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哈密瓜生产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哈密瓜生产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作者:关惠中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10期

摘 要:在哈密瓜实际生产中,总结了生产种植技术上具体的操作规程,通过严格规程来控制生产,提高哈密瓜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种植哈密瓜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哈密瓜;种植;规程;技术

近年来,哈密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农民种植哈密瓜的经济效益相对客观,为了提高哈密瓜的品质,让农民熟悉种植规程,将实际生产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操作规程整理如下。 一、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程规定了保护地栽培哈密瓜的适宜土壤、品种、温度、光照、气候、肥料等方面的管理及病虫害的防治措施。适用于在山东省高密市及气候相近的半湿润气候地区种植。 二、土壤类型 土层深厚,排灌方便。 三、种植品种

适应当地的适宜品种黄金龙。 四、育苗

1.苗床准备:在大棚内建立苗床育苗,苗床为平畦,宽1.2m,深0.1m,选用优质肥沃未种过瓜的土壤六份,腐熟优质土杂肥四份,混匀过筛,每立方米营养土加复合肥(N-P2O5-K2O 15-15-15)1kg,草木灰10kg,50%多菌灵0.1kg,混匀后装入塑料营养钵,排放于苗床上。

2.播种期:3月下旬定植移栽。

3.种子处理:播种前将哈密瓜种子在阳光下暴晒3小时,精选。将种子投入55℃-60℃的温水中浸种10分钟,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30℃时停止搅拌,浸泡6小时。捞出后沥干多余水分,用洁净湿布包好,置于30℃条件下催芽,种子扭嘴后即可播种,每钵2粒种子,覆土1.5㎝,盖地膜保温、保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播种:哈密瓜种子播在营养钵内,播种后,苗床保持30℃促出苗,出苗后立即揭去地膜,适当通风降温,防止幼苗徒长,白天保持25℃-28℃,夜间保持在15℃-18℃之间,哈密瓜第一片真叶近展开后,逐渐揭去草帘,并开始大量通风,床温指标为白天25℃-30℃之间,夜间13℃-18℃之间。哈密瓜第三片叶片真叶长出后打头。 五、定植

1.定植期:苗龄40天左右,子蔓第一片真叶长出,生长健壮,不徒长,叶色浓绿,茎粗壮,根系多。

2.使用基肥:一般每亩施优质腐熟圈肥5000kg,复合肥(N-P2O5-K2O 15-15-15)60kg。施肥后进行耕翻、整细、耙平、造墒,提前15天扣棚提温并进行棚内消毒。 3.定植:晴天上午定植,行距1.5米,每亩定植1500-1600棵,浇水后搭小拱棚。 六、定植后管理

1.温度控制:定植后一周,白天保持棚温度28℃-30℃,夜间保持棚温18℃-20℃,地温27℃,缓苗后逐渐通风降温。营养生长期白天保持棚温25℃-30℃,夜间不低于15℃。花期白天保持棚温27℃-30℃,夜间保持棚温15℃-18℃。坐果后适当提高温度,白天保持棚温28℃-30℃,夜间保持棚温18℃-20℃,昼夜温差:幼苗及营养生长期10℃-13℃,结瓜后15℃。 2.植株调整:每株哈密瓜留2条子蔓,再长出5-7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打头,每条子蔓留3条孙蔓,单株结瓜4-6个为宜。

3.肥水管理:定植后浇一次缓苗水,促进缓苗。缓苗到坐瓜前要控制浇水。坐瓜后,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N-P2O5-K2O 15-15-15)20kg,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以提高品质和耐藏性。灌水应在早晨和晚上进行,中午高温灌水经常造成萎蔫和死亡。

4.人工辅助授粉:授粉宜在上午9:00-11:00时进行,取当日开花的雄花,去掉花冠,露出花药,在雌蕾柱头上轻轻涂抹几下即可。 七、病虫害防护

哈密瓜的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蚜虫、白粉虱。 1.霜霉病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控制棚内湿度,浇水后应及时放风,及时摘除老病叶等措施。 化学防治:霜霉病发生初期可以用80%代森锰锌每亩50g,兑水15kg喷雾一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白粉病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大棚定植前利用高温闷棚彻底消毒,增加光照,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加强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及时吊秧,摘除枯黄病叶和底叶,带出田外或大棚外集中处理,适当控制浇水,做好雨后排水,减少田间相对湿度。 化学防治:同霜霉病防治结合进行。 3.枯萎病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发病期间随时清除病瓜,避免田间积水,保护地应加强放风,尽量降低空气湿度。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25g,兑水15kg喷雾防治。 4.蚜虫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设置黄板诱杀蚜虫,用30 cm×20 cm的黄板,按照每亩挂30块~40块的密度,悬挂高于植株顶部10 cm~15 cm的地方。同时可诱杀白粉虱。通风口设置40目的尼龙网密封可有效的阻止蚜虫、白粉虱的侵入。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地10g,兑水15kg喷雾防治。兼治白粉虱。 八、采收

6月份开始进行收获,要及时采收,按时发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