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段施工说明
一、沼泽地段概况
1、本工程位于……市*镇*村*号桩,根据图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此段基本为淤泥质粉质粘土,混粗沙,地下水埋深为0-0.5米,全线长1500米基本为类沼泽区域,全线路伴行村庄及高速公路*。其中约980米为密集种植榕树区,300米约为苗圃(景观树),其余为农田伴榕树区域。
2、本段地质条件为沼泽,在饱和水分时,该地段土体成流动状态,地势低洼,地下水大部分露出地表,水深0-0.5M。部分洼地常年积水,杂草、灌木柳生很茂盛;表层淤泥厚2.0-4.5M,地表草根交织成网状具有高度弹性可以通过人畜,但机械设备无法通行,存在隐患。
施工前地貌照片
施工前地貌照片
施工前地貌照片
初进入该地段施工图片
二、穿越方案的确定和实施 1、方案的确定
这片沼泽无外来河流进入,但地下水较为丰富,补给水量小,为作业带全断面沼泽地带。
(1)采用一般地段施工方法,人员设备将在泥水中作业,不但劳动条件极差,进度缓慢,而且工程质量也无法保证。各种隐性风险无法预测,人员设备安全存在很大隐患。
(2)采用预制后牵引法,此段沼泽长度较长,所需牵引力太大,一般牵引设备无法满足,成本太高,且没有足够长度平直的预制焊接场地。
(3)采用土体置换修筑施工平台方案,适用于淤泥深度较浅地段,先铺垫一层树枝类支撑物,在摊铺一层拌和砂石粘土。工程量太大,造价较高,虽然能满足组对焊接场地要求,但在开挖管沟过程中,淤泥摊铺面积大,需要增加作业带宽度。业主协调人员及*镇协调配合人员、我项目部征地协调人员实地勘察,本地段榕树密集,征迁难度大:经过清点,本地段大型景观榕树322棵,中小榕树116棵。村镇协调人员预计移栽费用和补偿费用在180余万。该地段在2013年11月22日16米作业带征迁完毕,2014年1月16日作业带加宽申请单批准完毕。至2014年9月份因征迁困难此地段超宽征地尚未落实。 (4)鉴于施工时间紧迫和各种安全风险分析评估,经过与业主、监理多次研究决定,由我部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解决该困难地段施工问题。我项目部采取置换土布管及井点降水方法开挖管沟,进行施工作业,达到节约作业带使用面积,减少工程造价。 2、施工方法的实施
1、置换土方法布管焊接:外购土填垫作业带,以便于挖掘机布管及焊接。
2、井点降水法排水,以便于开挖管沟。就是在管沟一侧或两侧埋设若干个深于管底标高的Φ40mm井管(包括滤水管),上端通过汇管与抽水设备相连,开动抽水设备后,井管中的水被抽出,滤管周围的地下水位向滤管内补给,如果抽水速度大于补给速度,井管周围地下水位即可降低到沟底标高以下,使管沟两侧处于无水状态,以便于施工的进行。井点降水法使用范围广,它是通过抽水或减少地下含水量
改善作业条件的,效果很好。(具体施工方案我部已报监理、业主审批)
井点降水示意图
井点降水示意图 外购土置换施工 外购土置换施工
井点降水施工图片
3、普通开挖方式与井点降水情况对比表 序号 项目 1 2 3 4 5 6
普通开挖方式 4个月 井点降水方式 2个月 简单 备注 时间 工作难度 非常困难 安全 工作面大土质软相对安全 危险性大 征地面积 至少增加33亩 很少 环境 影响因素 破坏面大 面积大牵涉面广 破坏面小 除雨季外基本没有
三、沼泽地段施工安全风险与预防 1、征地交接后作业带安全防护
沼泽段淤泥较深,个别位置有0-50cm积水,人员误入后容易下陷,发生淹溺伤害事故。作业带交接后,采用安全警示带对人员活动区域和各路口进行围挡,并安放安全警示牌和风险告知牌
2、测量放线作业
(1)在作业前必须了解沼泽的情况,包括深浅、植物生长、有无蛇虫和毒蜂,然后对作业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让他们了解各类危险源的防止方法。
(2)针对了解到风险因素:淤泥下陷、淹溺、蛇虫叮咬、毒蜂,给作业人员配备雨靴、防峰帽、木棍等劳保用品。探路时用木棍试探,行走时不能单独行动,要借助木棍等工具集体行进,当陷人沼泽坑时,应横握手中木棍,切勿惊恐乱动,用棍和绳帮助抢救,以免发生淹溺伤害事故。
(3)野外作业,危险因素较多。就蛇虫叮咬、毒蜂、摔伤等需要及时救治的意外事故,现场配备了急救医药箱,并登记使用及时更换,保证药品齐全。日常进行作业急救安全教育,让作业人员熟悉急救方法,能够正确使用药品和医用器械进行急救,避免严重事故发生。
3、作业带土体置换作业
(1)运土车辆安全。每天车辆作业前,对车辆进行一次检查
(2)进场道路较窄,运土车辆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现场设置指示牌,并有专人指挥运土车辆卸土。
(3)沼泽地带,地面较滑,运土车辆在往作业带倒土时,易发生后滑下陷事故。为防止此类事故发生,在卸土时,将车辆后部垫土抬高,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后滑。
4、井点降水作业
(1)每天作业前进行班前讲话,说明当天工作内容,就可能出现的隐患和可以采取的措施进行安全交底,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沼泽区域施工安全知识。现场设立风险告知牌和给类安全警示牌。
(2)
(2)安全用电
①供、配电系统用的电力开关柜、动力配电箱安放要牢固稳妥。供、配电系统设有三级保护装置,施工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严禁一闸多用。电力开关柜中设有过流、短路、过热保护的自动开关。
动力配电箱中设有过流、漏电保护的自动开关。 (缺照片)
②电缆敷设采用埋地方式,用护线套管加以保护,并安放“下有光缆”警示牌。减少作业人员和设备行进施工时对电缆绝缘层的碰损,防止漏电触电事故发生。
电缆埋地采用保护套管
安防“下有电缆”警示牌
③设备、供配电线路严格执行日检查供电前要对各输电线路、用电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符合安全标准方可送电。 (缺照片)
④所有电器设备、配电箱全部采用稳固的接地措施。接地桩采用镀锌钢管,接地线采用多股硬质铜芯电缆线,减少接地电阻。电器与接地装置连接可靠,采用螺栓连接,保证连接线之间良好接触面。
发电机接地
真空泵接地
接地线采用螺栓连接
(3)机械伤人
发电机由柴油机动力,传动部位容易发生机械伤人事故。此类事故发生,多是由于作业人员技术不熟练、操作方法不当,缺少对危险性认识和设备本身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现场用彩钢板硬围护,将危险源隔离开,并安放警示标牌。
发电机四周硬围护和安全警示牌
(4)沼泽积水区域安全防护
沼泽段淤泥较深,个别位置有0-50cm积水,人员误入后容易下陷,发生淹溺伤害事故。施工中,采用安全警示带对人员活动区域和各路口进行围挡。
作业带安全警示围护
路口处安全围护
(5)现场消防安全
柴油发电机和配用电系统为较大的消防危险源,在发电机处和配电箱处各配备一组灭火器,并安排人员随时监护设备情况,以防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发电机处配备灭火器、人员监护
(6)人员健康和环保
作业时,根据野外作业人员健康风险,配置急救医药箱和药品,保证人员在发生急病和人身伤害事故时,能得到有效的急救。为防止施工活动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施工垃圾的收集,现场配备垃圾桶对其进行处理。
现场配备垃圾桶
现场配备医药箱和灭火器
(7)外访人员安全
①针对外访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要求遵守劳动安全纪律,穿戴劳保用品。就现场存在的各种危险源,由现场安全责任人进行安全风险交底。
现场安全风险交底
②沼泽地段杂草生长茂盛,其中隐藏了很多积水泥潭,外访人员不熟悉地形和危险源位置,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由现场安全负责人陪同一起进入现场,既减少了外方人员发生人身伤害的可能,又可在突发事件时,及时发现并呼救援助。
安全人员监护
四、结论
经过对*号桩地下水丰富,土质为淤泥地段尝试采用换填及井点降水
施工方法的实验,认为此种方法对于类似地段的管道管沟开挖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在安全方面能做到减少土体含水量,提高承载力,降低沼泽地段施工作业风险,有利于现场的安全管理。
在施工中节省用地,节约施工时间,减少施工难度,有利于保证管道使用阶段的稳定性,对于南方水网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