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4年六年级语文综合练习卷(十二)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2014年六年级语文综合练习卷(十二)

校别: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 号 得 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 分 (全卷共八页,八大题,满分120分,答卷时间100分钟。)

得 分 评 卷 人 一.读拼音写汉字。(6分)

mì kîu qín miǎn ké sîu jiǎn

静( ) 日( ) ( ) ( ) 咸( )

jīng jiǎn dǐnɡ yù yù

( )兵( )政 革故( )新 领( ) 荣( )

得 分 评 卷 人 1.用下列字各组一个词。(5分)

竭( ) 厨( ) 协( ) 歉( )韵( ) 歇( ) 橱( ) 胁( ) 谦( )蕴( )

2.在下列词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6分)

闻所未( ) 思( )起伏 ( )然大物 浴血( )杀 余音绕( ) 和( )可亲 ( )然大悟 长途( )涉 坚持不( ) 焦( )不安 ( )然起敬 斩钉( )铁

2014年六年级语文综合练习卷( ) 第1页(共8页)

二.按要求写词语。(11分)

得 分 评 卷 人 三.背诵填空。(13分)

1.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

2.路曼曼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 3.月落乌啼霜满天, 。 , 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4.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5.江南几度梅花发, 。(刘著) 6.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 ,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 , ?”(《两小儿辩日》)

7.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 ?(朱自清《匆匆》)

得 分 评 卷 人 四.按要求仿写句子。(8分)

1.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 。

(照例子,仿写句子)(4分)

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止。

, , 。 (仿写一个比喻句)(4分)

2014年六年级语文综合练习卷( ) 第2页(共8页)

得 分 评 卷 人 五.阅读《山中访友》片段,

按要求做题。(8分)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 你好 清凉的山泉 你捧出一面明镜 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了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给画“ ”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分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

迫切( ) 吟唱( ) 浑厚( ) 映衬( ) 3、用下列词语写一个句子。 2分

津津乐道: 4、本段中,对于山中的“朋友”,作者在称呼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称呼有什么好处?2分

得 分 评 卷 人 六.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片段,

按要求做题。(7分)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来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地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

2014年六年级语文综合练习卷( ) 第3页(共8页)

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把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从带点词语中,体会到小女孩 .. 的心情,反映了 。1分 2.“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分)

3.用“ ”画出小女孩子幻想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最后一句话有两个幸福,意思分别是,第一个幸福: ;第二个幸福: 。2分 七.阅读《上学》,按要求做题。(17分)

成全一棵树

①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它们栽在门前。

②母亲栽种完毕后,她的一个孩子从门里一拐一拐地出现了,\"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她又瘦又小,一点也不强壮,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犹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

③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树苗,抢着去挖树坑。他人小力气弱,挖得很吃力。母亲要替他挖,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树坑比母亲

2014年六年级语文综合练习卷( ) 第4页(共8页)

挖得都大、都深。

④树苗栽种下了,孩子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给每一棵树浇水。母亲看着,心里想着,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她真的不相信那棵树苗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树。

⑤可是不久,那棵树苗和其它树苗一样,也鼓出了叶子。只不过稍迟了几天,叶片稍细小了些。可不管怎么说,它活过来了,它也是一棵树了。

⑥每一天,孩子都要拎了水桶浇树苗。孩子是认真的。他浇水也不厚此薄彼,一棵小树一桶水。那棵由他乞求母亲允许,他自己亲手挖坑栽种的小树苗,孩子也只浇一桶水。

⑦小树一天一天长大。开始的时候,那棵小树明显地不如它的哥哥姐姐们壮实,显得有些楚楚可怜。可是第二年夏天,它竟然慢慢地赶上了它们。

⑧这一年冬天,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她这个最小的孩子也去学校读书。而在此之前,她是不想,也没有这个能力让这个孩子去学校读书。孩子背着母亲用布片为他缝制的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他一拐一拐地走向学校,可他的脸上却是永远像春天一样明丽灿烂!

⑨放了学,除了做作业,孩子就浇那几棵树,一拐一拐地拎了水桶奔走在水塘和树之间。春去冬来,那棵本来已经失去了生存资格的树,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

⑩孩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别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阳光。他们都叫他阳光。

11几十年过去了,拐腿的孩子已经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这一年,他回到○

了他的家乡,母亲已是满头银发了,儿子归来的消息使她分外高兴,这一天她早早就在门口迎接儿子。和母亲同在门口的还有那几棵树。

12他是坐着一辆小轿车回来的。但他没有让车子进村。从村头他就下来自○

己走路,一拐一拐地走向自己的家。

13远远地他首先看到了家门口的树--那高大的、快有一抱粗的树。他看见○

了自己的母亲。她依着树。他的心里一热,急急忙忙冲了过去。在那棵他亲手栽种的树下,他把他的母亲搂在怀里。他发现母亲是真的老了,身子轻得像一片树叶。他叫了一声娘,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14他在老屋里住了半个月,每天都一拐一拐地扶着母亲到门外树下的青石○板上坐,陪着母亲说话。有一天说起身边的树,他忽然神秘地说:\"娘,你知道这棵树为什么比那些长得快吗?这里面,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呢!\"

15母亲望着已人到中年的儿子,望着他那一脸的得意,她平静地笑了,她○

点点头说:\"其实娘早就知道了。那树长得高长得快,还不是你每天半夜起来喂

2014年六年级语文综合练习卷( ) 第5页(共8页)

它一泡童子尿?开始我也纳闷儿,后来有一天半夜我悄悄跟着你,看见你一边喂它一边说小树快快长大吧……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改变了主意,让你上学堂了吗?就是因为我看见你天天半夜去偷偷喂那树啊!\"

16他一下子怔住了。许久许久,他突然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跪在了母亲的○

面前。他明白了,他终于明白了母亲。母亲的心永远是一颗母亲的心。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渴求( ) 纳闷( ) 1.联系上下文词语的意思后造句。4分

饱经风霜:

厚此薄彼: 2.读短文,概括短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分

3.第②段“但看到孩子眼里那灼灼的目光,母亲点点头。” 母亲分明从孩子身上看到了 。1分

4.第④段画线句\"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请联系上下文,品读出母亲此时复杂的目光,她的目光有 ,也有 。2分 5.第②④⑧⑨段中的\"一拐一拐\"共出现了四次,作者突出这一细节的用意:一是强调他是个残疾孩子;二是强调了 。1分 6.第⑧段“这年冬天,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她这个残疾的孩子去读书。” “重大决定”指的是 ; 促使母亲做出这项重大决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 2分 7.认真揣摩文章标题,你怎样理解“成全一颗树” ?2分

2014年六年级语文综合练习卷( ) 第6页(共8页)

试卷号 一 评 二 评 平均分

八.作文。(50分)

得 分 评卷人 题目:没有 的日子

提示: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困难与挫折,当你失去了最好的朋友的时候,当你缺少了父母的关爱的时候,当你被别人误解,得不到信任的时候,当你在炎炎夏日,没有了电的时候„„。你是怎样度过的,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20×17=340 2014年六年级语文综合练习卷( ) 第7页(共8页)

20×23=460

2014年六年级语文综合练习卷( ) 第8页(共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