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学校体育学2019年(第9卷)第08期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9.08.115

浅析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俞智林1 黄强2

(1.浙江金华市体育运动学校 浙江金华 321000;2.金华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管理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0)摘 要: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思维品质,它具有独立性、生动性、评判性、广泛性、深入性等特点,它是创造性人才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的素质。用导入学习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被动的接受教材知识现象发生变化,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作用计算机互联网教学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打开了学生对于学习体育的大门,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得以更好的实施。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  体育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3(b)-0115-02

为了更好地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就要对创新思维能力进行进一步的锻炼,创新思维能力不仅能够激发人的潜力,还是对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所以,为了能够达到知识向能力转换,能力向素质转换的目的,就要大力培育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最初,我们可以借用体育学科的特征对学生学习学习兴趣进行更好的开发,以及更加完善的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创新中进行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充分的使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被调动起来,这也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

1 要对思维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想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通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使他们不断思考与探索,积累一定的专业知识。所以,教师应当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视以下两个方面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进行提高:1.1 激励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育学生乐于思考的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对学习充满兴趣,才能激励他们不断前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初中生正处于一个对一切事物产生好奇的阶段,所以,教室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性,研究教材、适应教学,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勤思考可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要想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就要让学生对体育动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其能够自主的去了解和学习。除此之外,教学要做到内容简洁精妙,使学生对学习拥有强烈的渴望,特别是在介绍动作要领、学习重点、注意事项的时候,更要言简意赅,让学生自由的去学习,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主动学习的机会,并且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索问题、研究问题,并且通过教师的指引使他们能够独立自主的将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还要注意的是,学生对于体育技能动作相关的思维方式和特征的了解,除自己的学习之外还需要教师给予帮助,指引他们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充分了

解辩证思维法、逻辑思维法和系统思维法等,同时让学生

自己用这些方法灵活的进行察觉、判断和对问题的解决,日渐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1.2 开发体育教学内容中的思想精髓,增强学生非逻辑思维的能力

目前来说,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对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更好的让创新思维能力与非逻辑思维能力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由于教材和技术动作的不同,都存在着一定得科学性和思维性,也有着必不可少的精髓。所以,想要提高非逻辑思维能力就要在运动的基础上,通过运动学来增强其能力。教师要对这些思想精华进行深入的挖掘,耳濡目染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要不断的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有效的训练,尤其是非逻辑思维,其实非思维逻辑的训练也是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仅仅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应当结合互联网的信息,将非逻辑性思维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师自身以及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迅猛,网络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巨大,它促进了体育教学向交流分析化、个性化、大容积的方向进展,在提高学生思考能力、想象能力、洞察能力上有着更强大的作用。

2 重视开发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渴望

体育教学有很高的难度,例如教学的内容过于冗杂、教学的形式、教学的挑战性过大,但体育教学对于满足学生兴趣、研究、革新的心里要求有着重大的意义。经过多年的教学成果证明,创新思维活跃可以使创新思维更好的形成,而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及对于学习踊跃性的提高也是依靠其思维的活跃程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想法和能力,使学生拥有自己的观念,又可以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指引从各种方面考虑问题,培育和提高学生的发散

①作者简介:俞智林(1981—),男,汉族,浙江金华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黄强(1983—),男,汉族,山东泰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1152019年(第9卷)第08期学校体育学

性思维能力,进而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教师需要重视以下几点。

2.1 在训练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要把学习的内容提前告知学生,使学生能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提前的预习工作。比如了解学习的重要知识点和困难的地方,让学生自己去选择适合自己自身情况的训练方法,增强学生训练的“自由性”。2.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在讨论中进行

在探讨研究中,教师要通过在学生探讨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创造出一个真实、生动的课程环境,活跃的掌握课堂教学的方向。在探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探索要通过教师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思考、锻炼、提问、回答,尽量做到学生可以在探讨中自行解决问题。2.3 对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天性中进行发展

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充分地了解,并且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将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将改革的新模式不断深入贯彻落实到体育教学当中,使学生拥有一个充分展现自我、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平台。

情,并掌握住广泛性、效力性的性格特点,指引学生的兴

趣发生转变。所以,要建立以学生为主要地位的学法体系,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机会和舞台,让学生展示自我,并且让他们可以在展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创新思维的潜在能力,这种能力的应用依靠于我们所处的氛围,要想激发创新思维的潜能,就要建立一个合适的环境。所以,教师要转换原有的教育思想,摒弃老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总有先进的思想,并且不断的更新自己的学识和专业知识,才能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不知不觉中培育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4 结语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育不仅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并且还能很好的实施。但是,这种能力不是短时期就能培养出来的,是一个长时期的过程,并且不同的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也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需要教师拥有足够的耐心,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体育教学可以真正做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3 重视建立以学生为主要地位的学法体系

教学方式是教师教导学生学习的顺序、规则、方法等,包括两个方面:教法与学法。教法与学法的作用各不相同。但是,教法与学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照应切不可分离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多数是依靠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要手段,而训练的内容少之又少,这种方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作能力是不重视同时也没有帮助的。在改革了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随时激励学生对创作的激

(上接114页)

参考文献

[1] 马金凤.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

学报,2014,3(2):105-109.

[2] 姜敏.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训教学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7.

[3] 李世宏.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与实施策略[J].体育学刊,2016,23(1):121-126.则需要科学的设置课程。一方面,在课程的设置层面,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训练框架做好调整,确保训练内容符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身体情况,从而确保训练的有效性,使得学生得以综合发展;另一方面,既要坚持课程设置的完整性,也需要从多角度着手,丰富课程当中所涉及到的训练内容,提供更多元的训练模式,使得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健身健美运动的魅力。3.4 推进校企合作

高校培养健身健美运动专业人才,最终目的是向社会输送优质的教练员。当前健身俱乐部的快速发展,对于健身健美人才的需求也明显提升。而高校作为人才的输送平台,形成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科学的发展方向。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凭借优质的训练资源为企业输送人才。而企业也同样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实习基地,去锻炼和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训当中,这对于学生健身健美训练内容的掌握情况是一次全面的检验与革新,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升,成为健身健美专业的优质人才,更好的适应于社会需求。究其原因,健身健美运动专业的学生,需要其本身具备扎实的基础,对于健身健美本身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但传统的招生模式针对性不强,学生质量参差不齐,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训练和教学效果,很难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实践,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缓慢。拓宽招生渠道,吸引更多优质的学生,培养高质量的健身健美运动专业的人才,为本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4]。3.2 引进优质师资力量

健身健美运动专业人才的培养,还需要优质师资力量的支持,从当前研究得出的实际情况来看,师资力量成为造成人才培育效果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问题,学校则需要引进优质的师资力量,为本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一方面,针对现有的师资力量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包括校内培训和外出培训两种。校内培训的核心是邀请这一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讲座,使得教师能够对健身健美运动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外出培训则是通过外出学习的方式,将先进的健身健美教学方法和模式带回来,最大限度上的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通过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改革,吸引优质的师资力量参与到健身健美运动专业的建设当中,从而向社会输送更多健身健美专业的优质人才,满足大众科学健身健美的需求。3.3 科学设置课程

传统的健身健美课程设置,多集中在身体训练层面,强调的是科学训练方法的传授。但以训练为核心的课程内容,自然会失去其本身的魅力和影响力。为解决这一问题,116参考文献

[1] 王亚红.健身健美课程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中的开发与

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0):292.

[2] 宋平.机遇与挑战:大力发展体育产业背景下健身健美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4):27-32.

[3] 杨慧芸.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健身健美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8):143-144.

[4] 向青松.高校健身健美运动现状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1):393.

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