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思政课革新研究——基于教学要素的分析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智谋方略 智库时代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思政课革新研究

——基于教学要素的分析

张 丽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

摘要:基于新媒体环境对高职思政课教学各要素的影响,高职思政课需不断革新,提高高职学生新媒体素养、巧用新媒体实现最佳教学目的、创新适应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凭借新媒体技术革新教学方法、营造积极的教学环境、创新全程指导型评价方式、提高教师新媒体化思政工作能力。关键词:新媒体;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图分类号:G621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50-0088-002

(六)新媒体有助于实现思政教学教育反馈的过程化

教学反馈是教学在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交互性决定的。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职思政课提供了很多辅助教学的软件,以蓝墨云班课为例,课前的学习资源推送、测验及问卷即实现课前反馈,从而有针对性地做课堂设计;课堂上除了可以实现快捷的签到,还可以对整个教学活动数据化,实时记录课上讨论、测验等活动并自动赋分和统计,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七)新媒体赋予了思政课教师更多的能力需求

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思政课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指导与促进者。新媒体技术的引入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面临着从主体到主导角色的巨大转变,而且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不适应说教似的教育方式,教师需能够熟练地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内容并明确教学要点,这对教师的思想及业务水平、个性修养、教学方法及能力建设等均提出挑战。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课革新策略

(一)提高高职学生新媒体素养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权威信息缺失、信息污染和无序现象,有必要在思政课上、课下多维度丰富学生的媒介知识,提高高职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升他们对不良信息的过滤功能,提升正确利用大众媒体的能力。通过在思政课教学中分析讨论热点和焦点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解读繁杂的媒体信息;通过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传授

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大众传媒载体的革新推动着社会进入了新媒体时代。高职思政课受时代发展的影响,面临着不断改革和创新的问题。为充分实现高职思政课的育人功能,有必要分析新媒体环境对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教师等要素(基于教育家李秉德的教学七要素说)的影响,探析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以应对新媒体环境给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要求。一、新媒体环境对高职思政课教学各要素的影响

(一)新媒体影响了学生的思想观念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根本要素。高职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表现出充分的活跃性,他们对新媒体高度依赖,热衷于使用新媒体娱乐和沟通,陶醉于各种碎片化信息的包围中,虽有利于参与意识和价值主体意识的提高,但碎片化阅读、跟风式思考、娱乐化倾向背后存有隐忧,商业化不良信息、多元文化的冲击、情绪化煽动性信息等都很容易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甚至政治觉悟造成相当不利的影响,是非辨别能力减弱、价值观多元化和理想信念偏移、思想混乱和自我迷失现象的存在都对高职思政课能否取得实效提出了考验。

(二)新媒体有利于促进思政课教学目的的实现

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的纲领和依据,与教师所施加的教学影响、学生参与教学的态度及主动内化教学内容的程度紧密相关。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1],着·88·

力培养学生具备政治理论素质、价值观念、公民意识以及职业精神等。传统教学中单一理论灌输所带来的教学影响显得效力不足,用新媒体辅助教学,能增强思政教学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效激发学生认知和求知的内驱力,促进教学目的实现。

(三)新媒体有助于丰富思政课的课程资源

课程是教学活动中最具有实质性的因素,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大纲、教材等。面对我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涉猎面广泛的思政课程单纯依靠教材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新媒体时代资源的开放共享为思政课程提供了更丰富、更翔实的参考资料和教学资源,也推动了运行于网络虚拟环境的线上教学的发展。

(四)新媒体有助于思政课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所使用的方法、艺术、手段和组织形式等。新媒体的技术引领使得思政课增添了虚拟与现实的结合、网上与网下的互动方式,微信、微博、思政网站、学院论坛等都成为思政课可以利用的工具,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而且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案例教学、专题教学、互动教学、启发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法也都得到优化。

(五)新媒体延伸了思政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教学设施、校园内外环境、班风校风等。在新媒体环境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互动影响下,思政课教学环境得到延伸,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思政课形成教学新形态,教学场域延伸到虚拟空间。

智库时代 媒介素养知识;通过开展讲座丰富学生新闻学、传播学等方面的知识,扩展相关媒介知识;搭建媒介素养学习平台,加大媒介素养的宣传与普及。以此提高学生的信息选择能力,能有效查找需要的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质疑能力,识别虚假、有害信息;提高学生的理解、思辨、评估等能力,对媒体信息做正确的判断与辨别,促使学体信息作用于学生,运用在线视频、生动画面等学生较为喜欢的方式增加课堂吸引力,提升思政课程的生动化;在学生显现主体性的过程中用好新媒体,让学生将主题研讨、经典解读、热点评析、社会实践等活动自编自导自制微视频,展现当代高职学生的风貌;在开辟高职思政教学新天地的过程中,创新融合微课程、微信公众智谋方略 变革的能力,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变革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深化教学内容。教师更要多学习和掌握新媒体技术,能够将新媒体先进技术手段融入课堂教学中去,比如能够制作音频视频课件、电影视频短片、动画效果 PPT等,用符合新媒体特点的、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表现思政课教学内容。

生合理规范地使用各类新媒体等资源。

(二)巧用新媒体实现最佳教学目的巧用新媒体,燃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运用新媒体制造一个个教学情境,展现各种现实问题,带领学生走进情境,让学生有感同身受之感,并积极参与其中,通过积极引导和自我反省达成共识,将责任、信念等具体化到生活的实践中,达到知识的内化和道德行为的外化。巧用新媒体化难为简,让深奥的理论变得生活化、具体化,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将

自身发展需要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蓝图结合起来。妙用新媒体,建构起主客体双向自觉自愿的互动交流,使老师能充分了解学生,并让学生愿意接受、理解、认同老师提供的信息,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创新适应时代要求的课程内容及传播体系

思政课需不断创新内容体系,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各思政课程的相关内容,以形成不同维度的思政课整体内容体系。并通过新媒体技术,营造不同学科和专业加入思政课程教学,积极构建“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挖掘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元素和内容,加强多学科的融合共通。还需不断创新传播体系,推进思政课与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应用,进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创新网络教育内容。并积极探索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融为一体的交互式数字教材,实现课程内容从平面向立体,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及时刷新思政课教材时代感,讲好国家事、百姓事、热点事,增加课程的亲和力。

(四)凭借新媒体技术革新思政课教学方法

创新高职思政课教学方法,在教师主导课堂的过程中用好新媒体,以高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为课程设计基础,用多种媒

平台、QQ公众号等的新媒体生态圈,开设学习专题、开展经典推送等相关栏目,在新媒体平台上积极互动和学习引领,使得思政课向着“多样化教学”方向发展。

(五)营造积极的思政课教学环境思政课的教学环境对高职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首先要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保证教学设备硬件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能够实现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利用好橱窗布告栏、电子屏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旋律。积极探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新媒体建设,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在微信中开通思政教育专题公众号;开办与学院人才培养特色相结合的手机报等,用含有生活化、趣味性、活动性等内容板块吸引学生,丰富他们的世界,营造和谐的思政教育育人氛围。最后,加强校园文化管理,保证各项文化建设和谐生态,保障新媒体信息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六)创新全程指导型评价方式高职思政课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教学中积极应用各种智能助教系统和软件,获取大量教学活动信息,并运用系统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快速准确地对学生进行系统评价,及时地反馈给教师进行教学诊断,实现课堂的精细化管理,帮助教师制定下一步教学任务。

(七)思政课教师积极承担新媒体化思政工作的新要求

新媒体环境下,新思想不断涌动,新媒体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网络教学以及交互式学习等已对教师们所从事的事业发起了挑战。高职思政教师要有利用新媒体实时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研判的能力,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积极做引导学生的网评员、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宣讲家、关心学生成长的贴心人。教师还要有参与

三、结语

2016年12月,**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我们清晰地发现,新媒体环境给予学生及教师两个主体带来了问题和挑战,同时给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等都带来了便利的条件,高职思政课需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培养高职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骆郁廷.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遵循[J].思想理论教育,2018(1):4-9.

[2]**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作者简介】张丽(1969-),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

【基金项目】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院级科研课题《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NJDZJRW1703)。

【相关链接】新媒体: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从空间上来看,“新媒体”特指当下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以数字压缩和无线网络技术为支撑,利用其大容量、实时性和交互性,可以跨越地理界线最终得以实现全球化的媒体。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其最大特点是打破了媒介之间的壁垒,消融了媒体介质之间,地域、行政之间,甚至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

·8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