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人计数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情境探疑”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样表)

年 级 课 题 教学内容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带入情境 确立目标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精美的礼品,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最好的那些同学,我们来看看老师准备了多少个奖品.(师生一起数,个数大于10)咦?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凭借情境 解疑探究 一、数一数,有几只羊,用小棒代表羊的只数,需要几根小棒?(课件:主题图) (一)数小棒 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 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 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 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 三、拓展情境 达标训练. (一)师生互练 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 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 (二)生生互练 一人说数,另一人拨出,并说一说.两人互换再练.

一年级 学 科 古人计数 数学 授课时间 设计者 闫志润 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是重点; 对“数位”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具准备 个性化创意: 重 点 难 点 2 教学方法(或模式)

第二课时 一、活动三:对口令. (一)师生互对 例: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 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 (二)生生互对 二、活动四:填、读尺子上的数. (一)出示图片:写一写 师生一起将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 (二)教师提问 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 2.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 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三、活动五: 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 找一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或用到了11~20各数. 四、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古人计数 10+1=11 10+9=19 10+10=20 教后反思 宝积教育管理中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