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指导思想
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另外通过总复习,查缺补漏,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的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在课堂上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有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退位等情况。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班级里都有一小部分是智力水平低下,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几乎是只有几十分的。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尽量争取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复习阶段
1.分块复习。对整块知识进行复习之后,结合习题进行巩固。 2.综合练习。以测验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在课堂上教师精讲。 3.查缺补漏。对于在复习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加以补充练习。 四、复习内容 (一)数与代数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内容包括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解决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以及估算。
2.表内乘法,内容包括运用口诀计算,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量的计量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内容包括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认识线段,会画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具有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二)空间与图形 平行四边形、观察物体。 (三)综合练习和测试
复习各单元的同时,通过综合练习试卷,再进一步发现薄弱环节,加强练习,争取期末考试得到理想的成绩。
五、复习主要目标
1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六、复习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观察物体”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习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习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
2
七、复习课时安排:18周——20周 复习时间 复习内容 复习重点 课时安排 18周(12.29~30)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2.测试 1.笔算加减法.2. 解决比一个数多3课时 (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1.能运用口诀计算。2.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掌握平行四边性的特征和观察物体的方法。 4课时 18周(12.30~31) 1.复习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及表内乘除法的计算。2.测试 19周(15年1月4~6) 1.平行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2.观察物体。3.测试 1.长度单位厘米和米。2.测试 4课时 19周(1.7~9) 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物体。 4课时 20周(1.12~14。) 1.专项复习.2.测试 (1.15.~17.) 1.专项复习、综合复习。2.测试。 20周(1.18.~1.19.) 二0一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综合复习。2.测试。3.期末考试 补差补缺 补差补缺 3课时 4课时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