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新版.pdf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邮票的张数》一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第一课时。教材呈现了一家人交流姐弟二人集邮情况的情境图,通过两个数学信息和四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借助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形如的意义,能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的问题,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数学问题的方法,会解形如ax±bx=c的方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交流的过程,让学生能综合运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借助线段图来分析、理解和解决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解形如ax±bx=c的方程。【教具、学具准备】直尺、课件

使学生掌握列方

ax±bx=c的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

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学

【教学过程】

一、导

同学们可知道人们书信来往时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是什么?的邮票在人们的书信来往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各种各样图案精美或具有纪念意义的邮票,

(贴邮票)小小

世界各地每年都要大量发行

这些邮票具有观赏和收藏的价值,所

以不少邮票爱好者收集邮票,也就是人们说的集邮。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对爱好集邮的姐弟。瞧!他们正在和家人分享集邮的成果呢!在交流什么?二、学

1、观察情境,获取信息

a.观察情境图,你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姐姐的邮票张数是弟弟的

3倍;姐姐和弟弟一共有

180张邮票)

我们一起去听听他们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境图,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数学习惯。b.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用方程解答))设计意图:由图生问,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c.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板书:邮票的张数2、根据信息,理清关系

a.我们之前已经学习过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那么,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找到数量间等量关系;未知量)

b.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到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呢?(学生独立思考,同桌讨论。预设:姐姐的邮票张数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3)

b.同学们说得很好,其实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更直观的方式来表示这种数量关系,就是画线段图。大家试着画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让学生一步一步厘清数量间的关系,的数量关系,为列方程做好铺垫。

从而找到情景中

+弟弟的邮票张数=180张;

3、合作交流,探究方法

a.从关系式中可以看出,姐弟二人邮票的张数都是未知数,如果要列方程来解答,该设谁为x?那么另一个未知数怎么表示?(把弟弟的邮票张数设为

x,姐姐的邮票张数就可以表示为

x?

1倍的量(单位“1”的量)设为x,

3x)

b.为什么要设弟弟的邮票张数为

(在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中,一般是把那么几倍的量就可以用几

x来表示。)

c. 请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方程。(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4x=180 x=180÷4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设计意图:通过等量关系式来列方程,主要让学生明白数量间倍数的关系,会解答此类方程。4、运用新知,内化提高

把“我和姐姐一共有180张邮票”改为“姐姐比我多解答呢?

5、小结:用方程解决应用题的主要步骤。a.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

x表示(如果有两个未知数,就设

1倍的量(单

90张邮票”该怎样列方程

并学

位“1”的量)为x,另一个未知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b.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c.解方程;

d.检验,写出答案。

注意:解方程时要注意书写格式。

设计意图:再次复习用方程解答两个数量间倍数关系的问题,记忆,为学习方程做铺垫。

加深学生的理解和

三、检

参见课堂检测单四、拓

小东今年8岁,妈妈今年34岁,小东几岁时,妈妈的年龄是小东的五、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应该注意什么?

3倍?

六、教学反思

教材的主题情境图列出了三个条件,教学时,考虑到学生刚接触用方程解决问题,为简化难度,我将情境图中的条件分开呈现,第一次呈现主题图出示弟弟的对话,采取合作交流,探究方法的学习方法;第二次再次呈现主题图出示姐姐的对话,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一导一放,把最值得探究的问题通过教师帮助、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当学生有了解题尝试后,就能迁移到第二个情境的解决问题了,这样目的也是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用所学解决问题和拓展类型的思考题,体现梯度。

课堂上,学生经历了阅读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寻找数量关系——尝试用线段图表示情境图信息——思考设哪个未知量为

x最合适——列方程、解练习设计为直接解方程、应

方程、口头验证、作答的解题过程。解题策略力求做到引导学生数形结合(线段图表示关系式);引领学生解方程,要求学生对每一步做解释,学生通过口头的表达,理解3X +X=180是根据前面寻找的数量关系“姐姐的张数

+弟弟的张数

=180”列出的方程,并且突破3X +X表示3个X加上一个X等于4个X即4X,这样4X=180就是前一节课学习的内容了。如果课上,我能指导学生抓住关键条件“姐姐的邮票是弟弟的

3倍”先让学生思考:怎样用线段图表示这句话的意思?

当学生口述自己的想法后,我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画一画,学生汇报时能及时追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让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及时点拨:画线段图理解题意是解决求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好方法。这样学生对于等下理解为什么用表示一倍量的弟弟的张数,3X就是几倍量的姐姐的张数就会简单多了,达到数形紧密配合。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如设中x后面落

X

写单位,在x等于几后面写了单位名称。为什么会这样呢?课后我做了深刻的反

思,回顾本课,我只是带着学生一起做题,并没有引导学生探索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再者,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刚刚接触,比较陌生,该强调的地方我也并没有强调到位,导致学生解决这类问题仍有一定难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应获得地探究问题的方法。”如果课上,我能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姐姐的邮票是弟弟的倍”并指导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帮助理解就好了。段图表示这句话的意思?学生口述自己的想法后,

3

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线我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画一

画。适时指导学生板书,并及时追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让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同时,我应该启发学生再次认识线段图,并及时点拨:画线段图理解题意是解决求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好方法。

今后,我将继续多思考,多实践,更好的投入到教学程序设计的有效性研究中,实实在在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终身受益。

附:

《邮票的张数》检测单

1、解方程

2X-X=4

5y - y=96

X+3X

4m-2m=48y + y=33

5X-2X=6

2、希望小学五年级共有学生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357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1倍。

3、星期天妈妈带小东去公园划船,买票共用去26.4元。已知一张成人票的价钱与3张儿童票的价钱相等。一张儿童票多少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