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脑卒中后抑郁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探究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 1.28 2010 No.10 脑卒中后抑郁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探究 许改玲,罗凤琴 (庆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甘肃庆阳745000) 摘要:目的了解脑卒中后患者抑郁(PsD)的发生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庆阳市人民 医院神经内科2006年3月一2009年3月住院治疗的38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76例,将后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88例,对治疗组患者的抑郁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治疗,采用Hamfltom抑郁 量表(HAMD)、肌力测定进行评价。结果本组385例脑卒中患者中,合并抑郁者176例,发生率为45.7%,其中轻度抑郁者97 例(占总患者数的25.2%),中度抑郁者62例(占总患者数的16.1%),重度抑郁者17例(占总患者数的4.4%);脑卒中后抑郁 的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依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护理人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 加强心理护理,能明显减轻其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10)10—0145—02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 其康复的难度,因此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重 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病,通常包括脑出 要。 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 我们选择庆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于2006年3月一2009 发病急、病程长、起效慢、致残率高等,大约有75%的患者有不 年3月住院治疗的38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脑卒 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 中后抑郁患者176例,将后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88例, 神负担,并且使患者心理压力增大。I临床表现为言语减少、情绪 对治疗组患者的抑郁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治 抑郁、睡眠障碍、兴趣缺乏、食欲缺乏、精力减退、主动性差、不 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配合康复治疗等抑郁症状。根据资料n,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 1临床资料 为23%一76%,平均为50%。经临床观察,伴有抑郁障碍患者的 2006年3月~2009年3月我科住院患者中符合诊断标准 运动功能恢复所需时间长于不伴抑郁障碍的患者,从而增加了 的385例脑卒中患者,其中男205例、女180例。脑卒中的诊断 有一定对称性m。牙体结构薄弱在临床中常见有:牙体硬组织发 度而波及牙髓有关。由于低载荷也可引起本身存在疲劳裂纹的 育缺陷,如深的沟裂或有釉板存在;牙体外形因遗传因素表现 牙齿折裂【l1,为此,自2004年以后,对于有并发症的牙隐裂患 为颊舌尖陡峭、窝沟深;不均匀磨耗形成的过陡牙尖。其中前2 牙,我们在根管治疗解除症状之后也全部建议进行全冠保护, 种多见于30--40岁年龄偏小的患者,后1种多见于老年患者。 为防止治疗过程中钻头的横向冲击力导致牙裂,在开髓之前,我 有症状的牙隐裂均已达牙本质层,此时患者才会因为疼痛 们先将牙用钢丝结扎后再开髓行根管治疗,2例患牙的修复失败 来就诊。根据病史和以上所述隐裂牙的好发牙位、牙体特征、临 与根管弯曲或变异有关,提示完善的根管治疗决定了隐裂牙冠 床检查结果,在排除其他牙体牙周病的情况下,都能及时做出 修复的成功率。 隐裂的诊断,对于有明显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等并发症的患牙不 综上所述,早期对隐裂牙行全冠修复消除了因牙折裂而导 难做出诊疗计划,而对于无并发症出现的早期牙隐裂,对隐裂 致拔除的风险,对于阻止隐裂进一步发展以及保存活牙髓有积 的深度及累及牙髓的情况判断则较困难,直接行全冠修复有一 极的意义,只要把握好时机,仔细操作就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 定风险。本文通过以上临床检查结合病史来综合判断牙髓的状 果。但由于本研究样本数量少,且观察时间较短,还需做更多的 态,对不伴有牙髓病变的单纯隐裂的判断基本准确。过去对于 实验进一步研究。 单纯隐裂大都采用隐裂充填和牙体调磨法,此方法并不能阻止 参考文献: 隐裂的进一步发展,失败率较高。邵明英 寸牙隐裂的治疗方法 【1】赵云凤.口腔生物力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 进行探讨,发现只做充填未做全冠修复的隐裂牙在治疗后4 [2J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1.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年,牙髓病变的发生率为62.86%,10年后牙髓病变的发生率高 【3】苏勤,谭红,尹佳海.牙隐裂易发部位及对称性的临床分析岍.华西口 达86.12%,而本组单纯隐裂患者,我们保存活牙髓并直接给予 腔医学杂志,2002,20(2):151—152. 全冠修复成功率为84.38%,其中5颗发生牙髓炎,我们认为可 【4】邵明英.牙隐裂治疗方法探讨叨.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4,5(3): 能与适应证把握不严或备牙过程中钻头的震荡加深了隐裂深 2o4~205.A ..145.. 标准使用1995年版《全国脑血管疾病修订方案》中的诊断标 准,即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且经智力评分量表(MMSE)测评 排除认知功能障碍者,采用Hamfltom抑郁量表(HAMD)对其进 行访谈式调查,即由笔者询问被调查者,笔者根据被调查者的 回答代为填表,共发放问卷385份,回收有效问卷385份,有效 回收率为100%。 调查结果及分组:385例患者中有176例患者的HAMD得 分>17分(占45.7%),采取自愿人组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治 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8例,男46例,女42例;年龄45—83 岁,平均64岁;脑梗死患者50例,脑出血患者38例。对照组88 例,男43例,女45例;年龄41—84岁,平均62岁;脑梗死患者 55例,脑出血患者33例,2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抑郁程度 及文化程度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医生既定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除完成治疗 外,行常规护理及人院时的简要心理护理,对有主动求医行为 的患者给予必要的讲解,但不实施系统化教育。治疗组在进行 治疗的同时,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及解除负性情绪教育,在对 其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焦点式心理护理并对其不同阶 段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方法如下。 2.1焦点式心理护理 (1)开放式:详细向患者介绍其病情,耐心回答其提问,并 积极向患者提出健康建议。(2)启发诱导式:启发、诱导患者提 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以乐观 豁达的胸怀解决问题,努力使自己适应环境。(3)讨论式:就护 患双方感兴趣的问题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4)协同式:让患者 家属尽量满足患者的爱好,如唱歌、听音乐、下棋等。上述护理 方式1-3次,日,20~30分钟,次,连续28天。 2.2系统化健廉教育 (1)急性期的心理护理:由于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发生了 突然的变化,患者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其表 现为情绪低落、沉默寡言等嘲。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的需要和动 向之后,应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 好的护患关系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先决条件,护理人员医德高 尚、责任心强、技术熟练、态度和蔼、语言诚恳,无疑会对患者起 到积极的作用。护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病房,热情关怀并尊重患 者,耐心倾听患者陈述和要求,尽量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促 进与患者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使患者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2)治疗阶段的心理护理:此阶段患者的情绪不稳定,求生 的欲望较强烈四,脑卒中病程长、治疗起效慢,其最初的恢复速 度快,患者容易盲目乐观,护理人员应进行适当的解释,避免患 者产生不现实的思想。 (3)残疾阶段的心理护理:此阶段由于患者出现言语障碍 及长时间肢体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心理负担重,食欲缺 乏,这些容易引起患者对自身价值的消极评价,降低其生活质 量鳓。该阶段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应及时帮助患者重建提高生 活能力的信心,耐心为其讲解饮食在疾病恢复过程中的重要 性,更重要的是鼓励患者树立生活的信心,并及时争取其家属 与亲友的配合,满足患者心理、生理上的要求,反复给患者及其 一146一 家属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使患者从 中看到治愈的希望,恢复自信心,抑郁症状也会随之减轻,甚至 消除。 (4)适应阶段的心理护理:此阶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由于 患者认同、接受了自己的疾病,往往放弃或停止治疗及锻炼,认 为自己已成为社会负担,导致抑郁复发。因此,应进行多种形式 的健康教育活动,如请恢复较好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以促进 患者之间的交流等。护理人员要经常讲解康复保健知识,组织 患者观看康复录像,特别是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关脑卒中疾 病的宣传资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 发生、发展、预后及目前的治疗方法,使他们对疾病有一个整体 认识。讲明负性情绪对脑血管病发展及治疗的不良影响,以便 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使其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增强康复 的信心,培养其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重返社会、回归家庭。 3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本组385例脑卒中患者中, 合并抑郁者176例,发生率为45.7%,其中轻度抑郁者97例(占 总患者数的25.2%),中度抑郁者62例(占总患者数的16.1%), 重度抑郁者17例(占总患者数的4.4%),表明绝大多数患者为 轻、中度抑郁。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无明显关系(P>o.o5), 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依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 0.05)。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日常依赖程度越高,抑郁症状越明 显。另外,再次脑卒中与抑郁症状发生亦密切相关(P<0.05)。经 多因素分析得知,内向不稳定的个性,左右大脑半球前部病灶, 家庭的矛盾,社会的支持不足以及手的功能恢复不佳与抑郁呈 高度相关性。说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躯体、心理、社会3个 方面的因素有关,故应采取综合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4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引起 了广泛重视,负性情绪可使躯体疾病恶化。由于脑卒中的病死 率、复发率高,患者从一个四肢健全,生活、工作完全正常的人 变成了行动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认为自己给家庭和社会 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心理压力非常大,从而导致抑郁。如不及时 给予纠正,错过最佳康复治疗时机,则其肢体功能将会康复很 慢,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运用科学的手段、恰当的方法对患者进 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其消除负性情绪,使他们全面提高适 应能力,将机体调整到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积极接受治疗。治 疗组88例患者均接受全程心理护理,观察其抑郁康复情况及 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显示其抑郁康复、肢体功能恢复效果 优于对照组。说明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明显减轻脑卒中后 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同时 也缩短其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给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ll姜乾金.医学 5 ̄[M1.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承繁.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现状叨.中国临床康复,2001,5(8):84 ̄85. 【4】何永姬,陈远,车革方.运用护理程序进行脑卒中偏瘫康复患者的健 康教育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6):587.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