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互助县设施农业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王金:互助县设施农业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农业经济 互助县设施农业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王 金 (互助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青海 互助810500) [摘要]介绍了设施农业的基本特征、类型及其优缺点,以及互助县设施农业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 了设施农业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设施农业;连栋温室;圆艺;主导产业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B 1设施农业概述 和、林川、威远镇、塘川等乡镇为主的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互助 县到2012年已种植温棚l3047栋,其中:食用菌棚2040栋,娃 设施农业是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为农业生物(动物、植 娃菜示范棚500栋,花卉示范棚100栋,油桃125栋,红提葡萄 物、微生物等)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温、光、水、气、肥(营养) 220栋。大樱桃1栋,辣椒209l栋,西红柿2498栋,黄瓜1318 等1.使其在最经济的生长空间内,获得最高的产量、品质和经济 栋.茄子324栋.莴笋240栋.叶菜类3590栋。设施农业基地的 效益的一种高效农业。广义的设施农业包括设施栽培和设施养 建立和数量的增加为今后设施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 殖。狭义的设施农业一般指的是设施栽培。 了基础。 设施农业有四大明星特点:一是环境相对可控,适宜进行 3_2专业化生产格局初步显现 反季节、周年生产;二是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高,如设施栽培, 通过几年的发展,互助县的设施农业不论是规模还是产量 产量一般为露地生产的2一l0倍,甚至更高;三是现代农业技术 都有了很大提高。也涌现出了许多样板示范点,如:哈拉直沟乡 与工程技术高度集成(综合运用了设施工程、新型材料、环境控 新庄、尚家、蔡家等村辣椒生产;塘川镇总寨、下山城、雷家堡村 制、生物工程、微电子技术与计算机管理等高新技术成果);四 辣椒、茄子、莴笋等;塘川、台子等乡的番茄、黄瓜;南门峡、东 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 和、台子、东沟、丹麻、五十等乡镇的食用菌生产;塘川镇高羌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设施农业的发展向地域 的多品种叶菜类生产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乡一业、一村一 化、节能化、专业化发展,由传统的作坊式生产向高科技、自动 品”生产格局,逐步实现了设施农业发展的规模化、产业化。也 化、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工厂型农业发展,为社会提供更 为设施农业又快又好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加丰富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绿色健康食品。 3.3设施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随着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和种植技术经验的不断积累.广 2互助县设施农业的种类及构成 大农民群众的种植、管理技术水平及营销手段有了很大提高, 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也逐渐提升,由发展初期的每栋100o~ 互助县设施农业主要包括玻璃/PC板连栋温室、日光温室、 3000元.逐步增长到2012年的6000~8000元.最高达到3万 塑料大棚这三类。冬季可进行生产的就只有玻璃/PC板连栋温 元,经济效益显著。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 室和部分冬暖式日光温室。另外。有部分目光温室用于畜禽养 极性和热情。截至2012年底,全县共建成目光节能温室14047 殖。这也是设施农业的一部分。从设施类型比较来看,玻璃/PC 栋,设施面积达到468hm ,高标准连栋温室栽培面积达6800rd。 板连栋温室成本最高,投入也最大,投资成本在600~10O0元/ 设施农业生产以蔬菜为主。占日光温室总面积的95%以上.全 IIf;塑料连栋温室,以钢架结构的为主,造价在60-1O0元/nf;日 县设施蔬菜总产已达到7551t,设施农业占蔬菜总产量的68%。 光温室按建筑材料不同.造价在40 150元/Ⅱf不等;塑料钢管大 棚,设备投资成本高,造价25元/ 左右。 4互助县设施农业发展的效果 3互助县设施农业发展情况 4.1 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观念的更新 改变了农民习惯于一季生产、四季消费的生产经营理念。 3.1数量不断增加 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实现了多季节生产和创收,让农民得到了 互助县从2000年起开始发展设施农业,步伐不断加快,尤 实惠,进而带动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 其是2008年以来,发展设施农业力度不断加大,形成台子、东 4.2设施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收稿日期]2013—3一l9 【作者简介]王金(1965_),男,青海省互助县人,农艺师,主要从事温室蔬菜及花卉生产栽培。 -.75—- 农业经济 设施农业的比较效益最高。是大田作物效益的几倍甚至十 几倍。2012年全县设施农业收入达到1212万元,占种植业收入 的16%。 4.3设施农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就业门路 设施农业充分利用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带动了加工、运输、 营销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解决了部分农村 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据统计,互助县有2.6万多劳动力常年从事 温棚蔬菜生产及销售。 4.4设施农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经过几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川水地区和半浅半脑地区 为主的温室产业带,温室建设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一是由威 远镇向周边乡镇发展。形成了以平大公路沿线、威北公路沿线为 主线的设施农业区域格局。二是由川水地区向浅、脑山地区发 展,林川、台子、南门峡等有条件的地区温棚规模越来越大。 4.5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主导品种的培育 近年来.互助县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调整温 棚种植结构。做到“宜菜则菜,宜菌则菌,宜花则花,宜果则果”, 棚内种植的农作物呈现出以蔬菜为主,食用茵、花卉、特色果品 并重的格局。 4.6设施农业的发展树立了品牌农业的形象 近几年。互助农业积极推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 产.着力打造“高原牌、绿色牌、有机牌”。相继涌现出了“五叶 齐~甜脆豆”“娃娃菜”“双孢菇”等品牌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 证和无公害蔬菜认证.打造出了“互助长白葱”“葱花土鸡”“互 助八眉猪”等优良品牌。 4.7蔬菜专业合作杜运行良好 成立了塘巴、塘川等15家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 地+专业合作社+农户(如塘巴蔬菜专业合作社、介实农产品开 发有限公司)”、“大户+基地+农户(如塘川镇雷家堡蔬菜生产基 地)”、“村支部(或村委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如塘川镇高 羌村)”等经营机制,将农户、公司(大户)、科技人员紧密连结在 一起.实现了由零散单干向资源共享、合作多赢的方向转变,采 取签定订单、销售合同的方式,有效促进了蔬菜的流通销售,实 现了与省内外市场的对接。如在2012年,高羌村蔬菜专业合作 社负责高羌村叶菜类蔬菜的指导种植、销售工作,共销售叶菜 类蔬菜560t;塘巴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销售互助长白葱 2300t:全珍食用茵蔬菜专业合作社销售双孢菇291t,隆源春销 售娃娃菜62t:万富销售荷兰豆420t,西葫芦620t。合作社良好 的运行有效缓解了广大农民“卖菜难”的问题,激发了农民种植 蔬菜的积极性。 5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1设施农业布局分散、规模较小 总体上看.我县的设施农业布局相对集中在哈拉直沟,塘 川等川水地区和台子、东和等半脑山地区,分布到各村则表现 -76一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年第24卷第05期(总第317期) 为生产规模偏小且比较分散。 5.2设施农业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设施发展相对滞后 由于资金缺乏,有些必需的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难 以开展,蔬菜种植新成果应用较差。 5.3市场体系不完善 全县的蔬菜生产合作经济组织.专业蔬菜批发市场规模 小、数量少,蔬菜流通不畅;农民种植蔬菜存在很大盲目性,没 有与市场形成有效对接。尤其是双苞菇生产,虽然发展势头强 劲,但本地市场容量极其有限,主要依赖外地老板销售,一旦滞 销,损失巨大。同时,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农业科技推广不 够深入。 6互助县设施农业的发展思路 6.1优化区域布局 设施农业生产的重点在威远镇、塘川镇、台子乡、林川乡、 东和乡、哈拉直沟乡、丹麻镇等地区。每年新建1000栋日光节 能温室、对部分老、旧温室进行改造,培育设施农业产业带,大 力发展蔬菜专业村,打造设施农业“一村一品”。 6_2提高建棚标准 全面建设第三代日光节能温室。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提出不 同的建棚方案。大力推广第四代冬暖式温室,在塘川镇、威远 镇、台子等地区建造冬暖式温室基地,增强深冬蔬菜生产能力。 在各设施农业示范点的其他温室内进行环境控制自动化、蔬菜 生产标准化、无害化、机械化等的研究与探索。 6.3转变建棚方式 发挥国家、集体、个人和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多渠道投入, 多形式多样化建棚。大力推进土地流转,狠抓规模建棚,连片发 展。打造设施农业产业带。 6.4培育主导产业 突出高原特色,积极培育球茎类、豆类和茄果类蔬菜,按照 “有机、绿色、无公害”的要求,大力推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方式, 打造高原名牌蔬菜,积极培育和扶持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发 展订单农业,扩大蔬菜种植。大力发展蔬菜贮藏保鲜加工,延长 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6.5搞好技术服务 实行专业技术人员和聘请农民技术员相结合的方法,科技 人员连点承包,常年指导温棚蔬菜生产,建立示范栽培温室,强 化技术服务,通过“面对面”服务,“手把手”培训,提高农民的种 植技能,加快科技转化,带动周围农户共同发展。 6.6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的产后效益 以农业信息网、“12316”三农服务热线等为信息网络平台, 依托农产品配送中心,逐步实现与市场对接,拓宽流通渠道,增 强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信心。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强化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产地 和产品认证。积极引进省内外企业、客商进行蔬菜(下转P12O) 问题探讨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年第24卷第05期(总第317期) 大幅度提升的背景下,中西部偏低的单位劳动成本,无 疑为我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优良港湾。 进一步地.中西部地区不能人为的压低工资,以达 到降低劳动力成本、吸引东部地区制造业转移的目的。 相反。要想真正做好东部地区的制造业承接工作,将劳 动力成本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必须提高中西部地区的 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劳动成本。 保持世界工厂地位的途径很多,本文所做的分析集 中于基于单位劳动成本的中国制造业的西承外移。研究 年份 圈2中国三大经济区域的劳动生产率对EB(单位:元/人) 中所涉及的因素仅限于劳动力.而对其他诸如基础设 施、政策环境等因素欠缺考虑。制造业的国内区域间转 移,不是迫于压力下的厂房被动搬迁,而在于中西部地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经济普查年鉴》 区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除了劳动力成本,还应包含更 多因素,这是本文的不足之处,也是后续研究思路所在。 幡 锓 枨 ①这里.劳动力成本以制造业平均工资代替.由制造业城 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和年末人数计算得到:劳动生产率采 用实物量形式。等于制造业增加值除以制造业就业人数.具体 数据来源干《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 经济普查年鉴》以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新浪财经宏观 数据库、人大经济论坛资料。 [参考文献] 年份 图3中圊三大经济区域的单位劳动成本对比(单位:元/元) [1]张金昌,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是高还是低?——兼论劳动 生产率的计算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4):34—41. [2]都阳,曲碉,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成本优 势——对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9,(5):25—36. [3]王燕武,李文溥,李晓静,基于单位劳动力成本的中国制 锓 莓R d三i 霞 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统计研究,2011,(10):60—67. [4]邢伯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 经济管理,2003,(1):76—81. [5]崔海潮,产业转移、世界制造业中心变迁与中国制造业发 展研究[D].西北大学,2Oo9. [6]刘厚俊,王丹利,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国际竞争比较优 势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1,(3):9—16. [7]辛永荣,基于单位劳动成本的中国制造业成本竞争优势 年份 图4中国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相对单位劳动成本变化 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8] 许正松,万青,相对劳动力成本对产业梯度转移的影响研究一 基于劳动生产率的区域差异视角[J].经济经纬,201 1,(5): 22—28.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经济 普查年鉴》 通过单位劳动成本的国际及国内各地区的估算和比较,未 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可以继续保持世界工厂地位,主要途径是 制造业的西移。同时,相对于东部地区制造业的平均工资,中西 [9]孙久文,彭薇,劳动报酬上涨背景下的地区间产业转移研究[J].中 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4):63—71. [1O]胡绪华,劳动力成本提升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可持 部存在逐步提高的可能性。工人工资的提高,在劳动生产率更 (上接P76)精深加工和设施农业建设投资,实现蔬菜产业化发 展。 [参考文献] [1]蔡有华。青海省设施农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青海农技推 广,2006,(2):28-29. ..续成长[J].现代经济探讨,2012,(5):23—26. [2] 陈来生,青海日光温室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J].青海农林科 技,2011,(4):14—15. [3]郑有萍,互助县温棚种植农产品经济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11,(9):246,250. 1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