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03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南京理工大学课程考试试卷(学生考试用)

4. 在刀具标注角度主剖面参照系中,经过主切削刃上一点与切削速度相垂直的平面称为( ) 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基础 学分: 3 教学大纲编号: 05020801 (A)主剖面 (B)基面 (C)切削平面 试卷编号: 050208010203 考试方式: 闭 卷 满分分值: 100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5. 常用的切削液有三种,其中兼顾冷却与润滑作用较好的切削液为………………………( ) (A)水溶液 (B)乳化液 (C)切削油 组卷日期: 2002年 12 月 6 日 组卷教师(签字): 丁武学 审定人(签字): 王拴虎 6. 磨削加工细长工件外圆时常采用的磨削方法是……………………………………………( ) (A)横磨法 (B)深磨法 (C)纵磨法 学生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7. 批量对较深孔的光整加工常采用的方法是…………………………………………………( ) 一、填充题(15%)(答案写在试卷上) 1. 在标注刀具角度的静止参照系中,构成正交平面(主剖面)参照系的辅助平面有正交平面、 和 ,其中经过主切削刃上一点与切削速度相垂直的平面称为 (增大、减小)。 、散热条件 。 。 和 三过 以保证刀具寿命。 。 ,而2. 车削外圆时,刀尖安装低于工件回转中心,则刀具工作角度与标注角度相比,前角 后角 (A)珩磨加工 (B)研磨加工 (C)深磨法 8. 在工件孔的珩磨加工中,常常采用万向联轴节连接珩磨头,以保证珩磨头有一定的浮动性,这种加工方法在定位基准选择原则上符合…………………………………………………( ) (A)互为基准原则 (B)自为基准原则 (C)先粗后精原则 9. 在大量生产零件时,为了提高机械加工效率,通常加工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为………( ) (A)调整法 (B)试切法 (C)自动控制法 10. 为了降低机械切削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可采取的措施为…………………………………( ) (A)小进给量、小背吃刀量、高速或低速切削 (B)大进给量、中速切削 (C)高速钢刀具微量超高速切削 11. 现要生产5件45钢的阶梯形传动轴,该轴加工时通常应选毛坯类型为…………………( ) (A)模锻件 (B)铸件 (C)圆钢 12. 工件在安装定位时,根据加工技术要求实际限制的自由度数为六个,以满足加工要求,这种情况称为……………………………………………………………………………………( ) (A)欠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完全定位 13. 下列切削加工条件中,可以避免积屑瘤的是………………………………………………( ) (A)增大前角 (B)减小后角 (C)加大刀尖圆弧半径 14. 通常刀具磨钝的标准是规定控制……………………………………………………………( ) 等因素引起的。……………( ) (A)刀尖磨损量 (B)后刀面磨损高度VB (C)前刀面月牙洼的深度 15. 对于具有较多加工面的零件,为了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应选择的定位粗基准为……………………………………………………………………………………………( ) (A)毛坯余量最小的表面 (B)不加工表面 (C)精度要求最高的重要表面 3. 刀具角度在切削加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刀具前角γ0增大后,切削变形 、切削力 、刃口强度 4. 精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主要保证加工质量和刀具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故首先应选用较小的 ,其次选择较小的 ,最后选用较低或较高的 5. 切屑的基本种类有 7. 夹具的基本组成有 程的综合作用。 9.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 、 和 组成。 、 、 和 四种。 装置、 元件、 和其它元件。 、 6. 切削液的四大作用是 、 、 、 元件、 8. 就磨削加工的本质而言,磨削是不同磨料对加工表面的 二、选择题(15%)(答案写在试卷上) 1. 加工铸铁时,产生表面粗糙度主要原因是残留面积和(A)切屑崩碎 (B)鳞刺 (C)积屑瘤 2. 当有色金属(如铜、铝等)的轴类零件外圆表面要求尺寸精度较高、表面粗糙度值较低时,一般只能采用的加工方案为…………………………………………………………………( ) (A)粗车-精车-磨削 (B)粗铣-精铣 (C)粗车-精车—超精车 3. 砂轮的硬度是指………………………………………………………………………………( ) (A)磨粒的硬度 (B)磨粒脱落的难易程度 (C)磨粒、结合剂、气孔的体积比例 三、简答题(18%) 1. 比较说明周铣和端铣的优缺点。 2. 简述积屑瘤的成因及其对加工过程的影响。 3. 什么是原始误差?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原始误差来源有哪些? 第 1 页 共 2 页

2. 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下列各定位方案中定位元件所消除的自由度(在原图上用线引出各定位元件分别标明),各定位方案分别属哪种定位现象?(答案写在试卷上) 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基础 学分: 3 试卷编号: 050208010203 四、计算题(30%) 1. 下图为某机床的传动系统图,已知各齿轮齿数如图所示,且已知轴Ⅺ转速为nⅪ=450r/min。求: (1)写出系统的传动结构式; (2)输出轴ⅩⅢ的转速级数; (3)轴ⅩⅢ的极限转速nmax和nmin。 24XII485224362639XII26XI5226XIX27X30X26XX2127 (a) (b) 3. 先改正下图零件结构工艺性不合理之处(在原图上改正),再拟订其加工工艺流程,XIII26要求说明: ①毛坯类型 ②加工工序顺序 ③工序内容(分到工步) ④各工序的定位基准面。 2. 有一批直径为d0d 的轴,要铣一键槽,工件的三个定位方案如图所示,其中Q是夹紧力,V形块的顶52角为α,要求保证m、n和s。试分别计算各定位方案中尺寸m、n和s的定位误差。 (a) (b) (c) 3. 设有一零件,材料为20Cr,其内孔加工顺序如下: 1)车削内孔φ31.80+0.14 数量:50件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毛坯类型: 工序内容(分到工步) ; t2)渗碳,要求工艺碳化层深度为t; 0.010,要求保证碳化层的深度为0.1~0.3mm。 3)磨内孔φ32试用尺寸链求碳化工序的碳化层深度为t,要求画出尺寸链图。 t0.035五、分析题(22%) 1. 画出外圆车刀的刀头,标注刀具角度0=—15、0=6、Kr=55、Kr=45、s=10;并指出基面、正交平面和切削平面这三个辅助平面在图中的投影线。 定位基准面 第 2 页 共 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