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 作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左 炬 (江苏省涟水县郑梁梅中学,江苏涟水223400) 摘 要:作者就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 写作时总是难以打开思路。我的策略是:组织学生讨论构思。 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写作激趣、讨论构思、总 例如,在以“考试”为题的作文写作中,大部分学生一看到 结评价”这三条应用策略。 作文题就把“考试”简单地理解为单元检测、期中检测或期末 关键词:作文教学 主体作用 应用策略 检测。这样的内容太单一,缺乏个性,没有新意。为此。我及时 对学生进行指导:“其实我们的人生是由无数次考试组成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要求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最终 考试时刻伴随着我们。学习成绩的考试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其 目的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而传 他各种各样的考试,同学们想想看.还可以是哪些?” 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只是“学生一写交差,老师一改了事”,导致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刚说完.学生纷纷就“考试”这个话题 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提升。这一严重后果的根源在于忽略了 激烈地讨论起来。有的学生说犯错误了是否勇敢承认并改正 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写作中的主 也是一种考试:有的学生说当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是否勇敢 体作用呢?我在我校大力推进的教学改革中,就自己作文教学 克服也是一种考试;有的学生说拾到十元钱是否交公也是一种 实践中的点滴经验探索H{了如下应用策略。 考试;有的学生说在考试中能独立作答也是一种考试……通过 一、写作激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应用策略 讨论,大家对考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写作思路拓宽了,写作欲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总是老师布置作文题目.将学生禁锢在 望更强烈。最后,学生根据自己所遇到的不同考试进行构思、组 条条框框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写作水平难以提高。我尝试 织语言,很容易就写出个性化的“考试”主题美文。 一种新的做法:老师根据单元目标提供命题范围及要求。让学生 课堂的讨论构思,能够发挥学生的写作主体地位.为写好 自行命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文课时,老师布置给学生命题任务,并作简短指导及要 三、总结评价。鼓励学生写作热情的应用策略 求。如果是命题作文的拟题,就指导学生掌握各类文体命题的 传统作文观念是“我写你改,一写即了”,作文全由教师 特点.让学生掌握各种命题方法:如果是给材料作文命题,则 “一评定论”。这根“无情棒”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主要指导学生如何选编材料,且根据材料命题。 近几年来,对作文评分.我采用了“多种评价方法有机组合”及 学生自行命题后,可分组讨论.分析、辨别哪些题目是好 “评价即鼓励”的做法。 的,哪些属于一般的,哪些是不好的。如以“考试”为话题,学生 1.多途径评价。老师对学生的作文不能采取单一的评价 拟了《为约会做准备》、《给梦飞翔的翅膀》、《我闻到了花香》、 方式,而应让自己、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实行多元化、多层次、 《风雨彩虹》、《心动不如行动》等;以“缘”为话题,学生拟了《缘 多途径的评价。比如让学生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在秋天里荡漾》、《玫瑰花香飘来的时候》、《梦中彩蝶》等。老师 进行自我评价;让同学之间互相修改作文,互写作文评语;让 应引导学生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初步懂 家长监督孩子是否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对孩子的作文作 得好的命题有三大特点:(1)命题新颖、醒目;(2)题意较含蓄、 纵向比较:还可以把每次作文写得好的集中起来打印成作文 有文采;(3)语言简明概括。 通讯,让全校学生参与评价……不同的人看学生的作文,就能 学生讨论后,评出较好的题目交给老师,老师则按作文训 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多一些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的写 练计划.再次筛选。选择有代表性的“好、中、差”进行讲评。最 作欲望就会被充分激发出来。 后,确定较好的几个题目供学生自由选用。这样做既提高了学 这些评改方式方法,重视了双边活动,不是教师一评定 生自拟题目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又调动了学生写 局.特别是学生从评议修改中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改变过去 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写作兴趣。同时在写作时,内容上针对性 的作文本发到手.看看分数.往抽屉里一塞,就“万事大吉”,从 强,学生有话可说;编选材料作文,扩大了知识面,开发了学生 而提高作文兴趣。 的智力。 2.评价语气宜鼓励。好的作文评语应该短小精悍,又让学 这样在拟题阶段就已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发 生有所收获。促使学生更好地写作。我在批改作文的时候,力 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习效率。 求对学生有所鼓励,有所帮助,成为激发学生继续写作的一种 二、讨论构思。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的应用策略 动力。如当学生在表达不恰当时,我不会泼冷水,而是“加温”, 学生“三点一线”的生活,获取的外界信息较少,知识面不广, 经常这样评价:“抒发了真情,非常好!如在加工美化一下,会 师的崇拜,学生通常会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笔一 在写字练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认真书写,确保写字质量的提 画。在板书上,教师的字对学生的字具有直接影响,教师以什 高。语文教师在低年级学生教学启蒙阶段,应根据低年级学生 么样的态度对待汉字.大多数学生也会有什么样的态度,因此 的易变性特点.写字教学时尽可能做到耐心、细心及持之以 教师应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无声的 恒。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写字基础。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引导。教师必须能写一手好字,而且要有一定的书法理论与写 掌握正确的写字方法和技巧,可以练就一手好字,继承和发展 字素养.以利于发挥教师自身品质、行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 汉字这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 响.很好地启蒙学生写字。教师写字教学中的自身示范作用主 要表现在生字范写规范、板书规范、平时书写规范等方面,对 参考文献: 学生来说真正达到“身正则令行”的目的。教师写字教学教给 [1]史益文,侯纯安.浅谈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J].学园: 学生的不仅仅是写字技能,还有做事认真的态度。 教育科研,2012(13):l17. 3.结语 [2]崔亚宁.探索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的有效方法[J].陕 教师在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中。应反复指导学生,让学生 西教育,2012(06):69. 48 就地取材训练读写,努力收获综合效果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 余益佳 (富阳市万市中学,浙江富阳 311406) 摘 要:在学校教育中,阅读和写作同属于语文活动的 基本能力范畴。两者之间存在一种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内在 关系。阅读强调基本素材的长期积累,而写作则是阅读活动的 有效积淀、厚积薄发和实际运用。然而。语文教师很少把两者 统一起来教学.而是一方面开展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舍近求远 地进行作文训练.结果既失去了一些联系教学的良好契机.又 造成了许多优质教材资源的浪费现象。把阅读教学与对学生 写作思维的启发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强化对阅读 教材的进一步深化、品味与欣赏.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模仿写作 中有所创造与突破.从而取得实实在在的综合实践效果.本文 对此作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生活认知色转变 写作训练 合理想象 角 教师、教材与学生是教学环节中的三大节点.其中教材是 从事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对于语文学科而言,教材中的每一 篇课文,无论是记叙文、说明文、散文和议论文,还是诗歌、小 说、戏剧等,无论是文言文、白话文还是现代文.均是古今中外 文士名家之手的经典之作,它们在文章结构、主题内涵、情感 取向和思想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有非同寻常的学习欣赏价值。 有人形象地把阅读活动比喻成原始材料的“进12I与输入”.在 经过大脑的“储藏与加工”程序之后,最终通过写作训练的实 践运用,完成了整体语文活动的“产品输出”。因此。语文教师 应把教材讲读与写作教学相互渗透、有效融合,这不失为一种 互相促进、携手共创的良好教法。 根据生活认知改写教材情节,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写作 训练。有人说:“过去教科书是语文学习的全部世界。如今社会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教科书。”而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来 源于社会生活现象,或者说是一种能够集中反映现实典型的 缩影和综合版,这是学生初步认知社会、感悟生活的链接点与 接触面。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 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对教材中的一些人物故事进 行改写,一方面深化对阅读教学内容的感悟认识.另一方面不 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读写能 力。比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在菲利普一家热切盼 望“我的叔叔”于勒从美洲赚钱归来这一漫长的等待中,希望 在支撑着他们全家。一次旅行中。他们全家在船上却偶然遇见 了以卖牡蛎为生的穷困潦倒的于勒,菲利普夫妇因为担忧弟 弟于勒的纠缠而快速躲避、绕道而行。学生对于菲利普夫妇那 种自私自利的无情行为极度愤慨,同时对于勒深表同情。我趁 势布置了题为《假如我是——》(菲利普、妻子、若瑟夫、于勒) 的命题作文,欣慰地发现学生没有往常“蹙眉咬笔、无从下手” 的样子,而是思路洞开、奋笔疾书,用各自的良好心愿改写主 人翁的命运,这难道不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读写训练吗? 根据合理想象续写教材情节,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写作 训练。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之作,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 活跃、想象丰富的黄金时期,作为以“传授知识、开智益能”为 根本任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和良好契 机,对学生开展培养技能、开发思维的教学实践活动,为促进 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初中语文教 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需要.注重开展一 些阅读写作方面的整体协作训练。努力达到“1=1>2”的综合效 果。比如,通过学习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从中了解到皇 帝和王公大臣们由于为自尊和面子所累,“甘心别骗”而不敢 公然揭穿骗局,结果以皇帝全裸游行而荒唐收场的荒诞故事。 学生出于本能。对于本篇童话结尾留下的“空白悬念”表现出 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就势鼓励学生自由想象。进行一次读后 感形式的续写训练。有的学生顺应安徒生的惯性思维.写了皇 帝派兵捉回两个骗子,继续让他们为自己服务,重新织造真 品,乐于继续上当;有的写皇帝不堪受骗出丑,在严惩两位大 臣后卧床不起,落得个一命呜呼的悲惨结局:有的写皇帝痛 定思痛,勇于自责思过,从此后以耻为鉴、励精图治。结果是 因祸得福、不输反赢……读着这些富有创意的作品.我颇有成 就感。 采取角色转变改写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写作训 练。在学校教育中,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我们要勇于冲破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的束缚,与时俱进、勇于 进取、善于创新,并把这种创造性元素有效地注人学生的思想 意识和行为实践中,努力实现师生共进、教学相长的双赢目 标。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各类途径和各 种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对教材文本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重要故 事情节进行角度换位式的读写训练,有效加强对人物故事的 解读分析,并达到训练写作的目的。比如,关于俄国著名作家 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对待将军哥哥家 中狗的态度变化为故事线索,向读者鲜明地展示了一位趋炎 附势、奴颜媚骨、见风使舵的人物形象。文中通过奥楚蔑洛夫 的善变语言和动作描写,把这位具有戏剧性的典型人物形象 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令人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 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个人物形象.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从另外一个角度尝试改写故事情节,认真体会其中的人物效 果。又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之后,不妨激励学生尝试 采用第一人称的笔触,重新刻画孔乙己这一家喻户晓的人物 故事形象,从而不仅有效激发学生的改写创作情趣.而且增强 悲剧艺术的感染力。 以上是我对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粗浅实践与点滴思考.希 望能为更多实践者提供帮助。“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要我们 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创造,就完全能够探索出一条相对成 熟的读写教学之路,让学生从此远离难读厌作的学习苦海。 更好!”又如学生在句子表达中出现用词不当时。我这样评价: “这个词可否换一个?别气馁!你已走在进步的路上!”我总是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作文中的点滴进步,力求当学生看到 这些亲切、温和又充满鼓励的文字时,心里充满温暖.产生“一 定要写好作文”的热情,激发下一次写好作文的欲望。 综上所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学生能够充 分发挥主体作用。如果我们真正落实好“写作激趣、讨论构 思、总结评价”这三点应用策略,相信再也不用为学生不写作 文、写不好作文而苦恼,学生也一会能写出有新意而精致的 美文。 参考文献: [1]郑承祚.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及其对策.扬州教育学院 报,2002.3(1). [2]毛新梅.提高中学作文教学效率的另一种思考.教师园 地.河北远程教育网.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