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制度
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加强 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水平,能正确把握时代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团结带 领全体教职工加快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保证学校稳 定、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关 键环节。根据中共中央颁布的《党政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和国家人事部《关于深化中小学 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现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坚持以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政治建设与组织建 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制度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完善目标、健 全制度、规范管理、科学考评形成有效机制,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 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促进校长队伍建设与教育改革协调发 展,把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 政廉政、团结协调的坚强领导集体,为推进我区教育事业全面、协 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加强作风建设,增强创新意识、宗旨意识和廉政意识。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 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一致性;坚 持从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广大师生的利益出发研究问题,制定措 施,开展工作。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 僚主义及“官本位”。要把 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和完善校长负责制作为学校领导班子思 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增强班子的创造力、凝聚 力和战斗力。学校领导干部要为人师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 神,自觉端正自己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 始终坚持真抓实干、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以良好的作风推进学校 的各项工作。要加强对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学校领导干部要带头遵纪守法。
三、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更好地适应教育改
革和发展的要求。(一)深入学习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学校领导干 部应当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要以科学的态度、科 学的精神、科 学的方法,认真学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深刻理解以人为本、全面协调 可持续 的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具有较高的业务素养以及较丰富的现代 教育管理知识,懂得办学规律,善于治校治教,有较强的组织、协 调能力和领导能力。
进一步建立健全个人自学、中心组学习、脱产进修、成果交 流相结 合的理论学习制度。学校领导干部要坚持自学,制定切实可行的计 划,长期坚持,持之以恒。中心组学习要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每一次集中学习都要明确主题,务求实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用有所成。要把理论 学习和个人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 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认真研究学校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使理 论学习成为推动 学校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的强大动力。建立和 落实领导 干部学习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中心组学习档案,中心组 成员的出勤、成绩等记录在案,作为考核干部理论学习的重要 参 考。学校领导干部在任期内至少要进行一次全面培训,每位校级领 导干部每年要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不少于2篇的体会文章,以指导实 践。作为考核干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依据,作为任 用、奖励、晋升的重要依据。今后,新提拔的校级领导都必须接受 教育管理理论的系统培训。
(二)加强学校领导班子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驾驭学校改革发展的 能力和水平领导班子必须改变重权力、轻能力,重传统、轻创新的 思维定势,从权力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用先进的教育管理理论指 导教育管理行为,凭职业能力管理学校,实现由“业务型班子” 向“职业化班子”的转变。要提高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统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科 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和水平,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 以预见性的眼光,从基础教育发展的高度出发,侧重研究基础教育 发展的热点问题。善于从全局和战略上研究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 重大问题,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和领导 能力。要提高推进学校发展和深化改革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教 育教学、教科研、后勤管理、人事管理、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要坚持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把握工作全局,抓住主要矛盾, 突出工作重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学校改革的力 度、发展的速度和各方面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维护学校稳定 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学校稳定。要提高管理学校和 应对复杂局面、处理 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坚持科学治校、民主 治校、依法治校。善于正确分析学校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 题,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经常分析并及时发现影响学校稳定的 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要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到处变不 惊,临危不乱,保持学校的正常秩序,维护学校的稳定。五、加强 制度建设,建立学校管理的长效机制。
四、健全校务公开制度。
要结合实际,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抓住重点、热点、难点问 题,突出办事权限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事纪律公开、办事程序 公开、办事标准公开、办事结果公开等关键环节,制订校务公开方 案,建立校务公开的年度报告制度。
下列项目必须实行校务公开: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规 划及实
施方案、重大问题的决策公开;教职工聘用、中层干
部聘任、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事宜公开;学校财务预决算、财务收 支及专项经费使用情况公开;大宗物资采购事宜和学校基建招投标 情况公开;教育收费项目依据和标准公开;学校招生事宜公开;涉 及学生切身利益的有关事宜(保送生、特长生、奖学金、教育助学 券、困难生减免学杂费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有关事宜公开;
(奖惩、福利等)公开。
五、进一步健全学校财务审查审计制度。
校长是学校法人代表,是学校财务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财务由校长 负责审批,小额款项审批亦可由校长授权副校长或总务主任审批, 校长对学校财务情况负总责,校长应每学年向教代会或全体教职工 大会汇报学校经费收支情况。
学校应建立由党组织牵头,工会干部、教代会代表、财 务人员
参加的财务审查小组,每学年对学校财务收支情况进 行一次审查, 并将审查情况予以公示,发现重大问题应及时报告区教育局。区教 育局将通过实行届中、届末财务审计及 离任校长经济责任审计,加 强对学校财务的监督管理。
六、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学校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方 案、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校务公开方案、经费预决算等都要 向教代会报告,听取教职工代表的意见。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 大改革措施、方案、办法须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后方能实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