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内外职业教育的比较及启示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国内外职业教育的比较及启示

作者:瞿新南

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4年第05期

摘要:对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现状、特点等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国内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国内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启示

作者简介:瞿新南(1980-),女,江苏常州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讲师。(江苏 常州 213164)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016-02

目前,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科教活动的国际化进程,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和教育的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技术研发水平、教育质量和全民科学素养。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理念也不断渗透到中国的职业教育市场,其先进优秀的教育理念、完善的教育机制、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办学经验等对新兴的中国职业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和较大的冲击。职业教育在改革上也需不断研究国外的成功经验。深入研究重点国别的科教和政府资源及合作对象对科教改革、教育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实际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

一、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现状[1] 1.美国的“社区学院”

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创建于20世纪,20世纪60年代大体形成了全国范围的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其中公认最成功的是社区学院,它以社区服务为宗旨,集大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于一体。美国的社区学院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其发展仍源源不断,经久不衰,其动力就是社区学院的“人民性”、办学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兼容性。 2.德国的“双元制”

德国开展职业培训的历史较长,从20世纪70年代,德国将原众多高校改建为专科大学,以满足科学、科技进步对职业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除大学、专科大学以外的又一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其特点:由企业和学校在国家法律制度的保障下,合作办学,共同培养技术工人的“双元制”职业培训体系;德国的法律规定,凡是完成了普通义务教育而没继续读书的18岁以下青年必须接受3年的义务职业教育。 3.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澳大利亚在20世纪70年代创建了职业教育的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的简称)体系。TAFE体系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支柱,是一种在国家框架体系下以产业为推动力量的、以客户为中心进行灵活多样办学的、与中学和大学有效衔接的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特点:行业与学校具有高度协调一致;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动力,以工业部门行业协会和雇主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为依据;在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整个教育体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建立。

二、国外职业教育的特点

纵观上述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虽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式和特色,但也有共同点:在人才培养方面均注重技术应用于开发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式和手段方面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此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1.高度重视,立法保障,资金支持

发达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比如德国、日本、美国。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方式被德国认为是促进其社会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日本把其职业教育看成是国家富强的基本条件,甚至曾把职业教育同军队一起喻为国家前进的两个车轮。另外,他们的政府明确制定了多达上百种的职业教育法,这些法制法规有利地保护和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使职业教育办学做到了有法可依、依法发展。其次,资金上的大量支持是发达国家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其重视职业教育的具体措施。 2.产学研合作,机制灵活

美国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立法最完善的国家。1980年实施《斯蒂文斯—韦德勒技术创新法案》,同年国会通过了《贝赫—多尔法案》,这是美国产学研合作史上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项立法。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产学合作”与美国的“社区学院”等都是职业教育的成功典范。其共同特点就是“产学研合作”,区别在于合作的紧密性。“双元制培训体系”将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职业教育体系与就业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其特点是灵活、高效、实用。产、学、研相结合体现了国家、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它为社会节约了资源,创造了财富。同时,教育层次的多级化、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培训专业的多种化、培训渠道的多元化、培训对象的广泛化、培训时间的灵活化等使得职业教育获得了可持续的发展空间。[2] 三、国内职业教育现状及特点

我国的职业教育也是重点支持的教育领域。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还普遍滞后于科学的迅猛发展及生产技术的变革。希望我国政府、教育部门、企业联手合作,使得职业教育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目前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2] 1.缺乏特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职业教育就应以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为目的。但近几年,伴随着教育改革措施的陆续出台、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一些本科院校开设抢占职业教育的生源,在这种危机中一些职业院校为提高自己的学校竞争力,盲目跟全日制本科大学对接或开设其不擅长的专业。在专业设置上与普通本科相近,未能较好地反映职业教育本身应具有的特色。所以,目前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要保证课程选择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致,课程内容跟社会需求一致,课程设置同时也要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做好准备。国内职业教育缺乏高瞻远瞩的办学理念和鲜明的区别于本科的办学特色,严重制约和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来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2.学生实践能力不强

学校也提倡实践教学,但是很难有真正专业对口的企业与高职院校有效衔接。另外,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验教学大多数安排在相关的课堂教学内容之后,而且到实验室,教师先讲解所做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示范,学生跟着做,有的时候受实验条件限制,往往只有少数学生动手操作,最后写出实验报告,至于实验数据怎么来的学生根本都不关心。这种实验课违背了实验的初衷,很难达到效果。 3.就业问题

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之所以在今天受到人们的青睐,一方面是它自身完善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就业情况良好。他们的职业院校为学生和就业单位提供了强有力的合作关系。学生、学校、社会三者紧密相连,就业环境发展完善合理,能快速反映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业率非常高。而国内,存在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造成人才浪费。另外,学校某些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造成一方面学生质量不高,另一方面学生本人期望值过高,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原因。 四、国外职业教育的启示 1.加强职业教育意识

加强职业教育目前仅仅停留在政府、职业院校层面,还没有深入大众之中。建设符合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专业体系、课程体系和用人育人机制需要政府、企业乃至全社会的参与。好的政策和机制能保证实用技能型人才较好的成长。此外,好的政策和机制最终应该体现在法律法规上,只有真正当职业教育有法可依才能实现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推动高职教育发展

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实际,需要大量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所以我国应优先发展职业教育。虽然政府也加大了职业教育的投入,但与国外或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相比还相差甚远。地方政府和企业还应大力帮助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职业教育。[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与时俱进,创新职业教育机制

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大大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创新职业教育机制。在教育目的上,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主;在学制机制上,要多层次并重;在学制设置上,可以灵活、机动,工学交替,长、中、短期相结合;在课程安排上,以实用、够用为目的,以企业需求、社会需求为中心;在教学方式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同时,打造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提高职业院校的产学研能力。[4] 4.注重质量,加强内涵建设

加强内涵建设的根本是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质量不仅指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训,还包括了职业道德教育、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提倡符合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塑造完美的人格,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5] 五、结束语

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职担负着培养大量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研究发达国家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总结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机制,提高高职的办学质量,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是科学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田欢.从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对比看我国职业教育改革[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1).

[2]王陈,蔡宏标,陈艳芳.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比较中的思考[J].职业圈,2007,(13). [3]张方明,陈蕾,李金明.中外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及思考[A].甘肃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

[4]刘炳勤,李纯明,李继鹏.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8).

[5]王艳萍.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吉林教育,2004,(Z2). (责任编辑:王祝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