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附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故宫博物院》导学稿
主备人:贺文英 审核: 时间2013年11月15日
【学习目标】
1、读课文,扎实记忆文中字词,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2、通过合作探究,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 【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矗.立( ) 鳌.头( ) 湛.蓝( )鎏.金( 蟠.龙( ) 金銮.殿( ) 击磬.( ) 玉玺.( ) 檀.木( )( )
zhào ( )书 上谕.( )额枋..( ) 藻.井( 垂脊.
( ) Jiǎo( )健 妃嫔.( ) 修缮.( )jiǒng( 不同
3、释义
玲珑: 湛蓝:
肃穆: 幽雅:
悠扬:
井然有序:
举世闻名:
1
) 攒. ))然
二、自主学习
1、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游览路线, 理清文章结构(填写课后练习一图):
天安门— —午门—金水河— — — —乾清宫— —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
2、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2段)
第二部分:(3—15段)
第三部分: (16段)
三、合作探究
1、本文怎样进行空间顺序说明的?找出文中的方位词。
2、 故宫的特点是什么?
四、拓展迁移 我来当导游
假设你现在是一位导游,带领千千万万慕名而来的游客游览故宫,你将怎样设计旅游路线呢?(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来介绍,有自己的创意。)
五、测评达标
1、在( )内填字来完成短语:
①规模( )大 ②庄严肃( ) ③( )然不同 ⑤举世( )名
2
⑥鸣钟击( ) ⑦烟雾( )绕 ⑧错( )相连 ⑨龙凤( )祥 2.依课文填空。
(1)故宫博物院,坐落在____________,是我国现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____________年历史了。这是________两代的皇宫,当时叫__________。
(2)本文可看作一篇____________,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作者的参观路线基本上是由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的中轴线。
(3)故宫又称________和________,它的“三大殿”指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后三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按顺序进行说明。《故宫博物院》就是抓住故宫建筑群的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按空间顺序来说明的。 3、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鳌头(áo) 雍正(yōng) 迥然(huí) 琉璃瓦(liú) B.湛蓝(zhàn) 额枋(fāng) 矗立(zhù) 中轴线(zhóu) C.蟠龙(pán) 鎏金(liú) 后妃(fēi) 紫禁城(jīn) D.檀香(tán) 击磬(qìng) 藻井(zǎo) 金銮殿(luán)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了解以空间为序写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
(观察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语言(方位词和方位短语)。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一、预习
1、 默写词语
3
2、回忆上课内容
(1)本文可看作一篇____________,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作者的参观路线基本上是由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的中轴线。
(2)故宫又称________和________,它的“三大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三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宫博物院》说明的重点是________。
(3)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按顺序进行说明。《故宫博物院》就是抓住故宫建筑群的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按空间顺序来说明的。
二、合作探究
1、今天我们组织一个免费参观旅游团,我是导游,因有事情,已先行来到太和门,你们如何从天安门到太和门与我汇合?
2、 现在已经进入了故宫博物院,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①作者在介绍太和殿内景时他的立足点是什么?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
②在介绍内景中,描述龙有十次之多,为什么?
③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4
④课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4、由于旅行社时间安排过紧,本次参观故宫博物院只能允许大家详细参观太和殿,其余几个景点只能边走边看了。下面我们马上要到神武门搭车了,在出来的路上还可以欣赏到哪些宫殿呢?
四、课堂小结:学习了本文,在写作说明文上你有什么启示呢?
五、课堂检测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挥霍( ) 矫健( ) 缭绕( )
击qìng( ) 金luán( )殿 jiǒng( )然不同
2、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⑴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
⑵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 )
⑶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
5
⑷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 )
3、故宫博物院最主要的建筑有前三殿:太和殿、___、___;以及后三宫:____、交泰殿、____。
4、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按顺序进行说明。《故宫博物院》就是抓住故宫建筑群的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按空间顺序来说明的。
5、北京故宫、山东岱庙、曲阜孔庙并称为我国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岱”指____;“孔”指_____。
6、文中多处写到威武庄严的龙,美丽典雅的凤。相信你对“龙”“凤”也很了解吧?请写出含有“龙”、“凤”的成语各两个。
龙:( ) ( )
凤:( ) ( )
7、“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是一个双重否定句。请把它改为陈述句,并体会改后和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仿写句子(注意句式)。
例: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构成了这样宏伟精美的建筑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9、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充句子。
围绕 环绕 缭绕
⑴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 )着。
⑵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 )。
⑶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 )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10、结合课文,有序地排列下列句子。( )
A、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B、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
C、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
D、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
E、景山是明代修建紫禁城的时候,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起来的,现在成了风景优美的景山公园。
◆拓展延伸
1、 介绍本校较有特色的一个建筑物。
2、介绍教室。
7
要求:两题任选一题完成。注意运用空间说明顺序,并选定立足点。
我的感受:
参考答案:
三、1、明确:午门——金水河上的五带桥——太和门。
2、①立足点是朱漆方台和雕龙宝座。按照空间顺序介绍的,方位词是:正中、上面、背后、两旁„„
②明确:故宫是皇宫,而龙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也是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
③明确:太和殿是故宫的核心,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举行重大
8
典礼、皇帝受朝贺的地方。同时它又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其雄伟壮丽的外观,布置精美的内景,和谐统一的布局都体现了故宫建筑的风格特点,因此无论是历史意义还是艺术价值都最具代表性。
④明确:语言简练,有专用术语,同时又运用说明方法(列数字)说明顺序(从上往下),说明准确。
4、明确: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四、明确: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语言力求准确和简洁。
课堂检测答案
1、huò jiǎo liáo 磬 峦 迥
2、⑴打比方 ⑵作比较 ⑶列数字 ⑷举例子
3、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 坤宁宫
4、规模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5、泰山 孔子
6、(略)
7、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
改后在情感表达上不如原句强烈(陈述句在情感表达上不如双重否定句强烈)
8、(略)
9、⑴围绕 ⑵缭绕 ⑶环绕
10、B、D、A、C、E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