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7998283 A(43)申请公布日 2018.05.08
(21)申请号 201810031747.1(22)申请日 2018.01.12
(71)申请人 何毅
地址 321302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江南街
道下园朱134号(72)发明人 何毅
(51)Int.Cl.
A61K 36/8969(2006.01)A61P 11/00(2006.01)A61P 11/14(2006.01)A61P 37/04(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中药艾灸的配方(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艾灸的配方,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艾绒10-15份,川贝0.25-0.5份、杏仁0.5-1.0份、桔梗1.0-1.5份、橘红1.0-1.5份、北沙参0.5-1.0份、防风0.25-0.5份、紫菀0.25-0.5份、玉竹0.5-1.0份。
CN 107998283 ACN 107998283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中药艾灸的配方,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艾绒10-15份,川贝0.25-0.5份、杏仁0.5-1.0份、桔梗1.0-1.5份、橘红1.0-1.5份、北沙参0.5-1.0份、防风0.25-0.5份、紫菀0.25-0.5份、玉竹0.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中药艾灸的配方,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艾绒10份,川贝0.25份、杏仁0.5份、桔梗1.0份、橘红1.0份、北沙参0.5份、防风0.25份、紫菀0.25份、玉竹0.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中药艾灸的配方,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艾绒12份,川贝0.35份、杏仁0.7份、桔梗1.2份、橘红1.2份、北沙参0.7份、防风0.35份、紫菀0.35份、玉竹0.7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中药艾灸的配方,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艾绒13份,川贝0.35份、杏仁0.35份、桔梗1.3份、橘红1.4份、北沙参0.8份、防风0.4份、紫菀0.4份、玉竹0.9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中药艾灸的配方,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艾绒15份,川贝0.5份、杏仁1.0份、桔梗1.5份、橘红1.5份、北沙参1.0份、防风0.5份、紫菀0.5份、玉竹1.0份。
2
CN 107998283 A
说 明 书一种中药艾灸的配方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艾灸,尤其涉及一种中药艾灸的配方。
背景技术
[0002]灸疗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治疗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它使用艾绒与其他中药放置在体表的穴位或者疼痛处灼烧、温熨,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以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
[0003]不同的中药配方针对不同的病症,而市场上针对呼吸系统有关的用于调理的艾灸效果甚微,没有发挥所需的治疗作用,治疗效果不理想。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艾灸的配方,用于呼吸系统有关的亚健康调理和保健。[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药艾灸的配方,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艾绒10-15份,川贝0.25-0.5份、杏仁0.5-1.0份、桔梗1.0-1.5份、橘红1.0-1.5份、北沙参0.5-1.0份、防风0.25-0.5份、紫菀0.25-0.5份、玉竹0.5-1.0份。[0006]作为优选,一种中药艾灸的配方,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艾绒10份,川贝0.25份、杏仁0.5份、桔梗1.0份、橘红1.0份、北沙参0.5份、防风0.25份、紫菀0.25份、玉竹0.5份。
[0007]作为优选,一种中药艾灸的配方,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艾绒12份,川贝0.35份、杏仁0.7份、桔梗1.2份、橘红1.2份、北沙参0.7份、防风0.35份、紫菀0.35份、玉竹0.7份。
[0008]作为优选,一种中药艾灸的配方,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艾绒13份,川贝0.35份、杏仁0.35份、桔梗1.3份、橘红1.4份、北沙参0.8份、防风0.4份、紫菀0.4份、玉竹0.9份。
[0009]作为优选,一种中药艾灸的配方,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艾绒15份,川贝0.5份、杏仁1.0份、桔梗1.5份、橘红1.5份、北沙参1.0份、防风0.5份、紫菀0.5份、玉竹1.0份。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适用于和呼吸系统有关的亚健康调理和保健,如支气管炎、肺炎、感冒、咳嗽等疾病病后、免疫力差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情况。[0011]本发明各组分的特点和功能如下:[0012]艾绒: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脱皮,醋艾炭温经止血。[0013]川贝: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川贝碱具有降压作用,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治虚劳咳等呼吸系统疾病。
3
CN 107998283 A[0014]
说 明 书
2/3页
杏仁:有小毒,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作用;能镇静呼吸中枢而有平喘、镇咳作用,有
降压作用:杏仁油天然润滑性好,能迅速被皮肤吸收。[0015]桔梗:可宣肺利咽、祛痰排脓、润肺补肺;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痛吐脓,疮疡脓成不溃,痢疾腹痛,扁桃腺炎等症。[0016]橘红:可散寒,燥湿,消痰,利气,宽中,散结;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恶心吐水,胸痛胀闷等症。[0017]北沙参:可补虚、养胃、生津、养阴清肺;用于肺热燥咳、虚痨久咳、阴伤咽干、口渴等症。
[0018]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经;肺经;脾经;肝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0019]紫菀:可润肺下气,化痰止咳;用于气逆咳嗽,痰吐不利,肺虚久咳,痰中带血,支气管炎,痰多喘咳,劳嗽咳血等症。[0020]玉竹:可养阴、润燥、生津、除烦、止渴、安神强心、消炎,用于眼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自汗盗汗等症。具体实施方式[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中药艾灸的配方,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艾绒10份,川贝0.25份、杏仁0.5份、桔梗1.0份、橘红1.0份、北沙参0.5份、防风0.25份、紫菀0.25份、玉竹0.5份。[0023]实施例2
[0024]一种中药艾灸的配方,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艾绒12份,川贝0.35份、杏仁0.7份、桔梗1.2份、橘红1.2份、北沙参0.7份、防风0.35份、紫菀0.35份、玉竹0.7份。[0025]实施例3
[0026]一种中药艾灸的配方,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艾绒13份,川贝0.35份、杏仁0.35份、桔梗1.3份、橘红1.4份、北沙参0.8份、防风0.4份、紫菀0.4份、玉竹0.9份。[0027]实施例4
[0028]一种中药艾灸的配方,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艾绒15份,川贝0.5份、杏仁1.0份、桔梗1.5份、橘红1.5份、北沙参1.0份、防风0.5份、紫菀0.5份、玉竹1.0份。[0029]典型病例:[0030]病例一:xx,男性,6岁,风寒感冒,正常服药后病情未好转,感冒三天后加重,伴随咳嗽,发热,扁桃体发炎等症状;用本品同时灸大椎、一窝风、膻中、大鱼际,自觉浑身发热,一段时间后呼吸较为顺畅,头昏重感减缓,当下睡眠很好,持续灸疗4天后,病情消失,精神舒畅。[0031]病例二:xxx,男性,8岁,经常咳嗽,支气管发炎,吃西药未见效;用本品同时灸大椎、膻中、肺腧,当下咳嗽减少,但仍然间断性咳嗽,持续一周后,不再咳嗽,支气管炎好转,持续灸两周后,支气管炎进一步好转。[0032]病例三:xxx,女性,8岁,经常咳嗽,支气管发炎,吃西药未见效;用本品同时灸大椎、膻中、肺腧,当下咳嗽减少,但仍然间断性咳嗽,持续一周后,不再咳嗽,支气管炎好转,
4
CN 107998283 A
说 明 书
3/3页
持续灸两周后,支气管炎进一步好转,持续一个月后,炎症消失。[0033]病例四:xxx,男性,7岁,经常感冒,导致咳嗽、发热扁桃体发炎,久而久之,患上支气管炎,此次感冒导致病情加剧;用本品同时灸大椎、一窝风、膻中、肺腧、大鱼际,当下病情稍微减缓,持续灸一周后,咳嗽减少,呼吸声变轻,期间感冒已消失,灸两周后支气管炎症减轻,偶尔咳嗽,持续一个半月后,无咳嗽现象,支气管炎症缓解。[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