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多重叙事风格成就不同时代经典佳作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多重叙事风格成就不同时代经典佳作

作者:宋晓雪

来源:《电影评介》2011年第12期

[摘要] 在如何结构故事和使用怎样的视听手段来实施导演设想上,电影叙事结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内电影艺术工作者在世界电影艺术不断变化的潮流冲击下,积极寻找能表现生活和自已电影观念的多种叙事结构。《城南旧事》《罗生门》与《太阳照常升起》采用了多重视角的叙事结构,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叙事模式,从而构成更为完整、客观的真实,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现出人物复杂而丰富的性格,从而实现了电影叙事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 《城南旧事》 《罗生门》 《太阳照常升起》叙事结构 比较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2.005

电影是一种以叙事为主的艺术,其叙事结构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指组织关系和表达方式,可称为本文结构或总体结构,它与蒙太奇结构含义相当,是影片的总体架构方式,包括“潜结构、策划、设计、烘托以及作为结果的对形式与内容的总体感觉”(萨•托马斯语),叙事结构是影片生命的骨骼和躯干,是其面貌和风格特征的最重要的方面;第二个层面指电影整体系统的组织关系,如类型片结构模式,它在总体结构之上;第三个层面在总体结构之下,即影片内部各元素的组合关系,如情节、画面、剪辑组合关系。总之,电影叙事结构参与元素更多,因而更复杂,需有精细的情节设计和精巧的结构布局才能讲好故事。但其结构模式可归纳为几种类型:一是因果式线性结构,二是回环式套层结构,三是缀合式团块结构,四是交织式对照结构,五是梦幻式复调结构。

《城南旧事》、《罗生门》与《太阳照常升起》这三部影片都以叙事结构的独特性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细加分析,三者各自具有独特性的叙事结构,表现出多样的表现形态和功用。 一、《城南旧事》的叙事特点

影片《城南旧事》根据台湾作家林海音回忆童年往事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把原著本身的散文风格成功的移植到了电影当中,以深挚的情怀和无限的追思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城南旧事。影片是典型的缀合式团块结构,几个小故事之间没有明晰的时间线性故事发展和因果关系,也没有连贯统一的情节主线和戏剧冲突焦点,但是又以小英子的视角将几个故事串联起来,形成“形散神聚”的散文式结构或意象并置组合的诗化结构。影片将整个故事置于成人的林英子对童年生活的一个回忆的框架中,借小英子童稚的眼睛,从儿童的视角建构起故乡生活的片段,以儿童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体味人生百态。小英子那双充满纯真、机警的眼睛让影片多了份童稚,让多愁沾染上了孩童的明朗。同时小英子那种独特的儿童视角成为贯穿影片始终的一个内视点,与镜头叙述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于是,整个影片就避免了用成年人的心态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干扰小英子的观察、思索、叙述、与表现。小英子的儿童视角由此承担了道德价值判断的功能,在儿童与成人的不同价值判断之间,影片呈现出肯定儿童否定成人,让小英子纯真的思绪和眼光引领观众探寻对故乡淡淡的乡愁,削弱了那份因人的变化。影片通过对人物命运悲剧的呈现、对别离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叹息,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色彩明丽的北京风俗画,在京味十足的乡土气息中,浸润着淡淡的哀愁和悲悯,同时也倾注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浓浓相思。 二、《罗生门》的叙事特点

《罗生门》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某日,在都城附近大泽中发现武士金泽武弘被杀,被控杀害的盗贼多襄丸,武弘之妻真砂,召唤武弘灵魂的灵媒、目击证人行脚僧及发现金泽尸体的樵夫壳等人以四个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方式各自说出供词。影片的每一段叙事都浸透了聚焦人物有意无意的谎言、偏见和幻象,每个叙述者都与其他主体意识发生冲突,彼此互相矛盾,均呈负值,都显得不可靠,完全背离事实真相,使得事实真相也呈负值,得不到明确的答案,无法纳入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叙述上的差异性属于一种“主观重构”叙述类型,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可靠的叙述者叙述上的主观取舍态度而造成的,他们出于自私、出于掩饰自己的弱点或劣迹,出于各种复杂隐秘的利益动机或更深层的心理原因,各自从自身的角度刻意以巧语来编织谎言,掩盖、歪曲或篡改事实真相。故事的“多重声”叙述造成对事件本来面目的多种解释,使观众始终不能断定究竟谁讲述的是事实真相,使故事的含义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中,突出了故事的多义性。事实上,导演黑泽明并未打算要在影片中告诉观众事实的绝对真相,他的真实意图是要让观者把目光转向叙述本身而不是被叙述的故事。 三、《太阳照常升起》的叙事特点

在《太阳照常升起》中,给观众最直观的印象是影片的叙事结构方式与以往大多数电影有很大的不同。影片表面看似时间结构自由行散,但叙事内容中对生命情感的真实性又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太阳照常升起》叙事结构充分体现其叙事内容所反映出来的“偶然”、“变换”、“无常”、“荒诞”等具有明显后现代主义的色彩特质。《太阳照常升起》吸取了西方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基本特点,即具有知识分子精英的怀疑气质,不再相信真理的存在和可追求性,不再相信人类解放的宏大叙事,也不再相信主体人的伟大神话,它是对崇高感、悲剧感、使命感的疏离和拆解,在具体的电影摄制上,往往把这种思想气质融入到电影的表现内容、反映视角、框架结构和镜象语言上,这使得电影往往能显出一种强烈的实验性质和前卫立场,具有价值反思性、消解性、哲学性和知识分子话语特征的部分,而排斥了大众的世俗认同感。 四、《城南旧事》、《罗生门》和《太阳照常升起》叙事结构比较

在讨论叙事艺术时,昆德拉曾说,循环讲述“就好像是将多种目光都放在同样的故事上”,由此建立多重视角。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读者或观众可以对同一个故事和事件的内涵进行无穷尽的询问与追索,在讲述各自版本的同时,又将悬疑、迷惑和未知等因素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由于观察角度、环境和主观倾向等因素的影响,任何一次性的叙事与提问都是有局限性的,也只能揭示故事的部分内涵。《城南旧事》、《罗生门》和《太阳照常升起》三部影片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并未遵循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模式来演绎,而是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叙事模式,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现出人物复杂而丰富的性格,实现了电影叙事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在这三部影片中,对同一事件具体过程的事后描述出现了多个互相矛盾的版本,这种循环讲述后果并未使事实真相大白,反倒使结果更加混乱,观众离真相也渐行渐远。于是三个影片在最后都给观众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开放式的结局让观众自己去寻找一个契合自己内心世界的答案。 参考文献

[1] 刑宝丹:《和的童年叙事比较》,,《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2月。 [2] 王玥:《纯真无邪的童心世界--论的儿童视角叙事策略》,,《名作欣赏》,2008年第22期。

[3] 张鑫:《情节模式、循环讲过与相互说理--论电影的叙事艺术》,,《文艺争鸣》,2010年2月。

[4] 王静:《碎片化构筑的智力博弈--电影

[5] 李学武:《癫狂与梦的逻辑--解读的叙事结构》,,《当代电影》,2008年6月。 作者简介

宋晓雪,女,1981年12月2日出生,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