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分析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这节内容是《维修电工》教材第七模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低压电器及点、常动控制线路的基础上,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环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是在正转控制电路的基础上来讲解的,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学好本节课对学习后面的行程控制和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等教复杂控制线路至关重要。根据我校现行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保证每个学生课有所得,本节课我设计少讲多练,让学生在操作中懂理论,在练习中长技能。
二、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本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实践操作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克服对课本知识的枯燥、相关概念难以理解的畏惧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敢于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兴趣。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加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生产实际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定为以下四点:
1、理解接触器连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原理及工作过程。
2、掌握按照电气控制线路图装接正反转运行控制线路的技能。
3、学会接触器连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操作及故障分析处理方法。
4、能互相配合,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难点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实际接线及调试和故障排除。在本节课中我们先在电工电子实训室中进行模拟接线,比在实物上连线相对要简单。
解决办法:在教学内容设计时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充分利用现有的的教学设备,将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将老师知识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增强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三>、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引导文教学法,引导文的种类很多,大致分为以下三类:项目工作引导文、知识技能传授性引导文、岗位描述引导文。本课采用知识技能传授性引导文。学生通过引导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道掌握本节课内容在实际当中有何应用。以电路图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整个教学围绕“说”与“动”而展开,边讲边实践。创设真实氛围的工作环境,将学习任务变为工作任务,使学生通过学习亲身体验工作,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三、说学法指导
由于电工班大多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观察、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第二、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完成所要求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互相探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最终使学生完成由“学会”到“会学”的知识内化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让“课有所得”的教学思想落到实处,真正让学生学得懂、学有用、愿意学,让课堂活跃起来,把学生注意力牵制在课堂上,我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环节。
(一)引导文导入:
用学生在实际生活的见过的例子引出学生对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思考,回顾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的方法,使学生大致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过程。
(二)PPT演示:
利用演示,让学生对电动机正反转的模拟接线及操作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展示正转、反转、停止等现象,使学生直观的看到控制线路所应达到的最终结果。
(三)实践操作验证理论:
将学生分成两三个人一组,根据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连接线路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指导老师对每组操作进行巡查,在检查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说明:这一环节操作性比较强,能够实际动手操作是主要目的,一是可以直观的把所学知识有效的传授给同学们,加深同学们的印象。二是通过实际操作,改变了一味的说教式教学。)
(四)交流点评 小结全课:
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所以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应批评,要耐心讲解,让学生学会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并强调规范操作及安全文明生产的重要性,对同学们进行学业激励和就业教育。(说明:这个环节体现实践教学中的实际操作和评价反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成就感,体会成功后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
(五)积极思考,拓展延伸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把课堂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加深难度,拓展学生视野。为后面在实物接线打好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