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的近代研究进展
[摘要]茵陈含有香豆素类、色原酮、黄酮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等活性成分,除具有利胆保肝作用外,还有镇痛、消炎、降血脂、增强免疫、抗肿瘤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本文将茵陈的有效成分和药效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茵陈;有效成分;药理作用;
茵陈[1]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按采收季节的不同,茵陈有绵茵陈(春季采收)和花茵陈(秋季采收)之分。其主要功效为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神农本草经》中其为上品,能除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现代研究表明茵陈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对茵陈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应用进行阐述,为深入研究作参考。 1化学成分研究
茵陈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香豆素类、黄酮类、色原酮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烯炔、三萜、甾体和醛酮等。另据报道,滨蒿中还含有植物激素和胆碱,茵陈蒿中还可分离出粗多肽[2]。 1.1香豆素类
茵陈含6,7-二甲氧基香豆素、东莨菪内酯、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茵陈炔内酯等香豆素成分。香豆素类物质是有效的利胆成分,该化合物对心血管系统的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1.2黄酮类成分
茵陈中含茵陈黄酮、5,3,4-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蓟黄素和3′-甲氧基蓟黄素等,这4个黄酮类成分对四氯化碳损伤的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均具有保护作用,茵陈黄酮、蓟黄素和3′-甲氧基蓟黄素还具有抗肝毒素的作用。 1.3色原酮类
茵陈中含茵陈色原酮、7-甲基茵陈色原酮、4′-甲基茵陈色原酮和6-去甲氧基-4′-甲基茵陈色原酮等。茵陈色原酮除有保肝利胆作用外,还是抗肿瘤的有效成分。 1.4有机酸类
茵陈中含绿原酸、茵陈香豆酸a,b等有机酸类,均具利胆作用。 1.5其它
茵陈中含有42个挥发油成分,主要是百里酚、β-红没药烯、匙叶桉油烯醇、吉玛烯d、甲基异丁子香酚等,具有杀菌、抗菌的活性。茵陈中还有维生素、蛋白质以及钙、铁、磷等矿物元素,这些营养物质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另外,茵陈中的水溶性多肽类,具有保护肝脏和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功能。 2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茵陈有效成分具有利胆保肝,镇痛、消炎、降血脂、增强免疫、抗肿瘤等作用;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黄疸、肝炎,也可用于抗肿瘤、皮肤病、ⅱ-型糖尿病等的治疗。 2.1利胆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茵陈具有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消除过氧化脂质(lpo)、减少肝细胞损伤的功能,从而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茵陈蒿能改善肝细胞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加胆酸、磷脂、胆固醇的分泌排泄,从而使依赖胆酸部分的胆汁分泌量增,对于治疗胆道结石和胆汁引流不畅有明显的应用价值。临床上治疗湿热黄疸,寒湿黄疸,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 2.2保肝作用
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与肝细胞的凋亡有关,而茵陈正好能够有效地抑制肝细胞的死亡。茵陈色原酮、东莨菪内酯、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陈黄酮、异鼠李黄素等对肝细胞毒性均有治疗作用;茵陈中富含的微量元素zn、mn等为酶的组成部分,参与体内核酸、蛋白质、脂肪、糖的代谢,有效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从而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2.3降血脂及抗血管硬化等疾病
茵陈蒿中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扩张血管,防止氧自由基生成,促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和前列环素,降血脂,抗凝血等作用,故茵陈对心血管系统的一些疾病具有治疗作用。用6,7-二甲氧基香豆素治疗心绞痛,高血压,使高血压、心绞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和改善。 2.4抗肿瘤作用
茵陈蒿所含的香豆素类、萜类、黄酮类、色原酮类,香豆酸、绿原酸等成分都可能有抗癌活性。药理研究证明茵陈能通过直接杀伤肿瘤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其中有效成分是色原酮,茵陈二炔酮和
茵陈二烯酮均能抑制致癌物的活性。茵陈色原酮的副作用较小,与cy和5-fu等抗癌药不同,实验证明茵陈抑瘤时有升高小鼠白血球的趋势,即不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反而提高机体免疫力,不减轻体重,毒副作用较小。 2.5治疗皮肤病
茵陈有抗菌、解毒、抑制皮肤细菌的生长、改善微循环、调节组织的修复和再生的作用。临床上有人用茵陈蒿复方来治疗带状疱疹、经期颜面痤疮、酒渣样皮炎和黄褐斑等疾病。对羟基苯乙酮和灰黄霉素治疗头癣均有良好的效果。 2.6抗菌退热镇痛消炎的作用
实验证明,茵陈中的主要成分6,7-二甲氧基香豆素对正常小鼠体温有明显降温作用;用茵陈素注射伤寒菌所致兔发热或用茵陈煎剂口服,兔子均能退热。有报道临床上使用茵陈蒿汤治疗阴道炎、多发性口腔溃疡﹑急性结膜炎﹑不明原因高热,均有很好的疗效。 2.7治疗ⅱ型糖尿病
研究表明,茵陈蒿能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而不影响正常小鼠血糖。应用具有清肝利胆清热祛湿作用的加味茵陈蒿汤治疗糖尿病,不但取得了较好的降糖效果,而且因具有较强的调脂作用,使其降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优于单纯西药组。此外,茵陈对糖尿病并发症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质量标准[1]
3.1检查按照水分测定方法测定,水分不得超过12%。
3.2含量测定按照高效液相法测定,绵茵陈以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0.50%;花茵陈按干燥品计算,含滨蒿内酯(c11h10o4)不得少于0.20%。
茵陈是传统的药食两用物质,价格便宜,资源丰富。茵陈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且药性平和毒副作用小,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我国对茵陈的药用价值研究大多集中在水溶性小分子活性的物质,而对水溶性大分子活性物质研究很少。随着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深入,一定能进一步深入研究茵陈成分的药理活性,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
[2]胡一桥,谭仁祥,褚明艳.茵陈粗多肽的提取分离及小鼠肝保护作用[j].中草药,1999,30(12):894~89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