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二泉映月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学科:音乐

教学课题:《二泉映月》

姓名:徐文瑛 学校:恩平市鳌峰中学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音乐(二泉映月) 3、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1)利用百度搜索资料 (2) 利用优酷视频、酷狗音乐搜索音乐 (二)教学课题 《二泉映月》 (三)教材分析 《二泉映月》是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之一。原曲为二胡独奏曲,经吴祖强改编,使其成为一首弦乐合奏曲。这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引起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极大 共鸣。其次,它的旋律发展,使用了中国民间的乐句首尾衔接,同音承递的手法,即“鱼咬尾”,使音乐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连绵起伏的律动美感,仿佛是道不完的苦情话,流不完的辛酸泪,给人以“叹人世之凄苦”,“独怆然而涕下”之感。另外,乐曲的艺术美感还表现在于深沉中含质朴感伤中见苍劲,刚柔并济,动人心魄。再则,这首乐曲体现了注重情深、着意传神的法则,令人联想,令人回味。 (四)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欣赏<<二泉映月>>,启发学生体会、理 解乐曲所表现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族音乐的感情。 (2)引导学生从主题旋律、节奏、音色、结构等方面去感受与分析,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积极参与鱼咬尾的音乐创作活动。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体会音乐风格与 内涵。 (2)方法与过程:通过聆听、欣赏、分析乐曲使学生感受其音乐形

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二泉映月》弦乐合奏,使学生体会、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族音乐的感情。 (五)教学重、难点: 体会、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六)教学设想:借助百度、优酷视频、酷狗音乐搜索充分利用网络资 源, 通过欣赏、聆听、观看、分析,全面理解这部音乐作品。 (七)教学准备:(1)多媒体网络电脑室 (2)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学软件系统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欣赏 1、导入:同学们!今天上课老师先让同学们欣赏一首曲子,你们来猜一下,它是运用那种乐器来进行演奏的? 2、播放二胡演奏曲《赛马》片段(酷狗2012播放器搜索播放) (学生欣赏,进行讨论) 3、教师:同学们!大家猜到是什么乐器了吗? 学生:二胡、古筝、琵琶„(热烈讨论) 4、教师:同学们!猜二胡的同学猜对了,祝贺他们。大家刚才欣赏的是我国著名的二胡演奏曲《赛马》。那么,同学们还有没有欣赏过其它的二胡演奏曲呢?(学生回答)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我国著名的器乐曲《二泉映月》。 (二)欣赏、聆听《二泉映月》播放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0NjU1Ng==.html?f=990702优酷视频 1、欣赏完毕:学生讨论听后感受 2、教师小结:同学们!刚刚大家已经讨论过第一次欣赏《二泉映月》的感受具有哀怨、凄凉、令人回味之感。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首曲子的作者华彦均(阿炳)和乐器二胡。 (三)作者简介 学生:通过百度搜索资料 教师:请学生代表为我们介绍 阿炳,原名华彦钧(1893-1950)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江苏无锡人。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 http://baike.baidu.com/view/25105.htm?fromId=23116百度 (四)介绍二胡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音乐家阿炳,在我们聆听、分析这部作品时,先来认识一下我国的民族乐器—二胡 。 学生:通过百度搜索资料 教师:请学生代表为我们介绍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是北方的民间乐器。一般认为今之胡琴由奚琴发展而来,现已成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 二胡形制为琴筒木制,筒一端蒙以蟒皮,张两根金属弦,定弦内外弦相隔纯五度,一般为内弦定d1,外弦定a1,其演奏手法十分丰富,左手有揉弦、自然泛音、人工泛音、颤音、垫指滑音、拨弦等,右手有顿弓、跳弓、颤弓、抛弓等。演奏二胡需要左右手配合。 http://baike.baidu.com/view/3177.htm?pid=baike.box百度 (五)深入了解,分析作品 再次播放一遍《二泉映月》主题音乐 1、 乐曲分析(出示课件) 《二泉映月》有个短小的引子,他好像一声凄楚的长叹。用一句古诗来形容,那就是“从头便是断肠声”。在弦乐合奏中,这个句子先由中提琴奏出,继而由小提琴在高八度处模仿,接着出现一串由低到高的拨弦,从而将人们引入一种凄凉、寂静、冥思的意境之中。 2、播放第一乐段(音乐来自(酷狗2012音乐播放器搜索播放) A、出示课件:让学生边聆听音乐边看歌谱 B、学生跟老师一起轻唱第一乐句 学生:讨论音乐的情绪 教师:这句旋律,宁静而平稳,好像凝神沉思,有好像在低声倾诉。 C、学生跟老师一起轻唱第二乐句 学生:讨论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 教师:第二句旋侓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变得昂扬起来,流露出无限的感慨之情。 D、学生跟老师一起轻唱第三乐句 学生:讨论音乐的旋律、节奏、情绪 教师:这一乐句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旋侓也显得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 E、总结第一乐段: 在弦乐合奏中,第一乐段的主旋侓是由第一小提琴演奏,出现复调形态。音乐情绪由平静、深沉转为激动、昂扬。它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的意志,流露了作者饱尝人间辛酸后的痛苦、悲凉、哀伤情绪。 F、分析后几段音乐(聆听后几段音乐)(音乐来自(酷狗2012音乐播放器搜索播放) 学生:讨论分析音乐的变化 教师:音乐采用了“鱼咬尾”的变奏手法,把阿炳由沉思而忧伤、由忧伤而愤怒、由愤怒而怒号、由怒号而憧憬的种种复杂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g、分析高潮部分(音乐来自(酷狗2012音乐播放器搜索播放) 学生:讨论音乐力度、速度的变化 教师:经过几次变奏,使音乐情绪摧向高潮。它激愤而辉煌,是阿炳的气质、魄力之表现,是他的倔强、刚毅性格之表现,也是他反抗黑暗势力并与其坚决斗争之表现。因此,听到这里,闻者莫不为之深深感动。 (六)拓展练习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欣赏完《二泉映月》了,曲子里有一种很突出的音乐结构,大家知道是什么结构吗? 学生:通过百度搜索资料 教师:请学生代表为我们介绍 这种结构在民间乐曲中称为“鱼咬尾”.“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也是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在我国很多的民歌中有体现,比如著名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就很能体现这一种结构形式。今天我们学习的《二泉映月》 也是运用这种结构的。这首如泣如诉,极富歌唱性的乐曲在音乐界影响颇大。 http://baike.baidu.com/view/548407.htm?pid=baike.box百度百科 1、实践与创造(出示课件)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比赛 教师:总结进行颁奖 2、教师:同学们!这节课随着我们的创作比赛已经接近尾声了。同学们学到了什么,有没有体会、理解、感受到《二泉映月》的艺术魅力呢?希望,同学们经过这次的学习,能够更加的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让我们再次欣赏一遍《二泉映月》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0NjU1Ng==.html?f=990702优酷视频 (九)小结 著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又一次听了《二泉映月》后,无限感慨地说:“断肠之感这句话太合适了。”今天,我们不仅体会了乐曲的如泣如诉、如悲如怒的情调及二胡的演奏效果,还有作者在充满坎坷和磨难的生活中那种顽强不屈的精神,的确,优秀的音乐作品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同学们,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吧! (十)教学反思 《二泉映月》这节欣赏课,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二胡演奏曲的艺术魅力,体会到作者阿炳内心的精神世界。认识、了解到乐曲凄凉、寂静、哀伤的艺术表现手法。但是,在音乐结构分析和理解音乐中有不足之处。 一、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广东省 学校:鳌峰中学 姓名:徐文瑛 职称:音乐一级教师 电话: 电子邮件:happywenying@126.com 通讯地址:广东省恩平市鳌峰中学 (二)个人介绍 徐文瑛广东省恩平市鳌峰中学音乐一级教师,任九年级音乐教学和音乐特长生培训工作以及九年级班主任工作。工作热情,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教改工作。荣获多次合唱、声乐、器乐比赛优秀辅导教师,荣获恩平市优秀教师、恩平市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