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生产实习报告--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

生产实习报告

姓 名: =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 = \\

二零一一年

2011年11月13日,早上八点我们电子09级全体同学在田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太原的富士康科技工业园进行一次为期一天的参观。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同学们热情高涨,在车上欢声笑语,看得出大家对富士康参观充满了兴奋与好奇。

初到在富士康科技工业,我们就被其庞大的规模所震撼了,我第一次感受到作为一间世界五百强公司的实力,它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用人之道、投资战略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早餐过后,我们跟随陪同人员的指示来到了五楼的教室观看一些关于富士康的影视资料,在解说员幽默诙谐的语言下我们对太原富士康科技工业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随后,工作人员又带领我们参观了四楼的科技展。

首先进入富士康(太原)科技工业园,接触到的就是企业的文化与管理模式:富士康科技工业园是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陆投资兴办的专业研发生产精密电气连接器、精密线缆及组配、电脑机壳及准系统、电脑系统组装、无线通讯关键零组件及组装、光通讯组件、消费性电子、液晶显示设备、半导体设备、合金材料等产品的高新科技企业。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大EMS厂商,连续多年入围全球500强,多次蝉联中国内地出口企业200强第一名并稳居台湾最大民营制造商。集团在中国大陆、台湾、日本、东南亚及美洲、欧洲等地拥有员工30万余人,是全球最大的计算器系统、准系统、个人计算机连接器生产厂商。

富士康(太原)科技工业园于2003年10月17日奠基,是山西省引进的最大外商投资项目,专注于镁、铝合金等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主要产品有手机镁合金机构件,N/B镁合金机构件和铝合金机构零组件、精密模具、热传导产品、镁铝合金压铸件等。目前园区已顺利通过ISO9001及QS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安全卫生健康体系认证,并以速度、品质、信誉赢得新老客户的信赖。

集团实施人才本土化策略,大量起用本土人才参与园区的开发与建设,诚邀社会各界工程技术与管理精英加盟。

未来十年,富士康(太原)科技工业园将秉承集团“长期、稳定、发展、科技、国际“之发展战略,发挥山西资源优势,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镁铝合金生产基地、镁铝合金深加工基地和镁铝合金汽车零组件生产基地。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凭借扎根科技、专业制造和前瞻决策,自1974年在台湾创立,特别是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拥有全球顶尖IT客户群,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2008年富士康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出口总额达556亿美元,占中国大陆出口总额的3.9%,连续7年雄居大陆出口200强榜首;跃居《财富》2010年全球企业500强第112位。2011年7月29日总裁郭台铭称,未来3年内将新增100万台机器人取代人工劳动力。富士康科技集团正处于从“制造的富士康”迈向“科技的富士康”的事业转型历程中,将重点发展纳米科技、热传技术、纳米级量测技术、无线网络技术、

绿色环保制程技术、CAD/CAE技术、光学镀膜技术、超精密复合/纳米级加工技术、SMT技术、网络芯片设计技术等。建立集团在精密机械与模具、半导体、信息、液晶显示、无线通信与网络等产业领域的产品市场地位,进而成为光机电整合领域全球最重要的科技公司。6大产品策略:速度、品质、工程服务、弹性、成本、客户附加价值,在社会公益方面,富士康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先后为灾区送去总裁3000万元+员工4216万元=7216万元善款。多年来集团累计捐赠善款逾十亿元,惠及全国30多个省市区。通过“残障人士就业工程”,积极探索解决助残社会难题;通过大范围的校企合作,创造了数以十万计的就业机会。 富士康与清华、北大、台大等著名学研机构合作办学,并与当地政府合办“企业大学校”,搭建不同层次的培训体系,为所有愿学、肯学的员工提供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为年轻人才群体的成长创建经验传承、才能施展的舞台和空间。。通过短片我们了解了富士康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国际理念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对富士康的生产规模、企业文化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感受到作为一间世界五百强公司的实力,它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用人之道、投资战略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随后我们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第一次亲身参观了2011年富士康集团工业自动化、冲压、压铸联合技术展,这次的实践参观使我们心中的兴奋溢于言表。

富士康科技集团自动化技术导入展会已经成功举办三届,富士康(太原)工业自动化、冲压、压铸联合技术展为第四届。本届展会以“省人化的新思路”为主题,参展人员涵盖太原、北京、天津、郑州、廊坊、晋城等厂区,参展厂商汇集了包括欧、美、日、新加坡、台湾等国际自动化厂商50家,冲压厂商20家以及压铸厂商8家。ROCKWELL、欧姆龙、SMC、西门子等享誉海内外的国际厂商携带目前最新的自动化、冲压、压铸技术和设备亮相本届展会,立志用创新思维与富士康共同携手推动工业自动化更上一层楼。富士康科技集团邀请优秀院校师生参与,建立友好校企合作关系;与前三届相比创新点不断迭出。另外,无论是展示设备的数量、品种还是其科技含量,都比历届有显著提高。本届展会是我省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场自动化设备展会,展会所分享的业界技术优势及最新技术动态,吸引了省内相关厂商前来观展学习。

在展会上推出新一代人机界面系列及全新画面编辑软件GP3000系列。新产品被称作“生产控制中心”,这主要来自于Advanced GP3000系列在Pro-face产品中提供较高性能,精美的显示,64bit CPU及多种的通讯接口,基于全新的具有革命性的画面编辑软件GP-Pro EX,可以大大减少开发和培训时间。

GP3000系列人机界面的特点:

·提供多达16种不同型号,尺寸从5.7到15英寸可选机型

·真彩TFT LCD无需额外设备就可提供65536色真彩,伪彩STN机型提供4096色,而黑白LCD也提供16级灰度。 ·铝质外框可适应各种环境 ·集成了信息共享和控制功能

·支持丰富的通讯接口,包括USB主机接口,串行口,CF卡和以太网接口 ·提供多达4种不同厂商控制器的同时连接,实现了多厂商系统。

工业自动化行业生产设备和管理系统的相互连接越来越紧密,Pro-face认识到了无处不连,随时可用的重要性,已经支持与世界知名的多种PLC及自动控制器的通讯。普洛菲斯承诺提供符合国际安规,便于集成、使用和支持的产品。

Pro-face已经将HMI人机界面定义为生产的控制中心,使操作员可以洞察流

程的内部细节,一切尽在掌控,使复杂的流程变得易于理解和控制。在未来的几年中,各个领域的熟练工人都将非常紧缺。由于人力成本的提高,制造商需要更高效地管理他们的工厂,通过员工培训、多媒体文档,或者便于操作的设备来补偿专家人力资本的不足。

为了适应变化,HMI不能只充当操作终端生产监视器的角色。Pro-face高瞻远瞩,瞄准了更高层次的功能和性能,将HMI变成了生产指挥中心。GP3000系列和GP-Pro EX就是在此前提下,为顺应市场需求而开发的新一代操作界面。

新一代GP3000系列人机界面是工厂自动化的一个飞跃,此产品线提供卓越的显示质量,处理速度以及连接支持,并提供多达16种不同型号,尺寸从5.7到15英寸可选机型。

GP3000系列的真彩TFT LCD无需额外设备就可提供65536色真彩,使设计更老练,信息更丰富。伪彩STN机型提供4096色,而黑白LCD也提供16级灰度。模拟式触摸屏除了坚固的专门工业应用设计,清晰的显示,坚强的触摸,迅速的操作响应,提供丰富的生产资料给操作人员。,铝质外框可适应各种环境,散热性能好,各种设备的外观设计高端时尚。由于集成了信息共享和控制功能,此系列节省空间,简单直观,有助于纠错。

高速的64位RISC处理器和大容量内存提高了快速处理大量数据的响应时间,提供了行业最快的数据处理。GP3000系列支持丰富的通讯接口,包括USB主机接口,串行口,CF卡和以太网接口,画面资料可以通过USB端口以7倍于以前的Pro-face人机界面产品的速度数据传输。USB主机端口将可以连接条形码阅读器、打印机等丰富的外围设备。

仅有Pro-face GP3000系列可以提供多达4种不同厂商控制器的同时连接,实现了多厂商系统。大型GP3000机型支持4个控制器同时连接,中型机型支持2个。GP-Pro EX包含了连接多种厂商PLC及其它控制器的通信协议,并持续开发新驱动程式以适应新需求。

GP3000系列人机界面提供多种型号和尺寸,并提供标准机型来为相应档次的设备提供较好的图形显示及数据处理。

GP-Pro EX 画面编辑软件

GP-Pro EX 最大程度的提供易用性,并且为开发者和最终用户提供了巨大的改进,包含了大量有用的新工具,可以设计更为生动漂亮的画面,提高了开发和设计效率。

画面编辑软件内置超过1,500个高质量的图片库,或者称为“部件”,比以前更方便设计。不仅如此,GP-Pro EX还带有大量图例部件,以方便用户设计出类拔萃的界面。这些“部件”包括经常使用的按钮、信号灯和图表。符号和图像部件包括带有小图标的按钮和信号灯,以及国际通用的符号。

除了图形工具之外,先进的文字显示可以向用户提供更详细的信息。矢量字体的使用可以通过简单的像素增减来调节字体大小。Unicode国际字符显示,多语言便于操作者在使用时切换,可以用于所有的界面,包括注释,按钮部件上的标签,告警,文本信息等等,并且还可以在单屏幕上显示。

拖放地址映射是一项业内领先功能,比以前更容易地实现设备地址映射并防止错误。另外,GP-Pro EX还为设计者开发了一些新工具来帮助他们设计出更好的界面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允许创建模版,页眉和页尾,及别针功能锁定部

件防止画面误操作。还有一些新功能帮助简便地创建文档,所有这些新功能都将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帮助设计师,使他们创造出好的人机界面。

在这次的富士康(太原)工业自动化、冲压、压铸联合技术展上,有一款factory line无线产品印象很深,工业网络是指安装在工业生产环境中的一种全数字化、双向、多站的通信系统。具体有以下三种类型:

(1)专用、封闭型工业网络:该网络规范是由各公司自行研制,往往是针对某一特定应用领域而设,效率也是最高。但在相互连接时就显得各项指标参差不齐,推广与维护都难以协调。专用型工业网络有三个发展方向:①走向封闭系统,以保证市场占有率。②走向开放型,使它成为标准。③设计专用的Gateway与开放型网络连接。

(2)开放型工业网络:除了一些较简单的标准是无条件开放外,大部分是有条件开放,或仅对成员开放。生产商必须成为该组织的成员,产品需经过该组织的测试、认证,方可在该工业网络系统中使用。

(3)标准工业网络:符合国际标准IEC61158、IEC62026、ISO11519或欧洲标准EN50170的工业网络,它们都会遵循ISO/OSI7层参考模型。工业网络大都只使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一般工业网络的制定是根据现有的通信界面,或是自己设计通信IC,然后再依据应用领域设定数据传输格式。例如,DeviceNet的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是以CANbus为基础,再增加适用于一般I/O点应用的应用层规范。 目前IEC61158认可的八种工业现场总线标准分别是:Fieldbus Type1、Profibus、ControlNet、P-NET、Foundation Fieldbus、SwiftNet、WorldFIP和Interbus。

工业网络的特点:网络技术的产生对工业控制来说有以下优点:(1)安装布线方便;(2)模块化;(3)易于诊断;(4)自我建构;(5)企业化管理。虽然工业控制网络有这些优点,但实际上工业控制网络的进展却远不及商业网络,主要原因有二:(1)工业网络标准太多。各厂商从自身利益考虑会极力推行自己的网络标准。不同的网络协议针对特定的应用领域,因而具有各自的特点,各有其存在的环境和价值。而且新的协议还在不断产生,这样用户往往无所适从,担心一旦选用了一种协议后,会被某些厂商钳制。(2)网络化所必须增加的成本对用户来讲往往是一项沉重的负担。所以直到现在,具有网络接口的元件还很少,运动控制器也是如此。

工业网络的架构:现有的工业控制网络可以根据其应用场合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1]: (1)SensorBus:低阶网络,通常用来连接低阶的传感器、执行器等现场设备,传输数据量最少,例如AS-i、Interbus-S。 (2)DeviceBus:它界定的范围最广,只要是能对网络化设备提供通信或诊断功能的都属于这种类型。例如CANOpen、DeviceNet、LonWorks、Profibus-DP。 (3)FieldBus:通常是架构在Devicebus之上,用来传输大批量的数据,但传输速度较慢。有的也提供一些设备终端控制的功能,例如WorldFIP、Foundation Fieldbus、Profibus-PA。 (4)ControlBus:提供高阶控制设备(例如PLC,CNC)间的对等网络通信(Peer-to-Peer),例如ControlNet。 (5)EnterpriseNet:企业的骨干网络,一般为Ethernet TCP/IP。 这五类网络的连接方式是,先将同一类型的网络串接起来,然后再把不同类型的网络通过Gateway连接起来。

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是为电力、电子、通讯、机械、建筑、石油、化工、航空、交通、铁路运输、汽车制造、工业自动化行业提供世界一流产品和优质服

务的世界电连接顶尖级专业厂家。目前在海外32个国家设有子公司,56个国家设有销售处和代表处。

生产系统的安全、无故障运行为公司带来了高效益。鉴于事故、破坏和数据丢失会照成重大经济损失,菲尼克斯电气推出了FL MGUARD PCI---可单独保护分散式自动化系统的工业防火墙/路由器解决方案,设备用于工业计算机,且无需驱动,独立于操作系统。

除此之外,我还了解了三菱电机,东方马达,高速精密间歇分割器等各种高科技产品。

午餐过后,我还跟随一些富士康员工听关于未来科技趋势的讲座,收获也很多,对我毕业之后的工作提供了一些宝贵的见解。

这次参观,让我对一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有了一些了解,但由于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的限制,我对一些产品不是太了解,只能通过远距离的参观,不过能进一步和技术人员请教和学习而感到高兴和激动,总的来说,这次活动十分圆满。 通过本次实习加强了自己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巩固,及对自己日后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并对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的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对模具的结构有了深刻认识,以及新模具试模的注意事项,对模具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有了自己的见解,为企业的竞争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同时模具企业应该把握住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机遇,为企业的长远可持续性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