失率为4.16%,年轻技术干部船员不稳定,流失 率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流失方向是陆岸单位. 船员工作很难留住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年轻的 高素质人才的现象,对实现“海运强国”、企业“做 大、创优、做强”是非常不利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改 革开放前后中国所处的环境,对分析影响船员社会 地位的原因,进而分析现时代提高船员队伍的整体 素质的切入点和策略无疑是有益的,且有益于确立 合理的船员管理观念. 中国船员的崇高社会地位的变化能否归结于市 场经济的原因、社会风气的原因呢? 首先,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是综合因素变化的 结果,其背景是中国大环境的变化.改革开放前,绝 大多数中国人与国际社会的接触都很少,而船员却 有机会走遍天下.当时中国船员的视野比一般人开 阔,见识比一般人广,具有更多的发展机会,除了航 海行业就没有多少行业可能成为联结中国和世界的 纽带,这些都是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中国人可望而不 可及的,当时的船员职业就代表着某种层面的高素 质.20多年前,船员工作比其他行业更能锻炼人、造 就人及实现个人价值,更能吸引、留住高素质人才. 中国社会经济转轨,特别是信息时代和知识经 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中国与世界的各种隔绝被骤然 打破.很多中国人都具有了开阔视野、增加见识及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14卷 “联结中国和世界”的机会.航海行业的固有特点使 船员长时间地被隔离在现实以外,严重地影响了对 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进而视野、见识和个 人发展机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不应归结为社会价值取向 的变化造成对船员素质的影响,而是航海行业的工 作特点及市场经济、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特点,使 得船员因工作而被迫在一定时期内相对脱离时代和 社会.长期以来,船员综合素质的内涵仅限于船舶工 作所需的各种培训,缺乏有效的措施和途径使船员 应变市场经济时代、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所带 来的各种快速的变化,船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可避 免地落后于其他行业,船员社会价值取向不可避免 地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已逐渐引起了业界的重视,一 些企业也开始利用技术进步的成果解决船员的一些 实际问题,如《青岛远洋运输公司信息建设三年规 划》的描述:“随着AMOS MAIL系统在船舶上的应 用,航行在大洋上的远洋船舶,不再是人们想像中的 ‘封闭王国’.不用邮寄,上级文件当天就能收到;不 用订报,国际、国内要闻可以及时阅览;不打电话,船 员和家属也能进行‘零距离’的沟通,‘天涯咫尺’将 成为现实.”因此,发展和利用船舶网络和信息系 统,探讨并着手在船上有效实施各种强制培训、教 学、能力培养和各种适应于市场经济时代、信息时代 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能力知识获得的途径,着重提高 船员的素质和能力,对国家、企业、船员,都将是获益 匪浅的.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有助于解决航海 行业锻炼人、造就人及实现个人价值这个现实问题. 3 对策 对于船员队伍高素质,还应该回答,市场经济时 代、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对船员素质的不利影 响应如何消解?克劳塞・维茨关于“积极的战略产 生歼灭的行动,消极的战略产生被歼灭的行动”的 观点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及航海行业的特点带 来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均同样要面对.因此,把船 员的素质问题仅归结为市场经济、信息技术和知识 经济的不良影响是不全面的,是“消极的战略”,会 “产生被歼灭的行动”.船员的素质问题还应从国家 政策、行政管理、企业管理角度予以分析,并寻求积 极应对的措施.这就要理顺国家政策、行政管理、企 业管理与船员队伍素质的关系,以利于我国整个船 员队伍素质的提高. 3.1 国家政策和行政管理 “政策是政府的目的”、“决策就是高级政府官 员决定上述那些目的是什么的过程”….政策的正 确与否对船员素质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在《海权论》中指出:“必 须注意到,具有各种相应机构的政府的特定形式,以 及此一时或彼一时的统治者的特征,对于海权的成 长已经产生了十分显著的影响.……在谋求海上权 力方面,一个充分吸纳其民众的精神并完全意识到 其真实倾向的政府,只要目光坚定,方向明确,最为 光彩夺目的成功就会接踵而至.”“从事海洋事业的 人口数量是海上权力的重要因素.”《海权史》则阐 明:“故所谓‘海权’并不等于海军.换言之,除海上 武力之外,还要包括海洋的交通与航运,生产贸易, 海外殖民地,及海洋政策等的因素在内.” 1996年中国制定的《中国海洋2l世纪议程》, 提出了中国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有效维护 国家海洋权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 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海 洋事业的协调发展.中国的海洋政策是“蓝色海 洋”.从整体国策上看,我国是非常重视海洋事业和 平发展的. 着眼于我国与船员素质相关的国家具体航运政 策的制定和实施时,无论是包括在前文所述的“船 员的社会保障不足”、“船员法”等因素,还是不直接 影响船员素质,但会对船员素质间接产生重大影响 的国家具体航运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 施,则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船东拥有的船舶,悬挂五星红旗的大约只 有一半,而另一半则是悬挂“方便旗”,其中除了考 虑到政治因素以外,还与行政管理部门且不限于航 运行政管理部门对悬挂五星红旗的登记船舶的具体 政策不具吸引力有关.另一表现是,船员外派利于我 国船员队伍素质的提高,利于船员队伍熟悉先进管 理模式、与国际接轨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但中介 公司的盘剥对船员外派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也长期 存在,航运行政管理却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解 决,以至通过外派提高整体船员素质这一途径相当 长时期内未能全面、有效实施.笔者认为,在中国船 员队伍整体素质尚需改善时,不应过多地考虑船员 劳务输出带来的收益,这是一种不利于提高我国整 体船员素质的短期行为,且与我国的整体国策是相 违背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庄东晓,等:船员素质管理的探讨 2l 上海海运学院教授徐义佑认为,综观航运政策 船员希望通过航运企业的工作实现什么样的理 想,这也是应该关注的内容之一.所谓人本管理的文 化,就是对个性差异的尊重.如果航运企业用人的时 史,出于非经济目的的政策实例不胜枚举,通常为 创建、扩大或维护本国商船,为实施航运规则和国 际协定等提供依据.《大连国际航运政策法规体系 初探》强调:“……国际航运政策法规应该是一个完 候,过分强调船员安心于船上工作,就违反了人本管 理的精神.人本管理就是要提供一个人本的企业文 化,让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人都能发挥其所长,这 样的企业才具有活力和生命力.德鲁克认为:手工工 人期望从工作中得到生计,知识工作者期望从工作 中得到人生,这句话道出了人本管理的根本目标.这 整的体系……它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基本原则:1、结 构上:逻辑一致性,所谓逻辑一致性,是指整个国际 航运政策法规体系在逻辑上不能出现无法协调的矛 盾.”既然我国现在“海运强国”和“蓝色海洋”均需 要高素质的船员队伍,具体航运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企业管理就应该为整体国策服务,服从于整体国策, 并避免逻辑的不一致. 对航运企业在制定措施提高整体船员素质时,特别 是提高整体高级船员素质时,是应该有所启迪的. 人本管理的内涵还体现在授权赋能.这就要求 3.2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如何实现船员队伍素质的提高对于我 国整体船员素质而言是具体战术实施的问题.能够 直接为船员在市场经济时代、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 时代及时接受新知识提供帮助的就是各航运企业. 各航运企业应积极寻找对策有效解决年轻技术干部 船员不稳定、流失率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的问题.广 远第十二届二次职代会暨2006年工作会、安全生产 工作会上“以人为本”这个词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它 员工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管理,而是主动参与管理. 船员应该被授予相应权力,从而形成自下而上的决 策氛围.这一点在有些航运企业形成了一个怪圈.一 方面均认识到无论是国家立法、国际公约、公司管理 制度及行业特点对船长、船员均应授予较大的自主 决定权,另一方面却由于担心船长、船员解决问题的 正确性而不同程度地对船长、船员进行不当的干扰, 进而恶性循环,让船长、船员无所适从.这无疑是违 反人本管理内涵中授权赋能的要求的. 出现了5次.笔者认为,对于提高我国整体船员队伍 素质应该从真正实施好“以人为本”做起. 满足人的需要和利益,实现和维护人的权利,是 实施对船员队伍的人本管理,涉及的内容还很 多,本文仅是抛砖引玉.希望我国能够造就一支更高 素质的船员队伍,进而能够骄傲的告知世人,中国是 海运大国,中国是海运强国. 参考文献: 首要的原则和标准.因此,在《青岛远洋运输公司信 息建设三年规划》的基础上,采取进一步措施,为在 船舶工作的船员提供学习的帮助,使之更好地应对 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知识日新月异的变化,应是有 效措施之一. [1] 时殷弘.从拿破仑到越南战争[M].北京:团结出版 社,2003. DISCUSSION ON THE SEAFARER MANAGEMENT ZHUANG Dong-xiao,WANG Xin-hui (Depa ̄ment of Navigation,Guangzhou Maritime College,Guangzh0u5l0725,China) Abstract:The authors hold that the causes led the decreasing in the seafarer’s quality in these years are not mainly the impact of the society’s values of restraint but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policythe administration and the manage. .ment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enterprises. Key words:seafarer’S quality;policy;humanism management 【责任编辑杨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