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试题必考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诘问(jí) 惶恐(huáng) 愧怍(zuò) B.粗拙(zhuó) 门槛(kǎn) 翳蔽(yì) C.震悚(sǒng) 憎恶(zèng) 揩汗(kāi) D.哀悼(dào) 滞笨(zhì) 头颅(lú)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莅临 朗润 烘托 秋风潇瑟 B.健壮 澄清 骄媚 呼朋引伴 C.淅沥 草垛 干涩 花枝招展 D.缭亮 静谧 喉咙 咄咄逼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
C.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D.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 B.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
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无锡的城市特色。
D.住宿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都是宾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1 / 8
B.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的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地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
C.光明啊,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 D.你认为我会想旅鼠那样不顾一切地跳下去吗? 6、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业上许多有成就的人,学习探索往往到达废寝忘食的地步。这与其说是“苦”,倒不如说是“乐”。 。
A.由于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他们才会做出成就。
B.正是他们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才这样乐此不疲,乐而忘返。 C.心无旁骛、孜孜以求方为求知者应有的品质。
D.“苦”和“乐”相生相成,只有努力求知的人,才会以苦为乐。 7、句子积累——古诗默写。
(1)《秋词(其一)》: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3)《潼关》: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 (4)《诫子书》: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
(5)《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
(6)人们常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久别重逢,机会难得的心情。
(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 (8)请写出与战争相关的两句古诗:______, 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②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
2 / 8
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①原:原国。②击金:敲锣,古代作战收兵信号。③卫人:卫国人。
③
1.对“原三日即下矣”这个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原/三日即下矣 B.原三/日即下矣 C.原三日/即下矣 D.原/三日即下/矣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期(________) (2)去(________) (3)信(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4.晋文公攻打原国为什么只打了十天就撤退了? 5.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到了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回家去问妈妈
毕淑敏
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我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②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啰唆。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④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蔽,
3 / 8
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含义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禀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⑨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记忆。
1.请你说说题目“回家去问妈妈”的含义。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
4.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哪些感悟?
2、冬 景 贾平凹
⑴早晨起来,匆匆到河边去,一个人也没有,那些成了固定歇身的石凳儿,空落着,连烫烟锅磕烟留下的残热也不存,手一摸,冷得像被烙铁烫了一样地生疼。
4 / 8
⑵有人从河堤上走来,手一直捂着耳朵,四周的白光刺着眼睛,眯眯地睁不开。天把石头当真冻硬了,瞅着一个小石块踢一脚,石块没有远去,脚被弹了回来,痛得“哎哟”一声,俯下身去。堤下的渡口,小船儿依然,柳树上,却不再悠悠晃动,横了身子,被冻固在河里。船夫没有出舱,吹着他的箫管,若续若断,似乎不时就被冻滞了。或者嘴唇不再软和,不能再吹下去,在船下的冰上燃一堆柴火。烟长上来,细而端。什么时候,火堆不见了,冰面上出现一个黑色的窟窿,水嘟嘟冒上来。
⑶一只狗,白茸茸的毛团儿,从冰层上跑过对岸,又跑回来,它在冰面上不再是白的,是灰黄的。后来就站在河边被砸开的一块冰前,冰里封冻了一条小鱼,一个生命的标本。狗便惊奇得汪汪大叫。
⑷田野的小路上,驶过来一辆拉车。套辕的是头毛驴,样子很调皮,公羊般大的身子,耳朵上,身肚上长长的一层毛。主人坐在车上,脖子深深地缩在衣领里,不动也不响,一任毛驴跑着。落着厚霜的路上,驴蹄叩着,干而脆地响,鼻孔里喷出的热气,向后飘去,立即化成水珠,亮晶晶地挂在长毛上。
⑸有拾粪的人在路上踽踽地走,用铲子捡驴粪,驴粪却冻住了。他立在那里,无声地笑笑,做出长久的沉默。有人在沙地里扫树叶,一个沙窝一堆叶子,全都涂着霜,很容易抓起来。扫叶人手已经僵硬,偶尔被树枝碰了,就伸着手指在嘴边,笑不出来,哭不出来,一副不能言传的表情,原地吸溜打转儿。
⑹最安静的,是天上的一朵云,和云下的那棵老树。
⑺吃过早饭,雪又下起来了。没有风,雪落得很轻,很匀,很自由,在地上也不消融,虚虚地积起来,什么都掩盖了。天和地之间,已经没有了空间。
⑻只有村口的井,没有被埋住,远远看见往上喷着蒸气。小媳妇们都喜欢来井边洗萝卜,手泡在水里,不忍提出来。
⑼这家老婆婆,穿得臃臃肿肿,手上也戴上了蹄形手套,在炕上摇纺车。猫不再去恋爱了,蜷在身边,头尾相接,赶也赶不走。孩子们却醒得早,扒在玻璃窗上往外看。玻璃上一层水汽,擦开一块,看见院里的电线,差不多指头粗了:
⑽“奶奶,电线肿了。” ⑾“那是落了雪。”奶奶说。
⑿“那你在纺雪吗,线穗子也肿了。”
5 / 8
⒀他们就跑到屋外去,张着嘴,让雪花落进去,但那雪还未到嘴里,就总是化了。他们不怕冷,尤其是孩子,互相抓着雪,丢在脖子里,大呼大叫。
(选文有删改)
1.从文中摘录表示时间转换的短语。 2.请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1)手一摸,冷得像被烙铁烫了一样地生疼。 (2)“奶奶,电线肿了。”
3.文中第⑥段中的最安静反衬了下文哪些人的不安静?
4.本文前后两部分(以时间为界限)写的都是人和自然,但是侧重点不同,表现的主要内容也不同。请你简要解释。
四、写作题(40分)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平静幸福地生活;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同学们,你生活在什么当中呢?
请以“我生活在 之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选择一个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500字;(3)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6 / 8
参考答案:
一 D C B B A B
晴空一鹤排云上夜阑卧听风吹雨秋风吹散马蹄声险躁则不能治性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 1.A
2.(1)约定(2)离开(3)诚信、信用
3.得到了原国而失去了信用,我不做(这样的事)。
4.因为“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或用自己的话回
答亦可)。
5.示例:我们要做一个诚实、言而有信的人,这样我们身边才会有更多的朋友,才会有更
多拥护自己的人。
三
1.倾听妈妈讲述我们过去的事情,和她一起回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关注我们比喻成老艺人打磨描绘精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耐心培育。
3.结构上:过渡,承接上文的感悟,引出下文的劝告;内容上:紧扣文题,呼吁人们抓紧时间与父母交流。
4.事件:“我”游敦煌回来,和母亲交谈,意外得知母亲曾抱着“我”走过安西的往事。感悟:①我们极其在意世人的看法,却忽视、厌烦了母亲;②母亲是最了解我们的人,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③趁母亲健在,抓紧时间和母亲沟通交流。
7 / 8
【答案】
1.早晨起来 吃过早饭
2.(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北方冬日里冷得发痛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孩子的童真。 3.小媳妇 老奶奶 孩子们
4.第一部分以霜为背景,侧重写自然,表现大自然的威力;第二部分以雪为背景,侧重写人,表现人的活力 四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