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帮我找美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通窍止痛汤治疗鼻窦炎临床观察90例

通窍止痛汤治疗鼻窦炎临床观察90例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7月第7卷第l3期率93.33%。 GuideofChinaMedicine,July2009,Vo1.7,No.13 加姜半夏、白芥子化痰降气。基本方组成:广地龙、徐长卿各30g,蝉 蜕、黄芩、杏仁、桔梗、前胡、浙贝母、苏子、炙紫菀、炒枳壳、薤 4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35岁,工人。症状以胸闷,气急,喉间哮鸣音,咳嗽, 咳痰,舌质红,苔薄黄为主。患病9个月。于2006年4月6 Et出诊, 白各10g,桑白皮、连翘、葶苈子各15g,生甘草6g。寒哮者加姜半夏、 白芥子各10g;热哮者加姜竹茹10g,鱼腥草30g。l剂/d,水煎分早晚 曾多次求医,口服,静脉滴注多种抗炎、抗过敏西药,均无效。体格 检查体温36.8"C,一般情况可,咽稍充血,双肺满布哮鸣音,心(一), 舌质红,苔薄黄,脉数。胸片示:两下肺支气管感染。西医诊断:过 敏性哮喘,中医诊断:哮症(热哮)。治疗以清热宣肺,益气、止咳、 2次服用,治疗3周为1个疗程。上药合用,共奏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抗过敏之效。 同时,在护理时也要注意:对于重症患者应让患者注意休息,安 置患者舒适的半坐位,减轻疲劳,减少机体耗氧量,半坐位时,借助 身体的重力使膈肌下降,胸腔扩大,肺活量增加可减轻呼吸困难。保 平喘为基本方加减:黄芪30g、蝉衣10g、黄芩10g、杏仁10g、桔梗 10g、前胡10g、浙贝10g、丹参10g、生甘草15g、姜竹茹10g、鱼腥 草30g。水煎,7剂,早晚分服。配合西药罗红霉素片121服,每次O.15g, 2次,d,l周后,症状明显缓解,继后单服中药2周而告愈。 5讨论 障呼吸道畅通:患者痰液黏稠者不能咳出,可帮助患者拍背和雾化吸 人,雾化吸人在雾化液内可加化痰药物,以便痰液咳出。如患者面色 发绀,呼吸急促,伴大汗,不能进食,常有脱水,要鼓励患者多饮水, 能食者,要吃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低盐流食。患者哮喘,呼吸困难, 睡眠障碍,患者易烦躁不安,要让患者有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 本组患者均有接触过敏原史,症状以胸闷、气急、喉间哮鸣音、咳嗽、 咳痰、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或舌质淡、苔白滑、脉浮紧为主症,属中 参考文献 [1】戴瑞鸿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口田.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1:122-124. 【2】 总后勤部卫生部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74—75. 医哮证范畴。严重者可用广地龙、蝉蜕、徐长卿抗过敏黄芩、桑白皮、 连翘清肺热,杏仁、桔梗、前胡、浙贝母、葶苈子、苏子、炙紫菀止咳 平喘,炒枳壳、薤白宽胸理气;热哮加鱼腥草、姜竹茹清热化痰。冷哮 通窍止痛汤治疗鼻窦炎临床观察9O例 可新玲 马启林 【摘要】目的观察通窍止痛汤治疗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9O例急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呋麻 滴鼻液滴鼻,治疗组给予自拟通窍止痛汤1剂/d,早晚2次,水煎服。两组疗程均为15d为l疗程。结论通窍止痛汤治疗鼻窦炎疗效满意, 值得推广应用。 ’ 【关键词】通窍止痛汤;鼻寞炎;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282.7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09)13-0081-02 笔者自2004至2007年,以通窍止痛汤治疗鼻窦炎90例,并与单纯 使用西药治疗9O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180例病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90例, 男性5l例,女性39倒,年龄最小6岁,最大55岁;治疗组9o例,男 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58岁。两组病例均符合风 邪袭肺,肺经郁热,邪热上扰的证型,症见鼻流腥臭浊涕,涕黏不易擤出, 鼻塞,嗅觉及记忆力减退,前额或双侧颞部隐痛,吐黄痰,舌苔薄白, 脉滑数;患病时间均较长,有反复发作2次以上的病史。x线柯瓦氏位 片窦腔模糊、混浊,密度增高。急性发作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增高, 分类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偶见嗜酸粒细胞增高。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 病情、病程与症状体征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0.15g,每12h/次,外用呋麻滴鼻 液滴鼻8mL ̄JH地塞米松针5mg,混合后滴鼻,3次/d;治疗组9O例纯用 通窍止痛汤lN/d,分早晚2次,水煎服,两组均以15d为l疗程,1个疗 4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28 E1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 效标准》Ⅲ中的鼻渊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症状消失,x线鼻窦片无异 常,显效:症状基本消失,鼻黏膜轻度充血,鼻道内无明显分泌物,x 线鼻窦片提示鼻窦黏膜水肿基本消遇有效症状减轻,鼻黏膜充血减轻, 鼻道内少量脓涕,鼻甲肿大减轻,鼻道尚通畅,x线鼻窦片提示鼻窦黏 膜增厚程度减轻,有少量黏液潴留;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5治疗结果(表1) 表1治疗结果 两组经x 检验 =4.66,P<0.05差异有显著性 6讨论 慢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中医称致之为“鼻 渊 。在祖国医学Ⅸ景岳全书杂证谟鼻证》所述之“时流浊涕,而 程后根据症状缓解程度,复查柯瓦氏位片,血常规观察临床疗效。 3药物组成 苍耳子10g、辛夷15g、白芷15g、细辛3g、川芎30g、荆芥9g、防 风9g、薄荷(后下)6g、羌活15g、藁本10g、黄芩10g、甘草6g。 多臭气者,谓之鼻渊”。慢性鼻窦炎多以虚损病例为主,常有脏腑虚 弱,气血不足,多有体虚感冒引发急性鼻窦炎治疗不当或未彻底治愈 河南省辉县市人民医院(455600) 82 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7月第7卷第13期进病变组织恢复 】。 GuideofChinaMedicine,July2009,Vo1.7,No.13 迁延而来。患者时常感冒,反复发作,流脓涕,头痛,乃风邪滞留鼻 窍,肺失宣降,邪毒内蕴,停聚窦窍,化脓所致。经过多年临床 验证以宣肺通窍,祛风止痛为治疗原则,应用自拟通窍止痛汤治疗取 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方由苍耳子散与川芎茶调散加减化裁而成。现代 药理学研究亦证实,方中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均有一定的杀菌 抑菌作用,辛夷挥发油中的柠檬醛、丁香油、酚等生物碱有收敛、保 对照组西药治疗也能改善症状,但易复发,疗程长,最终难以达 到根治目的,治疗组纯中药疗法治愈率高,疗程短,复发率低,与对 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冲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 版社,1994:125. 护鼻黏膜、促进黏膜分泌物的吸收,减轻炎症的作用,诸药合用扩张 鼻腔黏膜毛细血管,增进血液循环,改善病损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促 [2]王锦鸿.新编常用中药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7:42-104. 痰热清注射液在治疗肺炎喘嗽痰热阻肺证中的运用 常冬梅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肺炎喘嗽痰热阻肺证;中药 甄微 杨絮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09)13—0082—02 中医诊断为肺炎喘嗽痰热阻肺证,西医诊断为急性肺炎。该病起 肺炎喘嗽痰热阻肺证(急性肺炎)是由风热病毒经口鼻侵犯肺 系,以发热恶寒、咳嗽胸痛 咳黄痰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急性外感热 病。四季皆有,而以冬春两季多发,常以邪袭肺卫为首发症候,易进 病急,传变快,四季皆有发病,冬春多见,可有流行。本病临床以发 热恶寒、咳嗽胸痛为突出表现,咳黄痰或咳痰不爽、舌红苔黄、脉 浮。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运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150例患者,取得了 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年龄:最大l5岁,最小2岁,治疗组:其中男性87例(58%), 女性63例(42%);对照组:男性84例(56%),女性66例(44%)。 年龄分布(表1)。 入里证期而出现气分症候,因肺失宣降,温热之邪恋津为痰,痰热互 阻导致肺腑功能失常,痰热阻于肺。针对上述病因、病机、病证,则 立法为:清热宣肺,涤痰定喘。方法:痰热清注射液。 ‘ 本方首推黄芩为君药,黄芩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之火,是热病、 肺系病临床常用的清热药,行清热解毒、宣肺化痉之本,为加强本方清 热解毒、化痰解痉之功效,选用熊胆粉、山羊角二药为臣。金银花具有 广谱抗菌作用,抑菌的主要成分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本方用其为佐药, 表1病例年龄的分布 1.2诊断标准 表2 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天数的比较 ①发热恶寒,咳嗽胸痛,咳黄痰。②双肺听诊干、湿哕音。③胸部 x线检查肺部有片状密度增高。④末梢血象的白细胞总数或中性增高。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治则:清热宣肺,涤痰定喘。方剂:每次痰热清 10mL,5%葡萄糖150mL,1次/d(随年龄加减),一般疗程10d。 对照组:每次双黄连粉针3.6g,5%葡萄糖150 mL,1次/d(随年 龄加减)。 1.4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肺干、湿哕音消失,x线胸片恢复正常;显 效:症状明显减轻,肺干、湿哕音减少,x线胸片肺纹理增强减轻;好 转:症状稍减轻,双肺干、湿哕音减少;未愈:症状无改善,双肺干、 湿哕音无减少。 表3治疗的比较 两组对改善临床症状有显著性差异P<0.01 2治疗结果 见表2、表3。 3讨论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1 500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