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真实白手起家创业故事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真实白手起家创业故事

【篇一:真实白手起家创业故事】

作者:创业故事网 | 分类: | 阅读:551 views | 标签:, ,

【篇二:真实白手起家创业故事】

信不信,200元起家2年赚300万。中大一名大三在校学生却运用他的聪明才智和高eq,两年就赚到这笔钱。创业如何选项目?他叫潘文伟,2007年刚来广州时口袋里只有200元,而现在他已经是有楼有车的大老板。因生意繁忙,潘文伟曾一度想退学,不过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初来乍到做家教卖t恤赚外快,当年只有22岁的潘文伟出生在贵州一个小县城的工人家庭,原来一家五口全靠在供电局当技术工的父亲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维持生计。2007 年,潘文伟考入中大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创业如何选项目?来到广州后,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潘文伟不但申请了学校的勤工助学,还四处找机会赚钱。

当他揣着荷包里勤工助学赚下、仅有的200元去市中心准备闯世界时,百货大楼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滨江东 天价 的楼盘让他顿时蒙了, 我到底要奋斗多少年才能在这个城市容身? 于是在很多同学还在尽情享受大一优哉游哉的校园生活时,潘文伟开始赚外快,做家教、推销信用卡、卖t恤

小试牛刀从院服开始,他就意识到了里面有钱可赚,2007年底,学校公开招投标一些院系的院服订做项目,潘文伟看到了商机。潘文伟首先 摸查敌情 。他从学生会的 哥儿们 那里弄到

了参与招投标公司的名单,并扮成顾客挨个儿打电话到那些公司问出不同质量服装的底价。然后,他直接在网上查出一些生产商的地址,主动上门与厂家谈生意。

学校的院服投标价和货源确定后,潘文伟私底下向学院有理有据地分析自己代理的服装在价格和质量上的优势以博取印象分。投标当日,他更一人以5间公司的名义巧妙地参与投标。最后,他这个 初哥 竟然赢了做了几十年生意的行家,投下学校的院服项目。虽然第一个院服生意只赚了2万元,但这却让他在创业路上找到了感觉。

潘文伟灵活的头脑能够见机行事,去年初,潘文伟无意间认识了一名做安全监控设备的商人朋友,而他此时又得知中学 死党 家中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正好在招标安检设备,于是潘文伟充当了双方谈判的桥梁促成了这一单生意,竞标成功后,他一下就赚了50万元。

赚到这笔钱后,他第一时间给父母汇去了10万元,吓得母亲惊恐地在电话中问了10多次 钱从哪里来的 。几年间潘文伟陆续做了外墙砖生意、与朋友合伙开酒吧,并开始投资股票并利用 第一桶金 继续生财。今年3月,潘文伟还投资了50万元在大学城开了间网络公司。

经商关键点:小本钱并不一定不能成就大事业,关键在于你的思路。

2、6角钱一斤赚上千万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孙某想,一大枣一来一往价格相差这么大,该多有赚头呀啊!于是,他立即返回家乡,凭着老乡关系,赊了3吨大枣,搭了一辆车送到北京,他来到丰台区的一家大市场,将大枣以2元9角的价格批发给小贩们,这鲜红的带着露珠的大枣顿时被抢购一空,就这样一个月内他往返北京与山东达 5、6次。孙某这样做了半年,路也熟了。他不仅经营大枣,还开始经营山东的其他土特产,生意一步步扩大,一步步红火,至今他已是闻名京城的山东土

特产经销商,拥有资产上千万。

经商关键点:资本并非创业的惟一条件,人的贫穷,主要是在于思想的贫穷。

3、不花一分 钱就赚1万多

不花任何一分钱就成功贩运整车果菜的成功例子:96年的时候,我来到刚刚大开发的城市 广州市,想在这里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可是一无文凭,二无技术特长又是个生手的我,找工作总是碰壁。身上的钱所乖无几了,如果再找不到工作吃饭也成了问题。我也不敢再住旅馆,晚上只有找张报纸睡在马路边了。我当务之急是让自己生存,再去找发展。人生地不熟的我望着来来往往的人流,一个肩挑李果的老汉走过来叫卖:先生:2元一斤,来点吧。什么?两元一斤??这在我家乡不过二三角钱呀

我找到了水果批发市场,一问批发价也有1.2-1.5元的价,我惊得跳起来:老板,这东西我有很多,到我家乡来,我给你6角钱一斤怎样?水果老板:好呀,很乐意与你合作,我和你过去看看。第三天,我家门口张贴上一张收购李果的广告,上门售李果的人来来往往。这几天我赚了一万多元。尝到甜头,我常下广东。

经商关键点:找到正确的商机,不要错过时机下手,那么你就可以赚到第一桶金。看看,从些还做成许多类似的生意。让我积累一笔创业资金。

10.

【篇三:真实白手起家创业故事】

身无分文,甚至还有负债,一无所有的小伙子,他为何能日赚万元,三年竟狂赚600万

创业不到三年的小伙子日赚一万多元,这不是梦,故事主人公就在我们身边,他叫张峰,是南马镇花园村人,今年28岁。

2月10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张峰和女友范丽霞又开始忙活了,因为企业规模扩大,张峰刚刚在白云街道珊瑚里小区租了一幢四间半的五层大楼,除了义乌的公司外,东阳增加一个分部。2010年,张峰公司的销售额达到了3000多万元,个人资产已有600余万元。

自己创业做什么好 办外贸公司失败梦想年赚万元

家里一直办厂,张峰初中毕业后,因为学习成绩不怎么好便没有升学,而是在家里帮忙干活了。干了两年,张峰觉得这样实在太辛苦了,一定要再去读书。自己创业做什么好,2002年,打算以后做外贸生意的张峰到安吉外国语学校学习,毕业后考到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上了大学。2006年,张峰大学毕业后就自己开了一家外贸公司,可是因为没有任何经验,一年时间,把从父母那儿拿来的十万元本钱全亏了。

没钱了,只能回家。“父母让我去上班,别呆在家里。可我觉得世界这么大,却似乎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天地。”回想起当初的窘境,张峰这样说道。

当时,张峰的一个表弟,高中毕业后就到义乌创业,做了五年就买了一辆汽车。张峰看在眼里,心里暗暗发誓,自己也要好好打拼,不过,当时的梦想是一年能赚一万元钱就好了。自己创业做什么好,在家里呆了半年,张峰也到振兴路摆过夜市摊,终究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便又到义乌寻找机会,先后去保险公司、房产中介工作过,工作一段时间,张峰觉得自己还是喜欢做外贸生意,便去了一家外贸公司上班。

自己创业做什么好 受金融危机影响转战网店淘金

2008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张峰供职的那家外贸公司日子很不好过。自己创业做什么好,就在此时,张峰的一个大学同学淘宝生意做得很好,一个月就能赚一万元。2008年6月,张峰索性辞职,看看自己能不能在淘宝网上做生意赚钱。张峰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只要月收入有三千元,能养活自己,一年下来能赚五万元,买辆奇瑞qq开回家过年,就心满足意了。

手里没有本钱,张峰向一位高中同学借了一万多元,最初一天只能赚五六十元。自己创业做什么好,想做得大一点,张峰找了三个朋友合伙,每人出五千元,但合伙人都觉得一单只能赚几元钱的淘宝生意太累人,看不到前景,纯粹是浪费时间,于是做了两个月就散伙了。“孤军奋战”的张峰一直在琢磨淘宝,琢磨自己怎样才能更快赚钱。

自己创业做什么好 天无绝人之路透支信用卡起家

有一天,他偶然间看到别人从国外带回来的一个礼品,名叫阳光罐,是利用太阳能发光的一个玻璃瓶,发出来的光很朦胧,很可爱,张峰觉得这个东西年轻人一定很喜欢,非常适合送礼。当时这个样品,国内还没有。

想到了就行动,第二天,张峰决定自己生产这种阳光罐。自己创业做什么好,可一分钱也没有怎么办呢 家里已经不能再去拿钱,同学和朋友那也不好意思再去借,正当张峰像热锅上的蚂蚁一筹莫展时,一位找上门的业务员让张峰茅塞顿开。原来这天刚好有一个银行的业务员来推销信用卡办理业务,张峰一想,如果能先透支信用卡上的钱,资金不就有了嘛!

张峰通过网络搜索,一家家银行都打电话过去咨询,有的银行能办三千额度的,有的是五千额度的。就在张峰为信用卡透支额度小而发愁时,中信银行给了张峰答复,可以办一张最高透支额度为4万元的信用卡。“那时候感觉有信用卡真好。”回忆起当时缺资金的困难,张峰这样告诉记者。

自己创业做什么好 新奇阳光罐引轰动让他日赚万余元

自己创业做什么好,手里有了从信用卡里透支的4万元钱,张峰立即行动起来,生怕浪费一分一秒。这里产品的核心技术就是利用太阳发光的线路板,要会变光,能感应亮度。张峰找到了一个精通电子技术的初中同学,在他的帮助下,成功地开发出了线路板。张峰马上找企业开模具,加工集成线路板。技术难关过了,没想到这个产品差点砸在看似普通的瓶子上。

当时张峰花了两万多元开了五套模具,只剩下一万多元全用于购买瓶子了。因为是在网络里进货,没想到发过来的瓶子都是次品,不符合要求根本不能使用。张峰当天就把货物全部发回去,第二天坐火车赶往瓶子的生产厂家,想要回自己的钱。没想到,即便是这样亲自赶过去,钱也只要回了一半。

天无绝人之路,张峰到了苏北才知道,这里有许多生产玻璃瓶的厂家。于是,张峰一家家去找自己需要的瓶子。自己创业做什么好,一切准备妥当了,张峰就把原材料拿到租住的套间里,和女朋友一起焊接线路板,组装阳光罐。“当时没有请工人,都是自己做,很累很辛苦。我们当时住在四楼,阳光罐一箱有26公斤重,全要自己扛上去。”回忆起创业初期的日子,张峰只能用“苦”字来形容。东西做出来了,为了推广产品,他和女朋友跑遍义乌所有店铺。每天早早起来打包发货,然后接单,到下午3点后又开始打包发货,晚上还要接单到深夜2点。

从2008年10月份开始,一个多月时间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阳光罐一推出就很受欢迎,供不应求。当时客户来拿货,都是带着现金来才给货,有的事先打了定金。自己创业做什么好,张峰和女朋友范丹霞每天从早上7点到深夜2点也只能加工一千个,从10月份开始的三个月时间里,两人几乎每天都是一起床就焊接,早饭也顾不上不吃,有时候中饭也忘了吃,只顾着忙碌,什么时候天黑都不知道。两人足不出户,吃饭都是叫外卖。范丹霞说,他们俩甚至不知道外面气温的变化,别人在室外都穿三件衣服了,他们俩在房间里一直只穿一件衣服。

12月份,因为有圣诞节,阳光罐的需求大增。由于出货量太少,许多客户都上门来等货,有的直接叫自己公司里的人来张峰租住的房间里一起帮忙组装。因为自己忙不过来,那时候张峰也就采用谁组装好了,就把货物给谁的办法。就在那一个月里,张峰每天能赚一万多元。当时,张峰的阳光罐在义乌市场引起了轰动,国内也只有北京一家企业在生产,由于张峰的产品质量好,客户纷纷来张峰这里拿货。

张峰白手起家,用自己的双手,日赚万元,现在,他会比以前更努力。祝他前程似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