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独立分析,综合形成新联系,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处于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活动并不都能产生创造性思维成果,他们思维表现更多的是记忆显现性思维。因此,从小处讲,培养一个大写的人;从长远讲,为社会培养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是每一个包括体育教师在内的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非要求学生去发现世界上没有的新事物,而是凭借体育教材,训练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初步经验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因此,体育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 (一)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氛围 体育教学实践证明,在专断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氛围沉闷,学生精神抑郁,学习很被动。而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氛围活跃,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快,学习积极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教授在谈到硅谷和斯坦福大学的成功
时,就认为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德国海纳特教授提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们班上倡导一种合作、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民主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亲切感,从而形成有益于课堂教学的亲合力。同时,民主的师生关系还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和爱,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这种情况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尤为明显。因此,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中受到激励,感到振奋,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同时,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眼神、语调、微笑等体态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爱。只有在这样轻松愉快、学生得到充分尊重和信任的课堂氛围中,他们才乐于参与教学过程,才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创设活动情境,作为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铺垫 体育活动内容--特别是体育教学内容的新教材--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解和气氛渲染,很容易将学生带入想象的天地,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海体育一期课改中已形成特色的主题式教学,就是充分运用情境教学的原则来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我在一年级大鱼网游戏规则的学习中,我首先让学生想象一下鱼儿生活的特定环境,将界线内规定区域比作池塘,界线外场地比作岸。然后提出鱼儿离开了水会怎样,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回答中得出会失去活力,会失去生命等答案。通过这种不直接显露目的,而是师
生共同创设优化情境,对学生的心理及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一步步达到既定教学目标a――学会方法,遵守规则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接触的情境越多,发现问题的能力就越强,设想的方案也越具想象。见多识广,不仅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同时也培养和增强了学生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情境教学中运用已学知识和对未知知识的探求都会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适时进行激励,激发创新需求,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在教学中一般采用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激励措施:一是期望激励。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应用期望激励学生,学生会朝教师所期望的方向靠近。因此,在教学中我常以我希望你……、我相信你一定能……的语气表露对学生的期望,使其受到鼓舞。二是表扬激励。多表扬,少批评。尤其是对于活动中经常落后的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经常性的失败会使他们对体育活动产生自卑乃至畏惧感,进而使其失去对体育的兴趣。因此在体育课结束时点评中,我总对那些不引人注意的丑小鸭加以鼓励,哪怕是一点点闪光点也加以呵护,而当他们能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表达自己独立的想法和见解时,更是大大加以表扬和鼓励。这样,使这部分学生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内容的学习,产生出别人可为,己亦可为的积极向上的思想。三是竞争激励。心理学家托伦斯竞争条件下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表现
的实验表明,每个年级的学生在思维的灵活性、清晰性和流畅性等方面均与非竞争条件下不同,且具统计学意义。体育教学在竞争条件上有其独具的优势,这些教学优势通过教师的组织教学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创新动机。四是成功激励。努力创设机会,将学生的想法和创造融入体育教学中去。适时的激励,能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常置于高期望――高表现――高期望的良性循环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激发。
二、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它还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启发引导,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一)注重右脑潜力的开发,从生理基础入手,为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创造力的形成除了必需的知识基础以外,生理基础也是其支撑之一。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和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大脑左右脑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两半脑的活动相互密切配合,人的创造力才能得到高度发展。而目前的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左脑化现象较为严重的现象,无论是在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上,都重言语思维而轻非言语思维;重抽象思维而轻形象思维。这些被轻视或忽视了的思维形式,恰是创新力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正是靠右脑的功能来实现的。因此,体育教学中,应在继续发展左脑功能的同时,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注重右脑潜能的
开发。如在各类体育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些以左侧肢体练习为主的方法--相对于其他学科,左侧肢体训练是体育教学的优势。同时多采用直观教学,使学生大脑两半并用,从而促使他们健康和谐地发展。这种从生理基础着手的游戏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了基础。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学生在认识和了解世界的过程中,有着天生的、强烈的探究事物本源的本能和需要。而这种本能和需要是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基础之一。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有新的发现;只有培养了发现问题的能力,才会有解决问题的需要并进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