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根蒜栽培技术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小根蒜栽培技术

孙兴志

小根蒜别名菜芝、荞子、藠、祥谷菜、小根菜、薤根、,大头菜子、野蒜、小独蒜、宅蒜、薤白头、大脑瓜。百合科、葱属。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湖北、贵州、云南、甘肃、江苏等地。多年生草本,高达70厘米。

一、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向阳、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整地前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2000kg,然后深翻、耙平、做床。床宽90~120cm,长视地形而定。将床浇透水待播。

二、选种和繁殖

可用种子、珠芽和鳞茎繁殖。用野生种子、珠芽和鳞茎繁殖,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可选用人工选育的优良品种“军研一号”进行繁殖。

(1)种子繁殖:采用条播,在床面上横向或顺向开沟5cm深、行距8cm每亩(1000m2,下同)用种子1kg,拌细沙播撒于沟内。每平方米需保苗350株左右,可在春末、夏初或秋末封冻前播种。生长1年半后方可收获。

(2)珠芽繁殖。床上开沟,深5cm,按行距8cm、株距5cm点播,亩需用种珠芽5kg左右,每平方米播300粒珠芽。春播珠芽当年秋后收获;秋播可以在第2年春季5月中、下旬采收,时间短,丰产性好。

(3)鳞茎繁殖。亩用种鳞茎100kg。每平方米需要保苗300株以上。春末、夏初或在秋末播种。

播种时在床上开沟,深5cm,将鳞茎按株距5cm、行距8cm播种。播后覆土2cm,稍镇压,可覆盖塑料薄膜或草帘,以利保苗。早春可架设地弓棚,以便提早上市;也可采收大棚温室栽培,打好时机差,以便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田间管理

在春、秋两季生长旺盛,适宜生长温度为8~18℃,夏季高温时进入休眠状态。鳞茎在地下越冬,不易发生病虫害,适应性强。

出苗后,撤掉覆盖物;3~4叶时疏苗,保持株、行距为5~8cm,每平方米保苗300~350株。小根蒜喜湿润土壤,所以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4叶时地下鳞茎开始膨大,此时每亩可追施尿素10kg。夏季进入休眠期,植株萎枯。在生长过程中如果有植株抽薹,应及时摘到,以免影响产量和质量;要及时除草,以免影响产量。薤白大面积生产可采用药剂除草,播种后用“乙丁脂乳液”封闭效果好。秋季封冻前应铺施一层盖头粪,以腐熟的农家肥为好。最好在封冻前浇1次水。

四、采收

小根蒜目前以食用为主,它的采收时间很关键。繁殖方法和播种时间的不同,其采收期也各有不同。一般在5月中旬开始逐渐抽薹,春季应在抽薹前及时采收,采收过早产量低,采收过晚会抽薹,质量差;秋季不抽薹,所以秋季在封冻前采收即可。小地弓棚或大棚温室栽培的,若使用种子繁殖的要保证生长期在5~6个月,采收珠芽和鳞茎繁殖的生

长期最低不少于3个月。当植株长到4叶时,掌握在未抽薹前采收。采收时要注意叶片完整,去净泥土,扎成小把上市出售。

在保证苗数和田间管理的情况下,小根蒜可亩产鲜品1000~1500kg。小根蒜的人工栽培,投入低、易管理、不易发生病虫害、时间短、见效快、效益高,适于大地和保护地栽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