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同江市第一小学刘正学
尊敬的各位评委:
我是来自同江市第一小学的科学教师。我将要说课的内容是 14.怎样测量液体的体积。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怎样测量液体的体积是粤教科技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固体、液体和气体单元的第三课,教材安排活动1.利用什么来测量,活动2测量水的体积两个探究活动和一个实践活动测量水杯的容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观察、认识测量液体的仪器。学会使用测量仪器测量液体的体积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二、说学情:
往水杯、水瓶装水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但怎样知道杯里或瓶里有多少水,学生却不清楚。本课就是让学生能通过安排的两个探究活动和一个实践活动来系统的学习,用什么工具测量水的体积,使用工具怎样测量水的体积。并把学到学以致用。
三、说教学方法:
基于上述教材分析,我根据自己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将从以下几点展开教学:
在学生认识测量体积的工具这一活动中,要想知道水有多少,可以使用量筒或量杯作为测量仪器测量水的体积。然后逐步认识量筒和量杯的不同点和相同点,都有刻度,并认识体积的单位是毫升。在使用量筒测量水杯中水的体积这一活动中,引导学生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观察刻度。观察时视线应与液体的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出刻度读数。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遵循课标精神,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认识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知道体积单位——毫升。 科学探究目标:
知道正确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进行测量液体体积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的严谨。 五、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综合以上的分析和理解,我确立教学重难点如下: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测量仪器并学习用它们来测量液体的体积。教学难点:是学习使用仪器测量液体的体积。
六、说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利用了以下材料辅助教学: 水、水杯、量杯、量筒、抹布。 七、说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原有的教学经验和认知规律,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以 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 媒体出示:两杯水。
问题质疑:哪个杯子里的水更多呢? (二)活动1:利用什么来测量
科学猜想:猜想一下想要知道水的多少可以用什么来测量? 小组探讨:能够测量水多少的方法。 师生交流: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 问题探究:那么哪种方法最简单方便?
活动结论:用仪器——量杯和量筒来测量水的多少最简单方便。 布置任务:观察认识量杯和量筒。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找出量杯和量筒的异同点。 活动小结:
不同点:名称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等。 相同点:都有刻度,刻度都用毫升作单位,都能测量液体的体积。 (二)活动2:测量水的体积 媒体出示:量筒和一杯水。
问题质疑:同学们你们会用量筒测出这杯水的体积是多少毫升吗?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学生活动: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师生交流:用量筒测量水时要注意的问题和测量步骤。
科学实践: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学习用量筒测量水杯中水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实践指导:把水倒入量筒中,并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观察水面所在的刻度,视线要与水的凹面平行,然后读出刻度读数。
活动小结:学会了使用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步骤,知道不同容器装的液体可以同过测量体积的工具测量出其体积。
(三)实践:测量水杯的容量 媒体出示:水杯一个。
问题质疑:水杯是常用的生活用品,人们会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容量的水杯。那你知道你的水杯能装多少毫升的水吗?
组织讨论:选用什么工具,用什么方法测量水杯能装多少呢? 师生交流:选用量筒或量杯作为工具。 (四)实践任务:
课后尝试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步骤测量家里各种水杯的容量。 八、说板书设计:
14课.怎样测量液体的体积 量筒 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量杯 ……
液体体积的单位:毫升
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选、倒、放、看、读、写
好的板书设计就像一份好的微型教案,我的板书设计力图全面、简洁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设计,不合理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