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拼音写词语。
bái zhòu( ) yún tián( )sāng yīn( )
zhì zǐ( )
二、把下列的诗句补充完整。
1.童孙未解供耕织, . 2. ,彩丝穿取当银钲. 3。牧童归去横牛背, 。 三、给诗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1。童孙未解供耕织( )①解决。 ②理解,懂得。2。稚子金盆脱晓冰( )①稚嫩的孩子。②幼小的孩子。3。短笛无腔信口吹( )①随口.②书信的封口。四、看图写诗句。
五、课内阅读。
村 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2.写出下面词语的释义。
(1)陂: (2)漪: (3)腔: (4)信口: 3。翻译“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这两句诗。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祖父的园子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蚂蚱(zhà zà) 啃果树(kěnɡ kěn)蚌壳(bènɡ bànɡ) 拔出(bá bō)樱桃树(yīnɡ yīn) 倭瓜(wō ǎi)二、辨析形近字.
{{挺( ) 拔( )蜓( )拨( )锄( )割( )
铲( )豁( )
{{三、仿句练习。
童年就像一幅画, 色彩鲜艳,线条柔美;童年就像 ;
童年就像 .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①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②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
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1。文中“我”是 。
2.“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句中“头”加引号的作用是 . 3.选取的两个片段中介绍
了 、 、 、 等几件事,其中 这件事写得最详细。 4。阅读课文片段,联系全文,用准确的词语填空。( )的园子( )的我( )的祖父( )的童年
5。用“ ”画出可以概括段落②主要内容的句子。 五、写话练习.
文章结尾这样写道:“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等“我”醒了,“我”又闹出什么好玩的来呢?请你接着“我醒来了……”继续往下写。
3。月是故乡明
一、看拼音写词语.
hào miǎo( ) gōu huǒ( )yǐ nǐ( )
chéng chè( )
wú yín( ) wàn qǐng( )二、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字,补全词语。( )然大( )烟波( )( )( )此不( )巍( )雄( )三、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yàn yān
燕( )子 燕( )国燕( )园 燕( )尾
lè yuè
乐( )器 欢乐( )乐( )谱 乐( )此不疲四、课内阅读。
我在故乡只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
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1.“我”都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月亮?那些地方的月亮与家乡的小月亮相比有什么区别?
2。作者为什么要把家乡的月亮称为“小月亮\"?
3.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梅 花 魂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安葬(zàng zǎng)玷污(diān diàn)凉飕飕(sǒu sōu)
华侨(jiào qiáo)秉性(bǐn bǐng)撩乱(liāo liáo)二、填空。
1。“撩\"的部首是( ),再查( )画,它的读音是( )。2。“眷”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是:①亲属。②关心;怀念。把加点字正确的解释填在下面的括号里。(1)眷恋( ) (2)亲眷( )(3)眷顾( ) (4)家眷(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旁的花,大抵是 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 ,愈是 ,花开得愈 ,愈 .她是最有 、最有 、最有 的! 四、课内阅读。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
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1.第二自然段中的诗句分别出自哪首古诗?
2。为什么外祖父读诗的时候会落泪呢?
3.为什么在梅花盛开时作者会想到外祖父呢?
5.草船借箭
一、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 ) dū du( )tuī què( )nà hǎn( )léi ɡǔ( )
shuǐ zhài( ) zhī yuán( ) zhē dǎng( )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léi lèi
擂( )鼓擂( )台自吹自擂( )
打擂( )
ɡēnɡ ɡènɡ
更( )正更( )加
三更( )更( )改
三、请用“然”字组词,填入下面句子中.
1.诸葛亮说:“( )就要交战,十天造好,( )误了大事。”
2.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 )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3.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 )不提借船的事。四、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1.支援
( )
①引,牵;②帮助,救助;③引用。2。定罪
( )
①犯罪的行为;②刑法;③苦难,痛苦.3.虚实
( )
①空;②不真实的;③衰弱。五、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
们只管饮酒取乐(yuè lè),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diào tiáo)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1.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读音画掉。2.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4。阅读文段,说说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6。景 阳 冈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dié zi( ) shēn sù( )qǐng wù( )shú xi( )jī è( )
xiōng táng( )shāi jiǔ( )bǎng wén( )
二、选字填空。
闪 躲
1.(武松)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 )在青石边。
打 劈
2.只一棒,从半空( )将下来。
揪 抓
3.武松把左手紧紧地( )住顶花皮。三、解释下列加点字.1.请勿( )自误( )。2.枉( )送了自家性命。四、把反问句改称陈述句。
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 ),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 ),( )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掀将起来。武松只一( ),( )在一边。大虫
见( )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 ).武松却又( )在一边。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是四大名著之一《 》中的重要章节,作者是 。 2。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动词。
3。选段是写 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
招: 、 、 ,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 和 ,这样的好处是 。
7.猴王出世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镌 刻 ( )顽 劣 ( )抓耳挠腮( )天造地设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草木,( )涧泉,( )山花,( )树果;与( )为伴,( )为群,( )为友,( )为亲;( )石崖之下,( )峰洞之中。
三、把下列文言词语换成现代词语。
( ) 瞑目蹲身
1。真个好所在。( )
( )
2.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3。石猴却又瞑目蹲身.( )4。何不拜我为王?
( )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节选自( )的小说《 》。 2.解释下列词语。(1)拖男挈女:
(2)拱伏无违:
(3)序齿:
3.从石猴的话中可以看出石猴的 (特性);
看出他做事 。
8.红楼春趣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恰似 ( ) 宝钗( )嫣然 ( ) 敞开( )土墩 ( )飘飖二、根据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忌讳 晦气 精致 七手八脚1.精巧细致。
( )
2。因风俗习惯或畏惧权势而对某些不吉利的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 )
3。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4。不吉利;倒霉。
( )
( )
三、下面对《红楼春趣》一文的解说和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B.本文细致描写了每个人物的语言和神态。C。本文主要写了众人在园中放风筝的情形。D.故事主要发生在冬季.四、课内阅读。
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日赖大娘送的那个大鱼取来。\"小丫头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雯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回说:“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
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了,丫头们在那山坡上已放起来。宝琴叫丫头放起一个大蝙蝠来,宝钗也放起个一连七个大雁来,独有宝玉的美人儿,再放不起来。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再取一个来放罢。”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是四大名著《 》中的章节,作者是 代的 。
2.文中提到每个人的风筝都不一样,请你选择其中两种说一说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
9。古诗三首
一、看拼音写生字. yí
1。( )民泪尽胡尘里。 yuè mó
2.五千仞( )上( )天.
二、给带点的字或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
剑外忽传收蓟(jí jì )北,初闻(①听说。②闻到)涕(tì (①鼻涕 ②眼泪)泪满衣裳.三、填空。
1.《从军行》的作者是( )朝诗人( ),他尤其擅长写( )诗。
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 )朝诗人( 诗被称为他( )。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作者是( )朝诗人( 这首诗是一首( )。四。解释下列诗句.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ì )),此), 2。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五、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 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这首诗的作者是( ),( )朝诗人。2。解释下列词语。
①河: ②岳: ③遗民: 3。赏析第三句诗中的“尽\"字。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一、看拼音,写词语.
duàn liàn( ) bēn fù( )tè shū( ) juàn liàn( )nǐ dìng( )
àn dàn( )
二、比一比,再组词。
{{瑞( ) 拟( )端( )似( )泽( )搞( )
择( )稿( )
{{三、选词填空。踌躇 徘徊 眷恋 依恋
1。年幼的弟弟十分( )妈妈,和妈妈寸步不离.2.主席下意识地( )了一会儿。
3.虽然相距遥远,老人依然时常( )着她的故乡。4。我在这( )了很久才进去。四、课文的中心句是哪句?请写在下面。
五、课内阅读。
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
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不由自主——( )悲痛-—( )踌躇--( )
2。为什么主席要“强忍着心中的悲痛\"?
3。毛主席想把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吗?文章的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主席的这种意愿?
4。文章最后一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什么意思?
11.军 神
一、看拼音,写词语。
bēng dài( ) yóu zhōnɡ( )nián líng( )cí xiáng( )二、填空。
1。“堪”的部首是( ),再查( )画,它的读音是( )。2.“匪”是( ) ( )。
3。“承”在字典里的解释是①接着,托着。②承担,担当.③继续,接续。④接受.
把加点字正确的解释填在下面的括号里.(1)承尘( ) (2)承上启下( )(3)继承( ) (4)承印( )三、给下列多音字组词。强和
结构,读音是( ),第二笔的笔画名称是shī xínɡ( )zhǎn xīn ( )
{{𝑞𝑖á𝑛ɡ( )𝑥𝑖
血ě( )
𝑞𝑖ǎ𝑛ɡ( )𝑥𝑢è( )ℎé( )𝑥𝑖𝑛
相āɡ( )
ℎ𝑢ò( )𝑥𝑖à𝑛ɡ( )
{{( )
四、你能给带点的词换一个词语而不改变句子的意思吗?1。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2.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3。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
( )
( )
4.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 )
5.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东支队的将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
( )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手术台上,一向( )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 ),他额上( ),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是 。 2。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是 。 3。“一次又一次”说明了 。
4.这段话中,通过描写沃克医生的 ,反衬出 。
12。清 贫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筹集 深山坞 矜持 战俘 手镯 汗褂裤 二、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骗( ) 偏( )
侈( ) 移( )
{{坞( )呜( )矜( )怜( )
三、解释词语。
1。齿冷: 2.奢侈: 3.矜持不苟: 四、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作者是 ,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遗著有《 》和《 》等.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②“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不相信。
③“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④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
们齿冷三天?!
1.“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此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我微笑着,淡淡地说”,表现出方志敏怎样的品质?
3.“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这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他为什么这样说?
4。“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这是为什么呢?
13.人物描写一组
一、看拼音,写词语.
dǎ zhàng( ) tì tóu( )
hóu lóng( )shuāi jiāo( )
zhí zi( )shāng bā( )
bān dǎo( ) sāi bāng( )二、比一比,组词语。
{腮( ){搂( )楼( )鳃( ) {扳( ){喉( )猴( )板( )三、选字组词。
摔 蟀 率
( )打 ( )跟头 蟋( ) 效( ) 税( )
挠 浇 烧
( )头 ( )水 燃( )( )杯 ( )花 阻( )
四、判断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将序号填入括号内。A。外貌描写 B.动作描写C。语言描写
1。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 )
2。他没有什么模样, 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
( )
3.赵氏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 )五、课内阅读。
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
( ),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 )来( )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人走马灯似的( )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 )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 硬是( )他不动。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
2.从上面这段话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 ”。 3。说一说这段话表现了小嘎子的什么性格特点。
14.刷 子 李
一、看拼音,写词语。
bāo fu( ) ní jiāng( )shī fu( ) píng zhàng( )fā zhèng( )hōng rán( )
shèng rén( )nán kān( )二、比一比,组词语。
{{浆( ) 奖( )傅( ) 博( )
{{陷( )馅( )尼( )屁( )
三、词语搭配。
( )的模样 ( )的衣服( )的屏障 ( )的板刷四、选词填空。
居然 果然 竟然
1.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 )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
2.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 )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3.曹小三给他点烟时,( )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五、巧填成语。
天花乱( ) 天崩地( )天昏地( ) 天翻地( )天罗地( ) 天衣无( )天诛地( ) 天荒地( )六、课内阅读。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
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是 。 2.刷子李的职业是 ,他的绝活是
。3.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画“ ”.
4。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将这句话改成陈述句)
5。从这段文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5。自相矛盾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1。自相矛( )盾( )2.其人弗( )能应也
3。楚人有鬻( )盾与矛者,誉( )之曰:“吾( )
盾之坚,物莫能陷( )也.\"二、解释下列字.
1.誉: 2.莫: 3。陷: 4。应: 三、翻译下列句子。
1.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2。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四、根据课文填空。
1.《自相矛盾》选自《 》,作者是 。 2.“自相矛盾”的意思是 。
3.学习了《自相矛盾》,我懂得了 。 五、课内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
立。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誉(称赞) 之曰B.吾矛之利(好处) C。于物无不陷(穿透)也
3.“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4。如果你是这个人,你会怎样推销你的矛和盾?
( )
16.田忌赛马
一、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赏识——( ) 明白——( )着急——( )好奇——( )猜测—-( )信任——( )
二、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田忌欣赏孙膑,很信任他,所以决定全听他的办法赛马。B.田忌认为马的脚力都可分为三等,只要更换更好的马比赛就可以赢.
C。孙膑通过观看比赛,分析后想出了获胜的对策.三、选出搭配有误的一项( )A.介绍商品 谱写乐曲 舒展枝叶B。捐献图书 推举新书 借阅图书C。召开会议 讨论问题 交流思想D。回忆往事 认识世界 安排顺序四、课内阅读。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齐威王好奇地问田忌:“你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不是有人给你出谋划策了?”
于是,田忌向齐威王引荐了孙膑。后来,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
1。孙膑给田忌的办法是什么?如何赢得比赛的?
2.从“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可以看出齐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3.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17。跳 水
一、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在括号里。艘 颗 顶 只 条 支 根 双 块一( )帽子 一( )猴子一( )横木 一( )甲板一( )手 一( )帆船一( )炮弹 一( )绳子一( )步枪二、比一比,组词语。
{撕( ){艘( )搜( )嘶( )
航( )咧( )
{抗( ){冽( )瞄( )桅( )
{描( ){脆( )鸥( )
{唬( ){虎( )欧( )三、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 )的大海 ( )的猴子( )的桅杆 ( )的孩子( )的水手 ( )的船长
四、填写关联词语。
1.猴子( )不理,( )撕得更凶了。
2.( )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 )难以回转身来。3。猴子( )知道大家拿它取乐,( )更加放肆起来。4。孩子( )一失足,他直摔到甲板上( )没有命了。五、修改病句。
1.夏夜,常常坐在小院里观赏星空。
2.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必再提了。
3。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帮助,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4。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六、课内阅读。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zī)牙咧(liě)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 )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
( )没命了。( )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 )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3。文中哪句话写出了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4.你认为孩子走到这样危险境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8。威尼斯的小艇
一、看拼音,写词语。
dǎo gào( ) chuán shāo( )chuāng hu( ) mǎ tóu( )bǎo mǔ( )cù yōng( )cāo zòng(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1.高声喧哗谈笑。( )
2。驾驶小艇熟练灵活,得心应手.( )
xiǎo tǐng( ) zuò diàn( )
3。手忙乱,脚也忙乱。形容做事慌忙。( )三、选词填空.
静寂 沉寂 矗立 耸立
1.( )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2。水面上渐渐( ),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3。高大的石头建筑( )在河边。
4.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 )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 )小艇成了这座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2。(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 )船夫操纵自如, 毫不手忙脚乱。
3.( )怎么拥挤,船夫(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4。遇到极窄的地方,船夫(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还能做急转弯。
五、读一读,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 )
2。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六、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
2.这段文字第二句话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分别把小艇比作 、 。
3。这一段是从( )这方面来描写小艇的。
19。牧场之国
一、连线,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低地 ( )的原野( )的光芒 ( )的小鸡( )的奶牛 ( )的骏马三、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战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 )
2.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淹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
( )
3.到了旁晚,才看见有人架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末的奶牛济奶.
( )
( )
4.金色的晚霞捕在西天,远处禺尔传来气笛声。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严。
( )
2.指悠闲的样子,内心感到非常满足。( )
3。形容面积很大,空旷,看不到边。( )4.用尽目力向远处看.
( )
五、给下列语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反问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2.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
( )( )
3.长毛山羊在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
4.难道荷兰不是欧洲的花园吗?( )六、课内阅读。
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
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1.写出下面几种动物的叫声.牛: 鸡: 马: 羊:
2。“忘记”一词,一般用于 ,可文中写到“马也忘记了……\这种写作手法称为 ,这样写的好处是 。3.文中是按由 至 ,再至 来描写 的景色。
20.金 字 塔
一、连线,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二、按要求写词语。1.写近义词.
雄浑( ) 精湛( )
开阔( ) 惊叹( )2.写反义词.
精湛( ) 雄浑( )神奇( ) 锋利(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夕阳 ( )的色调( )的画卷 ( )的风采( )的珍宝 ( )的遐想四、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些。例:金字塔真高,大约有146米。
1。弟弟真高兴, . 2.我们的祖国真辽阔, . 五、填空。
1。举世闻名的胡夫金字塔,重量: ,体积: ,塔底面积: 。 2.因为 , 长 。
3。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 \";说到埃 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
塔现高 ,
塔基现边
”. 4.除了金字塔,古埃及人还有 、 等多种令人惊叹的建筑成就. 六、课内阅读.
几千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经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比如,在天文历法方面,他们将一年定为365天,并规定每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剩余5天作为节日。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成果——( )结余-—( )
2.古埃及人在哪些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3。你能根据本段文字的叙述猜想出古埃及金字塔为什么都建造在尼罗河畔吗?
21。杨氏之子
一、读拼音,结合语境写词语.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qiáo liáng( )专家,他有很高的zào
yì( ),用自己的知识给人们带来了恩惠。二、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1。粱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为设果,果有扬梅。( )
3。儿应声答曰:“末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三、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课题“杨氏之子”的意思是梁国姓杨的一家的孩子。2。“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是全文的中心句。3。“未闻\"中的“未\"的意思是还没有开始.
( )
( )
( )
四、读下面的句子,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画“√”。1.A.孔指/以示/儿曰。( )B.孔/指以示儿/曰.( )2.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 )
五、先解释带点的词,再写出整句话的意思。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 乃:
句意: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示: 曰:
句意: 六、回忆课文,回答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 。孔君平 ,父不在,乃 .为设果,果有杨梅。孔 曰:“此是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补充原文。
2。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1)“君”与“夫子\"都是对人的尊称。
( )
( )
(2)句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
3.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及其特点,起到 的作用。
4。《杨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与杨氏子很熟?
5。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22.手 指
一、我能看拼音写汉字。
mǔ zhǐ( ) sāo yǎng( )miǎo xiǎo( )ài zēng( )
niǔ kòu( )
píng yōng( )
二、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享( ) 憎( )亨( )增( )
{{渺( )纽( )
沙( )扭( )
{三、我能为下面的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
简单 简陋 简要 简朴
1.周总理的生活十分( ).
2。这家人住在村子里一座( )的小屋里度日。3。这道题的要求是,让我们( )地说出这段话的含义。4。有的人觉得这次考试的题目很难,但我觉得很( )。
陈设 摆设 陈列
5。这件屋子里( )了很多装饰物。6。博物馆里( )着许多珍贵的文物。
7.在一个家居设计中,家居( )在整个设计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我能回忆课文内容,概括出五个手指的特点。
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和小指: 五、课内阅读。
手上的五指 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 有如上的差异 却无爱憎在其中 手指的全体 同人群的全体一样 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 成为一个拳头 那就根根有用 根根有力量 不再有什么强弱 美丑之分了
1。在文中找出4对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 )-—( )
2.给这段话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这段话中把什么比作什么?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23。童年的发现
一、填空.
( )不自( )默( )( )声( )尽脑( )随( )所( )
二、把下面每组词中,不是一类的词用“ ”画出来。 1.小学 中学 大学 学校2。杏花 雪花 荷花 菊花3.小稻 小麦 粮食 玉米4。沙发 茶几 衣柜 家具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我的家乡是山东人。
2.麦子已经成熟了,真是丰收在望.
3。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改进了自己的缺点。四、排列下列这段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 )牛顿见了,觉得很奇怪,他想:“这个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
( )“那一定是因为它太熟了。”他自言自语地说:“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上落下,而没有向天上飞去呢?也不向左或右边抛开呢?”
( )牛顿是世界上有名的发明家。
( )牛顿发现了这个问题,便专心研究.后来,他终于发现了苹果向下落的秘密是因为地球有引力。
( )一天傍晚,他坐在苹果树下,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落在他的身边。
五、读句子,将带点词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1.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 )2。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 )3.我们万分惊讶.
( )
( )
4.我的发现竟是如此简单明了.
5。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
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树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1。用“ ”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作者梦中飞行到了哪些地方?
3.读完这篇短文,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第1单元1。古诗三首
一、白昼 耘田 桑阴 稚子
二、1.也傍桑阴学种瓜 2.稚子金盆脱晓冰3.短笛无腔信口吹三、1。② 2。② 3。①
四、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五、1。宋 雷震 2.(1)池岸. (2)水中的波纹. (3)曲调. (4)随口。 3.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池
岸。远远的青山,衔着红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4。诗人描写了一幅农村的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祖父的园子
一、zhà kěn bànɡ bá yīnɡ wō
二、挺立 蜻蜓 拔草 点拨 锄草 铲地 割开 豁达三、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 一道彩虹,虽然短暂,却美丽得无法想象
四、1。萧红 2。强调不是整个锄头,而是拔去锄头杆后剩下的可以用来铲地的锄头的“头\" 3.栽花 拔草 种小白菜 铲地 铲地 4。漂亮 快乐 慈爱 美好
5.祖父铲地,我也铲地。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五、略3.月是故乡明
一、浩渺 篝火 旖旎 澄澈 无垠 万顷二、恍 悟 浩 渺 乐 疲 峨 奇三、yàn yān yān yàn yuè lè yuè lè
四、1。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都看到过月亮。 这些地方的月亮都没有家乡的小月亮平凡美丽。 2.因为故乡相对于外面的世界是一个小地方,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月亮的无限喜爱之情.
3.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4。梅 花 魂
一、zàng diàn sōu qiáo bǐng liáo
二、1.扌 12 liáo 2.(1)② (2)① (3)② (4)①三、春暖 寒冷 风欺雪压 精神 秀气 品格 灵魂 骨气四、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秦观的《浣溪沙》. 2。因为外祖父每当读到“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之类的诗句时,就勾起他对祖国的无限思念和漂泊他乡的浓浓愁绪,所以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3.因为外祖父教会“我”要向梅花那样顶天立地做人,所以每到梅花盛开时就会想起外祖父。第2单元5.草船借箭
一、妒忌 都督 推却 水寨 呐喊 支援 擂鼓 遮挡二、léi lèi léi lèi ɡēnɡ ɡēnɡ ɡènɡ ɡēnɡ三、1.既然 必然 2.仍然 3。果然四、1。② 2.① 3.②
五、1。画去:yuè tiáo 2.虚——实 东—-西 3.雾这样大,曹操怎么敢派兵出来呢? 4.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6。景 阳 冈
一、碟子 申诉 请勿 胸膛 熟悉 筛酒 饥饿 榜文
二、1。闪 2.劈 3。揪三、1.不要 伤害 2。白白地
四、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一定斗他不过。
五、1.《景阳冈》 《水浒传》 施耐庵 2。扑 闪 闪 掀 躲 躲 掀 剪 闪 3。武松躲避老虎的袭击 扑 掀 剪 闪 躲 准确地刻画了武松在遭遇到大虫的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的动作,突出地表现了武松的机警敏捷7。猴王出世
一、juān wán náo mínɡ shè
二、食 饮 采 觅 狼虫 虎豹 獐鹿 猕猿 夜宿 朝游三、1.地方 2.家产 3。闭上眼睛 4.为什么四、1。《猴王出世》 吴承恩 《西游记》
2。(1)拖着儿子,带着女儿。 (2)抱拳举到头上,弯下身子.表示毫无抵抗,全部顺从。 (3)按年龄长幼来排列顺序.3。聪明、机敏、爽朗、坦率 有心计8。红楼春趣
一、qià chāi yān chǎng dūn yáo二、1.精致 2.忌讳 3。七手八脚 4.晦气三、D
四、1.《红楼春趣》 《红楼梦》 清 曹雪芹
2.宝琴放的是大蝙蝠,蝠是福的意思,寓意宝琴后来婚姻尚属美满,大概以蝙蝠暗示她洪福将至。 雁在古代指的是婚姻,在《仪礼.士
婚》中,雁就是男子向女子求亲之物,同时雁是成双成对的,奇数为丧偶之雁,这里暗示宝钗将来婚后失偶而守寡得意思。第4单元9.古诗三首
一、1。遗 2.岳 摩
二、jì ①听说 tì ②眼泪
三、1.唐 王昌龄 边塞 2。唐 杜甫 “生平第一快诗” 3.宋 陆游 爱国诗
四、1。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2.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春光陪伴着我返回故乡。 3.北方沦陷区的老百姓在金兵的统治下受尽折磨,眼泪都哭干了,他们一年又一年地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北方失地,解救他们。
五、1.陆游 宋 2。①河:黄河。 ②岳:西岳华山. ③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 3.“尽”是“完\"的意思,强调眼泪流干,突出遗民无限辛酸、痛苦之情. 4.对百姓的同情,对王师的期盼,对统治者未能早日收复失地的不满。10。青山处处埋忠骨
一、锻炼 奔赴 特殊 眷恋 拟定 黯淡
二、祥瑞 端详 模拟 似乎 恩泽 选择 搞定 文稿三、1.依恋 2.踌躇 3.眷恋 4.徘徊四、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五、1。身不由己 悲伤 犹豫 2.因为他是一位主席,在别人面前,他必须保持冷静,甚至还不能把悲伤的情绪影响别人,从“强忍”这个词我们似乎看到了泪水在他的眼眶里。 3。“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这句话最能体现主席想要儿子回国的意愿。 4.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须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11.军 神
一、绷带 由衷 年龄 施行 慈祥 崭新
二、1.土 9 kān 2.半包围 fěi 竖 3.(1)① (2)② (3)③ (4)④
三、强大 勉强 血淋淋 血汗 和气 和面 相似 丞相四、1.从容不迫 2.竟然 3.温和 4。慈爱 5.幸运
五、1。《军神》 毕必成 2.从容镇定 颤抖 汗珠滚滚 3.手术给医生和病人的压力都很大 4.紧张 刘伯承的镇定12.清 贫
一、chóu wù jīn fú zhuó guà
二、骗人 偏离 桃花坞 呜咽 奢侈 移民 矜持 可怜三、1.耻笑。 2.过分花钱追求享受。3。庄重严谨,一点儿不马虎。
四、《可爱的中国》 方志敏 《可爱的中国》 《狱中纪实》五、1。动作描写.这样做的目的是吓唬方志敏,让他说实话,交代出
自己的“宝贝”藏在哪里。 2.无畏而又乐观. 3。语言描写.因为这个国民党士兵用看国民党“大官”的眼光看待方志敏,认为他也一定有钱。 4。因为用看国民党“大官\"的标准评价,方志敏的“传世宝”只能让人耻笑。第5单元
一、打仗 剃头 喉咙 侄子 摔跤 伤疤 扳倒 腮帮二、搂住 楼房 腮帮 鱼鳃 喉咙 小猴 扳倒 木板三、摔 摔 蟀 率 率 挠 浇 烧 烧 浇 挠四、1。B 2.A 3.C
五、1.站 蹦 蹦 转 揪 扳 2.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3.机灵、敏捷、聪慧。14.刷 子 李
一、包袱 泥浆 师傅 屏障 发怔 轰然 圣人 难堪二、泥浆 奖品 陷阱 豆馅 师傅 博大 尼姑 屁股三、发怔 黑色 雪白 神奇四、1.果然 2.居然 3.竟然五、坠 裂 暗 覆 网 缝 灭 老
六、1。《刷子李》 冯骥才 2.粉刷匠 刷出的墙跟雪白的屏障一样,刷完墙身上没有一个白点。 3。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4。曹小三看不出来。 5.我体会到了刷子李刷墙的技艺高超。
第6单元15。自相矛盾
一、1.máo dùn 2。fú 3。yù yù wú xiàn二、1.称赞 2。没有 3.穿透 4.回答
三、1.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 2。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四、1。《韩非子·难一》 韩非子 2.指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3.说话做事要考虑周到,不要前后抵触
五、1.《自相矛盾》 2.B 3。因为他把自己的矛和盾都夸大到了一个绝对的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 4.推销矛和盾时,我会找一个不够锋利的矛和这个作对比,推销盾牌时我也会找一个不如这个坚固的,以此来凸显矛的锋利和盾牌的坚固。16.田忌赛马
一、轻视 不懂 镇定 冷漠 确定 怀疑二、B三、B
四、1.办法是让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孙膑通过观察发现马的脚力相差不多,而且能分成上、中、下三等,于是利用等级关系三局两胜取得比赛最后的胜利。 2。说明齐威王也是一位惜才之人,懂得知人善用。
3。遇到事情,要懂得变通,寻找创新的解决途径和方法,才能成
功。17。跳 水
一、顶 只 根 块 双 艘 颗 条 支
二、一艘 搜救 撕咬 嘶哑 航行 抗战 咧嘴 凛冽 瞄准 描写 桅杆 干脆 吓唬 老虎 海鸥 欧洲三、风平浪静 放肆 高高 哭笑不得 勇敢 沉着四、1.不但 还 2。即使 也 3。显然 因而 4.只要 就五、1。夏夜,我常常坐在小院里观赏星空。2.你去劝劝他,往事就不必再提了。
3。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他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4。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六、1.《跳水》 2.只要 就 即使 也
3.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4.猴子的挑衅和水手们的哄笑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使孩子失去了理智,渐渐走向了危险的境地。第7单元18.威尼斯的小艇
一、祷告 船艄 窗户 码头 保姆 小艇 簇拥 坐垫 操纵二、1。哗笑 2。操纵自如 3.手忙脚乱三、1。静寂 2.沉寂 3。耸立 4.矗立
四、1.因为 所以 2。虽然 但是 3。无论 都 4.不但 而且五、1.夸张 2。拟人
六、1。《威尼斯的小艇》 2。比喻 新月 水蛇 3。小艇的样子19.牧场之国
一、镶—xiānɡ 嵌-qiàn 骏—jùn 膘—biāo 垠-yín 爵—jué 悠—yōu 畜—chù
二、绿色 辽阔无垠 微弱 成千上万 严肃沉默 成群
三、1。战—站 2。淹—掩 3.旁—傍 架—驾 末—默 济—挤 4.捕—铺 禺—偶 气—汽
四、1.仪态端庄 2.悠然自得 3。辽阔无垠4。极目远眺
五、1。C 2。A 3。B 4。D
六、1。哞哞 叽叽 嘶嘶 咩咩 2。形容人 拟人 使所写的事物更加生动、具体3。远 近 远 牧场夜晚20.金 字 塔
一、rèn-刃 kuì—愧 dèng—澄 yì—熠zhàn—湛 xiá—遐 āi—埃 yū—淤
二、1。雄壮 精深 辽阔 惊讶 2。肤浅 纤巧 平常 滞钝三、金色 耀眼 雄浑 神秘 熠熠发光 无边
四、1。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2.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五、1。约600万吨 约260万立方米 约5。3万平方米 2。年久风化 137米 227米 3.万里长城 金字塔 4.石窟陵墓 神庙六、1.成就 剩余 2。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方面。
第8单元21.杨氏之子一、桥梁 造诣
二、1。粱-梁 2.扬—杨 3。末—未三、1。√ 2。√ 3。✕四、1.B 2.B
五、1。拜访。 就,于是。 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父亲不在,于是就叫这个孩子出来。 2.给……看. 说。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六、1.甚聪惠 诣其父 呼儿出 指以示儿 君家果 2。(1)√ (2)✕ 3。总领全文 4.父不在,乃呼儿出。 5.孔君平看到杨梅就联想到孩子的姓,而杨氏之子并没有被难倒,以孔君平的姓联想到孔雀,更妙的是,杨氏之子并没有生硬地回答,而是采用了否定方式,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你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的意思,婉转对答,使孔君平无言以对。22。手 指
一、拇指 搔痒 渺小 纽扣 爱憎 平庸
二、享受 亨通 憎恨 增加 渺小 沙土 纽扣 扭脚三、1.简朴 2。简陋 3。简要 4.简单5。摆设 6.陈列 7.陈设
四、拇指:形状上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只有一个关节,在五指中最能吃苦。 食指: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
硬的曲线,工作虽然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中指: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曲线优美。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能力薄弱。
五、1。爱—憎 美—丑 强-弱 差异—团结
2., , , 。 , , , , , , 、 。 3。是把手指的全体比作人群的全体。懂得了全体人民团结友爱就能战胜很多困难。
23.童年的发现
一、情 禁 不 作 绞 汁 心 欲二、1.学校 2。雪花 3。粮食 4。家具
三、1。我的家乡是山东。 2。麦子已经成熟了,真是个大丰收。 3.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改正了自己的缺点。四、3 4 1 5 2
五、1。发觉 2。痴迷 3.惊奇 4。简要5.惭愧
六、1.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 2。街道上空,在白桦树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 3.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想象力十分丰富的孩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