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体态语
潘 克
(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摘 要:体态语是人类交际中最常见的一种非语言交际手段。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体态语进行探
讨,有助于人们减少或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体态语的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体态语
中图分类号:H30;G05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人类的交际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的,一是通过语言行为,二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体态语是人类交际中最常见的一种非语言行为,它同语言行为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交际,实现交际的最终目的。在研究交际的过程中,人们通常只注重语言行为,而忽视了交际过程中的体态语行为。然而,体态语行为在人类交际过程中往往起到语言行为所起不到的作用。毕继万认为“:在交际中,一个人的仪表和举止所提供的信息量往往大大超过其谈吐所提供的
[1](P3)
信息量。”著名学者Birdwistle认为,在意义和情感的表达手段中,有65%以上是靠面部表情、动作、手势、姿势等体态语完成的[2](P456)。美国有的研究还表明,在表达感情和态度时,语言只占交际行为的7%,而声调和面部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却多
()
达93%[3]P224-225。同语言行为的交际功能相比,体态语具有更真实地传递信息、更准确地表达情感和在语境中起着决定含义的作用等功能。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也是文化的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体态语的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文化影响的。同样的形式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意思,不同的形式在相同的文化中可能有相同的意思。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引起交际双方的误解,甚至带来不良后果,严重影响彼此的交际。本文拟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体态语进行比较分析。
收稿日期:2004-08-30
二、体态语的交际功能
(一)传递情感功能
体态语具有传递情感的功能。汉语中的“眉来眼去”“、暗送秋波”和英语中的castsheep’seyesatsb,makeeyesatsb等都说明体态语在人们交际中的传情功能是不言而喻的。例如,中国的年轻人相爱时,他们常常利用目光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在最初阶段他们会把目光移开以表示羞涩,其后会向对
()
方扫视一眼,之后把头扭到一边[2]P454。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尤其是女性,在表达情感方面一般都比较含蓄委婉。既使中国女性在微笑时,也常常“笑不露齿”或“掩面而笑”。而美国人则截然相反,他们情感外露,喜怒哀乐往往表露无遗。因此,美国人往往很难从中国人的面部表情猜测他们的真情实感。(二)表露、掩饰功能
体态语具有表露真情实感的功能。人们遇到高兴的事,常常“眉开眼笑”或“手舞足蹈”,碰到伤心事往往“愁眉苦脸”或“捶胸顿足”。这些体态语的变化一般都是人们内心情绪的真实流露。例如,在足球比赛中,我们时常会看到足球运动员踢进一球后,会情不自禁地脱掉运动衫在球场上狂奔一阵或在空中翻个跟头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
此外,体态语还具有掩饰真情实感的功能。人
作者简介:潘 克(1957-),男,江苏镇江人,江苏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第2期 潘 克: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体态语65
们常常通过搓手、抓挠、掐捏、掸捡衣服上的小杂物等小动作来掩饰自己的不安情绪。例如,在课堂上,当中国学生回答不出教师提出的问题时,有时会用食指摩擦自己的鼻子,以掩饰当时的紧张心情。但是这种动作对来自英美国家的外籍教师来说,也许会造成误解。因为在英语国家,用食指横向摩擦鼻子是一种遮掩说谎的动作。(三)替代话语功能
告单时,脸色往往很难看,但嘴上确说道“:你考得真不错啊!”此时,人们能从孩子父母的面部表情和说话的声调感到他们对考试成绩很不满意。(六)标志关系功能
体态语有标志社会关系的功能。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往往可以通过体态语看出某人的社会地位、家庭出身、教育背景等情况。例如,交际双方的“权势”或“平等”关系可以从他们的坐姿或站姿推测出来。在中国,下级与上级、年幼者与年长者面对面交谈时,前者往往是欠身前坐或站着,以示礼貌,而后者通常是坐着,有时身体往后仰,以示地位和尊严。在英美国家,情况正好相反,一般站着的通常在职位、年龄和地位上要长于坐着的。又如,亲吻是英美国家常用的一种体态语,人们可以通过亲吻部位的不同看出交际双方的关系疏密和社会地位等。一般说来,夫妻、恋人或情人之间吻唇,长辈与晚辈之间吻面或吻额。在公开场合,关系亲密的女子之间可以吻面,而男女之间可以吻面或贴面。平辈之间可以贴面,男士对尊贵的女士可以吻手。
体态语具有替代话语的功能。在许多场合,体态语能替代话语发挥它独特的作用:在岗亭上,交
通警察利用手势指挥来往的车辆;在篮球场上,裁判利用手势来组织一场球赛。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常常利用体态语替代话语进行交际:人们用握手表示问候,用挥手表示告别,用鼓掌表示欢迎,用伸出大拇指表示赞美等。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体态语替代话语进行交际时,有时会产生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例如,美国人伸舌表示对对方的蔑视和挑衅,而中国人伸舌头是一种自知失礼或失言表示尴尬的方式;又如,美国人伸出拇指和食指表示的数目是“二”,而中国人做出同样的手势表示的数目却是“八”。(四)调节交际功能
三、英汉体态语的文化差异
人们不仅在本民族的交际中使用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也会自然地使用体态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强化自己的感情。由于英美国家和中国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彼此的体态语都有着强烈的民族性。不了解彼此体态语的文化差异,将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文化冲突。我们认为英汉体态语的文化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体态语行为相同,文化内涵同中有异
体态语具有调节社会交际的功能。在交际场合,特别在面对面的交谈过程中,人们常常利用体态语发出的信号来维持或调节谈话,暗示对方继续发言或终止发言,示意对方自己想讲话或阻止别人插话等。例如,人们可以通过看手表的动作表示自己要终止谈话。在中国,主人有时利用此体态语含蓄地提醒客人及早离开。又如,英美人士在讲演过程中扫视会场时,听众往往以目相迎,表示他们在全神贯注地听讲或对此演讲很感兴趣。但中国人听报告时往往回避目光交流,因此英美人士对此误以为中国听众是拒而不听,是对报告者的一种蔑视。(五)反意(或否定)功能
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和英美人士都有伸大拇指这一手势。中国人伸拇指时,是赞美、赞扬某人某物,表示“好”“、很不错”。英美人士伸拇指时,一般也表示“赞美”、“赞扬”。但英美人士要搭便车时,也会对开过来的车辆伸出拇指示意。而中国人需要搭便车时却不用这种手势,他们会伸出手掌招手示意。另外,中国人和英美人士都常用鼓掌的动作表示“祝贺”“、欢迎”或“致敬”。但是在中国,当观众、听众鼓掌时,有时表演者、演讲者也报以掌声,含义是“谢谢”,而英美人士则认为为自己鼓掌是不谦虚的行为。
体态语具有反意(或否定)功能。在某些交际
场合,人们的体态语和有声语言同时发出信息,但它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矛盾的,甚至是相反的。有声语言表达的是字面意思,而体态语才是真正要传达的信息。因为“在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相
[1](P5)
矛盾时,一般无声语言更为可信”。例如,在中国,当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期末考试不及格的成绩报
66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二)体态语行为相同,文化内涵不同
中国人对别人讲话时,为了防止唾沫外溅或口臭袭人,爱用手捂住嘴。而英美人士说谎时常用手遮住嘴,好像是防止谎话从嘴里出来。因此,当英美人士看到中国人讲话时用手捂住嘴,往往会认为他们在说谎。另外,英美人士用食指在太阳穴划一圆圈表示某人简直是疯了或太古怪了,而中国人常用这一动作让人动动脑子。如果中国教师在课堂上做出这种动作让英美学生动动脑子的话,很容易会造成他们的误解。
(三)体态语行为相同,文化内涵相反
到无能为力或缺少把握时,他会耸起肩膀,歪着脑袋,平摊双手,表示无可奈何“:我不知道说什么”或“我没有办法”。耸肩也一直被认为是表示防御或是在无法驾驭的情况下象征退却的形式[4](P20)。但是,很少看到中国人做耸肩的动作,因为在中国的文化中没有这种体态语。而跪拜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体态语。目前,在广大农村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为了表示对神灵的敬畏或为了表示对祖先、长辈的尊重,在特别的节日,如在中国的春节,还常常使用跪拜这种礼节。而英美人士在当今社会交往中,却一般没有这种体态语。在英美国家,敢于正视对方是正直和诚实的标志,美国人相信这样一句话“:不要相信那些不敢直视你的人。”而在中国,正视对方往往会被认为是无礼的行为,所以中国人与别人交流时,往往为了表示礼貌、尊敬或服从而避免直视对方的眼睛。可能正因为如此,使得一些初到中国来的英美人士感到中国人不够热情友好。另外,英美人士招呼成年人过来时,常用两种手势:一是食指向上勾动,二是掌心向上或向左朝自己的方向招动。如果招呼幼儿或动物过来的话,则手心朝下向自己的方向招动。中国人正好相反,手心向下是招呼成年人,而手心向上则是招呼幼儿或动物。(四)体态语行为不同,文化内涵相近
四、结 语体态语是人类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在交际中常常发挥着比语言更加重要的作用。体态语与文化密不可分,许多体态语具有民族的文化特征。“因此,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就必须对不
[5](P390)
同文化中人体语言的异同有所了解”。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体态语的功能,并从五个方面对英汉体态语的文化差异进行了比较和探讨,其目的是为了提醒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仅要重视语言的学习,而且要重视体态语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减少或避免因体态语的差异带来的干扰。
参考文献:
[1] 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
英美人士常将一只手或两只手的食指与中指
交叉在胸前,表示“祝你成功”或“但愿如此”;而中国人表示祝愿或祈求老天爷保佑时常用的手势是两手合掌放在胸前,也有人用双手抱拳的动作表示对别人的祝愿。另外,当英美人士表示“真丢脸”的意思时,他们常用的体态语是用右食指在左食指上上下刮动。而中国人表示这一意思时,用一食指在脸颊上从上向下刮动。(五)你有我无,你无我有
研究出版社,1999.
[2]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1997.
[3] 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1995.
[4] 塔德・图尔雅.千奇百怪的美国习俗[M].北京:旅
游教育出版社,1991.
[5] 刘汝山.体语学研究与外语教学[A].文化与语言
[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耸肩是英美人士常用的体态语。当一个人感
OnEnglishandChineseBodyLanguageinCross2cultureCommunication
PANKe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Jiangs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ZhenjiangJiangsu212003,China)
Abstract:Bodylanguageisameansofnonverbalcommunicationoftenfoundinthecommunicationofhuman2
kind.ThispapertodiscussesEnglishandChinesebodylanguageincross2culturecommunication,whichmightbehelpfultopeopleinreducingoravoidingthemisunderstandingcausedbyculturaldifferencesofbodylanguageincross2culturecommunication.
Keywords:cross2culture;communication;bodylanguage
(责任编辑:喻世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