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l5期 农村经济学 现代教育技术在促进农民就业培训中的作用 朱山立陈艳花 (湖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师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摘要 通过问卷调查农民就业培训的现状,分析培训问题,了解农民对培训内容的要求,主张农民就业培训中应当运用现代教育技 术,完善农民就业培训的教育环境,建设好培训课程及相关的资源库。开发形式多样、内容全面的网络课程。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农民;就业培训;现状;作用 中圈分类号F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5-0329-01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以农民就业培训能 力现代化为重点,全面加强和改善农民就业培训工作,提高 农民技能水平和就业增收能力,深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 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运 用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促进农民的就业培训具有重 大的意义H--4]。 1农民就业培训现状调查 为了解湖南省农民就业培训的现状,对该省3个县 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 放问卷250份,其中有效问卷186份。农民就业培训的基 本现状如下。 1.1培训对象的文化程度 调查显示,湖南省参与培训的农民文化程度不是很 高,其中高中文化程度21人,占11.29%,初中文化程度132 人,占70.97%,小学文化程度33人,占17.74%。大多数被调 查农民对计算机应用很陌生。对数控车床、汽车维修等操 作工作更加不懂,也不愿意参加培训。很多农民不愿接受 先培训再上岗的方式,直接挣钱的积极性高些,哪怕工资要 低些。 1-2培训内容需要 由表1可知,农民最需要的培训内容是农业实用技术。 通过走访发现,实际的培训中,有些培训是流于形式,并不 是农民需要的培训内容,而是一概而论。 表1农民对培训内容的需求统计 1.3培训形式的选择 农民喜欢的培训形式是农技推广人员下乡,被调查者 中有1 15入接受过此培训,占61.83%。其他形式有专家教授 现场指导(占15.05%)、职校组织培训(占11.29%)、录像或 DVD(占8.6%)、广播电视节目(占3.23%)。由于农民的文化 水平相对较低,农民认识、理解、接受新的信息和技术,主要 靠直观感受,因此农民最愿意接受的培训方式是专业学者 或技术人员在生产经营现场的指导。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教育技术促进农民培训的研 究”(11Co657)。 收稿日期2012—05—29 1.4培训收费情况 在参加就业培训的农民中,由乡、村政府下指标安排人 员参加的占13.44%,个人自愿报名参加的占5.38%;免费培 训144次,培训费用由政府承担,占77.42%。培训费用由政 府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占2.67%。在走访调查中了解到,大部 分的农民培训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组织的,收费标准过 高,很多农民家庭无力负担。比如职业技能培训至少需要3 个月。费用在600~1 300元。 2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民就业培训中的作用 农民队伍大,但要求培训的农民分散、层次多、差异大。 集中培训容易引起时间冲突,因为忙于生计,农民没有充足 的闲暇时间。农民职业技能集中培训一般需要培训费、职业 技能鉴定费、食宿费、车旅费等。如果前几项免费,则车旅费 是最大支出,这也是许多农民无法承担的。培训机构设置的 农村就业培训项目种类多,但在较短时间内,通常只开设常 规的培训项目。如衡东某职业技术学校近2年,针对农民的 只有农业培训、驾驶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等,不能很好地满 足大多数人的需要。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农民就业 培训的最佳途径。教育技术在农民就业培训中能够很好解 决上述问题。 2.1适合农民分散培训 采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远程教育技术可以解决 农民分散的培训问题。现代远程教育通过音频、视频以及包 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远方学习 者面前的教育。可以综合面授、函授和自学等传统教学形式, 利用多种媒体优化组合起来实现。开发的教育资源能为更 多的人使用。学习者越多,平均学习费用越低。可以节省培 训费。农民不需要出远门,在附近的学习点参加培训即可。可 以开设丰富的培训项目,比如家政服务、厨艺培训、交通运 输、农业技术、驾驶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等各行业均可以开 设培训课程。 2.2有利于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以网络课程为代表的教育技术,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 意愿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可以随时随地开始学习,学习时 间不受限制,灵活性大。目前各个地方已经展开利用现代教 育技术进行农民培训模式,为农民就业培训提供了丰富的 学习资源,教学内容针对性强。经过精心制作学习资源,整 合后可供不同培训机构相互共享,共同使用,大大惠及农民 学习者。 (下转第333页) 329 张荣萍等:什邡市皂角镇震后土地征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一部分暂时性的过渡房,安置灾民。尽量放慢征地步伐, 在制定补偿标准时。应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对现行的征地 按照城市的中期和长期计划进行有效、有规划的征收。避免 补偿标准进行补充完善,可提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 过多的征用带来大面积土地的闲置。强化措施。对原址进行 青苗费的补偿总倍数至每667 m 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的 清理,进行土地评估和勘察,对虽被破坏但具备施工条件的 40倍。针对土地的特殊性,现行的土地补偿只包括土地补偿 土地上进行住房安置。力争在原址上最大限度地进行灾后 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费标准,可以适当地增加新菜地开发 重建,以此减少被征地的面积。 基金和社会保险金的赔付。 4.2严格控制征地的数量和质量.减少征地中耕地比例 4.5以社会保障为核心。探究多种安置途径 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将旧城区改造和安置房修建相 增加安置方法,提高过渡费用,加快过渡房修建[1l】。除货 结合,提高旧城区土地集约利用度,统筹安排,从旧城区改 币安置和过渡房安置外.还应该增加就业安置、保险安置等 建修建的房屋中,分配一部分比例住房用来安置被征地农 相对灵活的安置方法,让失地农民有更多的选择。引进外地 民。在安置房的修建方面,要提高安置房的建筑密度和容 企业,发展当地企业,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和更多的就业机 积率,确保最合理有效地利用每一寸耕地。对有后备耕地 会。过渡费要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 的被征土地村组,在支付补助费的同时。安排实施上地开 要有所提高,如在2010年应提高至200元/人,以保障失地 发整理项目补充耕地 。对被破坏的建设用地。进行土地复 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加快过渡房的修建速度,争取失地农 垦,增加可利用土地的数量。严格控制征地中耕地数量,保 民在2年内都能住进安置房。社保安置是近2年国家推行 护耕地。 的征地主要安置方式,该种方式安全、可靠、便于监督,应大 4.3强化政府监管职责。扩大征地宣传 力推 。被征地农民应缴部分从皂角镇政府土地出让收益 要坚决实行“一登记、两公告”制度,即政府发布征地公 中列支,被征地村庄应缴部分从土地补偿费中列支,不足部 告,进行补偿登记,国土资源局公布安置补偿方案,广泛征 分也应从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中列支。 询意见,修改方案后报市政府批准实施。在土地征收过程中 5参考文献 要强化政府监管职能,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执行,不能未批 【1】陈春,冯长春.建设用地扩张效率指数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先征、少批多征、边征边用边批。完善用地手续,对拟征地要 2011,30(2):133—136. 事先公告。建立征地过程中的社会监督和意见反馈制度以 【2]周明芳,许月明.试论城市化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J】.改革与战略, 2007(5):67-80. 及被征地农民参与制度。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要对辖区内 [3】陈鹏.中国土地制度下的城市空间演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征地和补偿情况进行适时地检查和监督,确保征地过程有 社.2009:60. 法可依,补偿资金有证可寻,完善违法用地处理办法,对农 【4】陆红生.土地管理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67—168. 【5]陈利根.土地法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09一l14. 民反映的问题要予以重视,对违法用地要进行严厉的惩处。 [6]李光东,邱道持,王平.中国耕地保护机制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 政府要普及有关土地利用、征收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强化农 展,2011,30(3):282—289. 民保护土地和土地征收的法律意识。 [7】高向军,罗明国.土政治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M].北京:中国大地 出版社,2006:196. 4.4科学制定征地补偿方式。扩大征地补偿范围 [8]王小映.我国农地转用中的土地收益分配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 现行法律规定的征地补偿标准。无法满足农民的生存 2006(5):1-11. 【9]邵青,孙明红.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行为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 保障需求【lol。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探索建立公正的土地补偿 2010,21(1):8-9. 机制。结合皂角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资源状况等调查, [1O】林天亮.征地难的原因和对策——以百色市为例叨.南方国土资源, 现行的补偿标准低于该镇的人均收入水平。首先,必须确保 2003(9):37—38. [11]冯雪外.征地难的原因浅析[J].浙江国土资源,20O4(5):43—44. 征地补偿安置标准足额到位,再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皂角 [12】冯静,苏云.征地难问题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5):11一 镇被征地群众生活水平不下降的同时,逐步提高补偿标准。 】2. (上接第329页) 现代教育环境应该是一种开放、便捷、覆盖广、内容全面、成 2.3方便农民学用结合 本低的终身学习环境。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进展很好, 现代教育方式可以让接受培训的农民边学习、边工作, 为农民培训开放环境的建设提供了基础。在现有的培训条 学以致用,既可使农民在学习中解决农业、种植、养殖实践 件基础上。重点是做好农民培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根据农 中遇到的问题。又可使其在实践中检验和积累所学的科学 民的特点建设好培训课程及相关的资源库,开发形式多样、 技术,使科学技术快速地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当地经济 内容全面的网络课程,如种植、养殖、餐饮、宾馆饮食等就业 的快速发展。还可通过多种方式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交互 技能培训课程。 学习、讨论、提出问题,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层次和内容进行 4参考文献 学习。除了通过学习音像教材、CAI课件、直播课堂等途径 【1】孙卫华.远程教育促进农民工再就业:问题与对策[J】_河北大学成人 以外,还可以查看VBI学习资源、参与BBS网上讨论、采用 教育学院学报,2010(12):4. 【2]刘奉越.移动教育: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新路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 电子信箱交流等。 学院学报,2009(2):37—39. 3结语 [3】郁海金.上海市创业农民培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崇明 为了在农民就业培训中很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要 培训班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10(4):139—140. 『414时继锋,李恩.农民培训是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J】.当代经济管 继续完善农民就业培训的现代教育环境。农民就业培训的 理,2012,34(2):25—28.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