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复习
一、字词:
炫耀、称职、骇人听闻、精致、随声附和、妥当、滑稽 二、作者、中心、结构
作者: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主要作品有《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
中心:本文通过写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童话还告诉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结构: 爱新装(引子)——昏庸无能 做新装(开端)——上当受骗 看新装(发展)——表里不一 展新装(高潮)——自欺欺人 揭新装(结局)——丑态百出 昏庸愚蠢、自欺欺人。 三、知识点:
1、第一段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皇帝爱新装,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从“不惜”、“所有”、“都”、“既不”、“也不”、“除非”、“每一天每一点钟”“总”等词看出皇帝爱新装
作用: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埋下伏笔。 2、全文的主线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爱新衣。贯穿全文。
3、皇帝知道新衣怎样了,想起骗子的话,为什么感到不大自然?
心理描写,写出了皇帝的心虚。怕自己看不到,表现出自己的愚蠢和不称职。 4、皇帝派大臣去看新衣的目的有哪些,这表明了什么? 看新衣做的怎样了,考验大臣,表明了他的愚蠢和狡猾。
5、两位大臣去看新衣,看到了什么,后来是怎么做的,他们的神态、语言、动作分别是怎样的,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他们的性格特点怎样?
他们什么也没有看到,却假装看到了。他们都是不诚实的,愚蠢的。 6、皇帝说大臣“诚实”,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诚实有讽刺意味。
7、皇帝看新衣的心理、语言各是怎样的,表明了什么? 表明了他得狡诈、愚蠢、骄横、恐惧、虚伪。 8、“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讽刺效果。写出了皇帝的做作的丑态。特意安排照镜子来表现皇帝的自欺欺人。 9、皇帝在试穿新衣时,所有人的表现表明了什么? 他们都假装看到了,在随声附和。
10、作者安排让一个小孩说了实话,用意是什么?
让一个小孩说出真话,意在说明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也从另一个侧面批评了大人们的自私与虚伪。这一笔,点明了中心,又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11、皇帝为什么要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掩饰内心的恐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