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卷第1期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Vo1.2O No.1 2007年1月 Journal of Chongq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January, 2007 城乡数字鸿沟与农村信息扶贫 胡桂英.陈诚文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沙410081) 摘要:在目前,城乡数字鸿沟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新的贫富差距,其形势的严峻性突显了农村信息扶贫的必要性。 本文研究了我国农村数字鸿沟问题的现状,分析了缩小数字鸿沟、开展农村信息扶贫的紧迫性,重点探讨了如何缩 小城乡数字鸿沟、开展农村信忠扶贫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城乡数字鸿沟:农村信息扶贫;策略 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o8—639o(20o7)01--0029-03 数字鸿沟,又称信息鸿沟,其基本含义是:在信 村为1.1O台。 互联网方面,20oo年我国农林牧副 息化进程中,经济个体(国家、地区或个人)之间由于 渔水利等行业生产人员仅占全国网络用户总数的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导致在信息技术的开发、应 0.76%,网络用户中只有0.3%的用户是农民,城市普 甩、信息基础设施的普及和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上 及率为农村普及率的近740倍。r2 产生差距,这一差距使发达的个体利用“信息优势” 其次,我国的城乡数字鸿沟还表现在城乡居民 和“知识优势”形成竞争优势,使落后的个体面临“知 的知能差距上。所谓知能差距,是指社会成员问在知 识贫困”和“信息贫困”的威胁,处于竞争劣势。在信 识和能力方面所具有的实际水平的差距。知能水平 息资源已成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战 主要是由个人的教育水平决定的,它对社会成员信 略资源的今天,数字鸿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贫富差 息获取能力和处理能力的高低存在决定性影响。根 距、信息资源占有多寡和资金、文化、就业、生活质量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从1990年到2000年,我国 等问题,成为各国政府、学界、社会组织越来越关注 每1O万人具有大学程度的由l422人上升为3611 的战略问题之一。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由于“三农”问 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039人上升为l1146人,具 题的特殊背景.值得学术界和政策研究部门给予更 有初中程度的由23344 人上升为33961人;具有小 为谨慎的关注。 学程度的由37o57人下降为35701人[3j。这些数据 。说明我国国民总体的知能水平在不断提高,但若考 一、城乡数字鸿沟—— 种新的城乡贫 富差距 察城乡差距,其情况就很不乐观了。200o年农村人 口中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总人口的 首先,我国的城乡数字鸿沟表现为城乡信息设 39.1%,低于城市人口近30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 备装备和信息基础设施上的差距。在通信设备方面, 度占42.8%,高于城市人口近20个百分点,15岁以 2000年,我国城市电话渗透率为20.31%,而农村为 上文盲率达8.3%,高于城市5个百分点。农业劳动 6.40%,相差13.91个百分点;2002年城市为27%, 者中大多数为初中以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小学文 农村为10%.相差17个百分点。移动电话方面, 化程度的为32.2%,文盲为8.1%,高中以上文化程 1999年城镇居民每百户移动电话达到7.14部,而同 度的不足12%.大专以上则不足1%。r4] 期农村农民家庭还几乎没有使用移动电话;20o2年 最后,我国的城乡数字鸿沟还表现在城乡居民 城市为62.89部,农村为13.37部。在计算机设备方 的信息消费能力上。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如2000 面,20o1年我国城镇居民每百户有计算机13.30台. 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差2.79倍.20o2年上升 同期农村百户0.69台;2002年城市为2Q63台,农 为3.1倍,在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能 收稿日期:20o6一l1—08 作者简介:胡桂英(1981一),女,湖南桃江人,湖南师范大学 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陈成文(1966-)、男,湖南隆回人,湖 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力。根据农业部2001年所做调查。我国农民在进行 生产资料购买和产品销售时。影响其行为最主要的 因素是个人经验、农业技术人员介绍和就近解决。而 网络、读书和看报等信息手段仅扮演微乎其微的角 色.而被调查农民也表达了对现代信息手段的渴 望——对现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满意的为48.6%。 对农民日报满意的占65.7%。对农村工作通讯满意 的56.4%.对农业信息网满意的仅占20.6% 只 是由于消费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而无法引人现代信 息手段。 二、缩小数字鸿沟,开展信息扶贫的必要 性 信息扶贫是指政府和社会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推 广和信息活动的开展来解决信息贫困者的信息贫困 及其由此而形成的经济贫困问题的一种特殊的扶贫 方式。 l-一)信息扶贫有利于克服制度性弊端。扶贫信 息的公开。可以实现机会平等。有利于农村扶贫资金 的申请和评估;有利于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的监督检 查。防止弄虚作假,克服短期行为。减少腐败现象;有 利于提高政府部门的办公效率。提高扶贫的效益和 效率。如通过政府上网工程。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 扶贫进度和效率,监督检查财政资金、以工代赈资 金、贴息贷款等扶贫资金的利用状况。 (--l信息扶贫有利于引导市场。由于单个贫困 家庭抗风险能力脆弱,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高 风险性的竞争。因此。必须培养人们对市场需求信息 的分析、收集、组织、检索、处理和应用能力。培养农 业生产要素市场,不仅仅能使更多的农业生产要素 进入市场流通,还能降低农业要素的运行成本和交 易费用。 I三)信息扶贫有利于提高扶贫资金的利用效 果。信息扶贫能克服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弊 端,提高扶贫资金的利用效果。同时,还可以对绝对 贫困人口和社会弱势人群进行帮助。提高福利水平。. 如联合国l999年9月8日启用“扶助网”的互联网 网站.为世界上的穷人募款。希望利用因特网来帮助 解决信息不平等问题。 三、开展农村信息扶贫.促进农村经济发 展 I一)逐步提高农村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蕾及程 度和信息装备水平。农村要实现信息化应该网络先 行,这是弥补数字鸿沟的基础。“要想富。先修路”。基 ・3O・ 础设施建设即为信息化之路。要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就必须对农村加大计算机网络、视听传媒网络等信 息设施建设。要把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公 共设施来对待。并降低收费标准。让更多的人有能力 上网。让网络进入农村家庭,使网络“平民化”。要大 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计划地为贫困地区建 立起最基本的信息基础设施.包括农村电话、广播、 有线电视、因特同等。为信息人乡进村创造条件。同 时.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使之成为信息沟通、交流 的主要渠道。通过交互式的双向信息交流。不仅能够 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能提高信息资源 的开发利用水平。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更好地实现 信息本身的价值。 由于在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发展信息设施和提 供信息服务成本高、收益低。依靠企业行为无法实现 普及目的。所以我国应通过国家财政的方式介入。笔 者认为。国家财政可以两种形式介入:一是补贴电信 企业。用以降低企业成本。或直接补贴给农民用做信 息相关支出:二是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积极财 政政策的项目范围内。在互联网、移动电话网等现代 信息基础设施难以普及的老少边穷地区,应完善和 改造现有的广播、电视、电话、报刊等传统信息工具。 提高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发挥其对现代信息基础设 施的替代作用。对于计算机等必要信息装备。我国农 村居民由于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多数人难以负担。可 采取以下方式提高普及水平:国家财政拨款以村为 单位配备计算机。作为共有生产资料使用;鼓励城市 居民、企事业单位将淘汰的计算机捐赠给农村。对于 支援农村地区的企业,给予税收和金融方而的优惠; 发展非政府机构,为农民提供帮助。如我国可采取国 家设立普遍接人基金,由国家财政、电信企业和社会 慈善机构等共同筹集资金。对于部分电信发展落后 而且发展前景不好的地区实行电信投资补贴的变通 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将范围扩大到电信领域之外的 信息基础设施。 I二)-t低信息服务价格,提高农村信息消费■。 由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获取信息能力差,再加 上高额的信息使用费,使广大贫困地区用户无法享 用信息资源。因此,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贫困地区用 户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降低信息技术的使用成本。 鼓励贫困地区用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 发挥信息的作用。因为。要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使信 息真正成为农村和农业发展的积极因素,还必须使 农民用得起信息。所以。我国应该尽量降低信息服务 价格。特别是农村和农业信息服务价格。为此.我国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应在信息服务领域打破垄断,真引入竞争机制,扩大 村基础教育作为公共物品由国家财政予以保证,使 开放,使民营企业、传统行业的国有企业,甚至在保 农村青少年普遍接受9年甚至更多的义务教育:二 证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下包括外国企业,能够进入 是在充分发挥国有农村职业学校作用的同时,鼓励 信息服务经营领域。通过各种方式鼓励、推动各类农 社会力量到农村兴办职业教育和培训:三是发挥电 技推广组织、农业信息中心、农业信息咨询公司等的 视、广播教育的作用,为农村成年人提供继续教育: 迅速发育成长,扩大农村经济、社会信息源和信息 四是为农村居民接受高等教育提供金融支持和社会 量。与此同时,我国应着力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问题, 支持,同时引导、鼓励高等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为农 加快农村税费改革进程,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对 村居民提供免费或半免费服务。 信息服务的有效需求。 (四)加强政府部门的信息指导。规范农业信息 (三)大力普及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提高农村 服务机构。当前坑农骗农事件时有发生,农民的利益 居民的文化水平和信息能力。我国贫困地区人们的 受到严重侵害,因此要不断规范和完善农业信息采 信息意识比较淡薄,对信息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了 集与发布系统.规范农业信息服务机构。要通过立法 解得较少,捕捉信息的能力较差,在信息扶贫中要努 等手段对信息产业的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坚决 力加强农村信息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 杜绝虚假伪劣信息,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药、化 促使他们了解信息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 肥、种子等农资的企业和个人,以保证农民获取真实 因此,要有计划地对这些人开展培训,要通过积极引 信息和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为贫困地区培养信息技 导.组织信息资源,采取免费或低费等手段,让贫困 术人员是信息扶贫的一项重要内容。可采取举办专 人口亲近网络,吸引他们上网,增强贫困人口收集、 题讲座、办培训班、选送到有关部门进修等形式,对 处理、利用、识别信息的能力。可采取各种大众传播 贫困地区文化素质高、市场观念强的人员进行技术培 媒体、各类信息机构及其它多样化的方式和手段,进 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市场经济信息和现代信息技术 行广泛持久地宣传。要通过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 的理论,熟悉信息检索技巧和网络应用技术,成为信 等各种各样的媒体,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信息中 息技术的专业人才。通过他们和他们所建立的基层 心等各种各样的信息机构,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和手 信息组织,向广大贫困地区的农民开展有偿信息服 段,广泛、持久、深入地宣传信息知识,使贫困人口能 务,带动贫困农民利用信息,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够认识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 参考文献: 的大环境中,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谁占有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0-2003)【Z].北京:中国统 了更多的信息,谁就能开发出更多更好的资源,从而 计出版社.2004. 拥有更多的财富,成为信息时代的富人。因此,各级 [2]中国万联网信息中心.2000中国l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 政府都要重视信息扶贫工作,要在落后地区普及信 报告【R].北京:http://WW3V.cnnic.neL 息知识,增强贫困人口的信息意识。 [3]2000年第五次人口瞢查重要资料公报IN].人民日报, 2001— o3. 在接触得到、用得起信息的前提下。广大农村居 [4]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民会使用和分析信息,才能使信息要素真正成为农 (200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35. 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用要素,最终在实用意义上 [5]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究报告(2001) 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对此,我国应采取以下四项措 [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O2.397—4O6. 施:一是国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力度,将农 【责任编辑扬必仅】 Digital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of information in rural areas HU Gui-ying,CHEN Cheng-we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1,China) Abstract:At present,digital gap between China S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s become a new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Its seriousness has试ggered the need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of information in rurla a玎 as.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gap Was studied,the urgency of bridging the gap was analyzed and the basic measures to narrow the gap and to conduct poverty alleviation of ifnormation in rural areas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urban・・rurla digital gap;poverty alleviation of ifnormation in rural areas;strategy ・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