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小学德育教育案例——(爱让我们共同成长)

都说教师是一份神圣的工作,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担负起“育人”的职责,《礼记》中写道“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育人”的过程不仅要让每一个孩子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成社会所需的人,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同样善良可爱,只是刚呱呱坠地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如果孩子在批评中成长,他学会了抱怨,如果孩子在鼓励中成长,他有了自信,如果孩子在爱中成长,他就拥有爱与责任。所以,德育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至关重要,作为一个老师,我爱班里的每一个孩子,不希望任何一个孩子掉队,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成长,以此为契机实施德育教育,并写下此德育教育案例。

一、案例背景

我教的班级是五年级的学生,班级的整体学习氛围较好,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只是有个别学生差强人意,在我班里面有一个叫张鑫的学生,张鑫的脑子很聪明,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的问题他总是能最快的想出答案,同时还能想出其他的解决思路,只是张鑫很调皮捣蛋,当老师让同学小组讨论的时候,张鑫就会趁机和同桌说话,或者指示同桌给老师身上贴纸条,数学老师知道后批评张鑫的行为,他不仅没有懊悔还顶撞数学老师,完全不尊重老师。

除此之外,张鑫还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与同学分享,张鑫的成绩很好,只是当同学遇到学习问题请教张鑫时,张鑫每次都会拒绝甚至还会说:“你真笨,这种题都不会做”。周围同学也都普遍反应张鑫自私、自利,每次当打扫卫生的时候,总会选择最简单的任务比如倒垃圾,不愿意参与集体劳动,有同学反应,每次有集体活动比如运动会、健美操等活动,张鑫总是不能积极配合,不是请假不去,就是不愿意参与活动。

看到张鑫表现,身为老师的我意识到张鑫存在的问题,与学校德育工作组、任课教师以及张鑫的家长沟通后,为了张鑫更好的成长,我有针对性的实施德育教育。

二、案例分析

张鑫是我班里一个特殊的孩子,张鑫思维敏锐、反应快,成绩也很好,只是张鑫的德育教育方面有所欠缺,经过与张鑫的家长沟通以后,我了解到张鑫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父母老来得子,因为忙于工作,张鑫交给外婆管,家人对张鑫比较宠爱,基本上百依百顺,但父母只管张鑫的学习,其他方面任由张鑫自由发展。经过与张鑫的父母沟通后以及对张鑫平时表现的观察,张鑫自身存在四个问题。

(一)无纪律观念

张鑫在数学课上捣乱,和同桌说话还喜欢给老师身上贴纸条,说明张鑫完全无视课堂的组织纪律,他的自觉纪律意识比较淡薄,尚未形成纪律、规则意识,对纪律、规则的理解有待提高。

(二)无集体主义观念

张鑫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以及班级组织的健美操活动,总是不愿意积极参加活动,表明张鑫同学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不能正确的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也说明张鑫的同伴观念淡薄,张鑫缺乏团结、合作意识。

(三)不爱劳动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劳动教育非常重要,但从张鑫的表现来看,他总是不愿意积极地

参与劳动,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其实这也和张鑫的家庭教育有关,张鑫的父母对张鑫比较宠爱,从小不让张鑫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所以,张鑫在学校中也缺乏劳动观念。

(四)心理健康问题

张鑫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自私、自利,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帮助同学,当同学遇到问题还说同学笨,表明张鑫的内心有些自负,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因此对张鑫的心理健康也需要做一定的调整,让他成为一个更好的孩子。

三、教育策略

(一)活动中助成长

张鑫是一个优点和缺点并存的孩子,为了让张鑫能热爱劳动,树立集体观念意识,我组织了一场“敬老爱老”的敬老院一日体验活动,张鑫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据张鑫的姥姥说,他是一个很善良的孩子,想到张鑫和姥姥的感情深厚,我组织学生们参观养老院,和老人们沟通交流,我发现张鑫在了解养老院很多老人因为上了年纪,腿脚不方便,做不了重活,他就主动帮助一个老爷爷整理床铺,和其他同学一起帮助养老院的叔叔、阿姨打扫卫生,看到张鑫的表现,我立马当着所有人的面表扬了张鑫,让张鑫感受到自己重要性,明白劳动的意义,在养老院活动之后,我举行了一日体验分享会,让同学们谈自己的感受,我对张鑫给予特别的表扬,在分享会我特别表扬整个班集体在养老院的表现,让张鑫在潜移默化中树立集体主义观念,让他明白我们每一个人既是单独的个体,同时也是一个集体。

(二)榜样的力量

张鑫同学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班级其他同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为此我组织了一场“榜样的力量”主题班会,在班会中,我让同学先分享自己眼中的纪律是什么,之后我让同学们观看社会上违反组织纪律、规则之后产生的后果(比如犯罪、车祸...)的视频,让学生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让学生知道纪律、规则的重要性,之后表扬班级里面纪律良好的同学,通过榜样的力量,让张鑫等同学明白组织纪律的重要性,由此树立正确的组织纪律观念。

(三)沟通家长,家校合力

张鑫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因为家长宠溺,张鑫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有些自私、自利,了解张鑫的家庭情况后,与张鑫的父母达成一致,适当的让张鑫接受一定的挫折教育,让孩子学会分享,正确的给予孩子爱,让孩子在爱中成长。

四、教育效果

通过养老院活动、主题班会以及和家中的合力合作以后,我发现张鑫有了显著地变化,张鑫不再嘲笑同学笨,也愿意与同学分享,有时还给同学讲题,张鑫不再推脱劳动,家长反应张鑫回家之后也会帮助父母做家务,任课老师反应张鑫现在上课不再调皮捣蛋,也很尊重老师,看到张鑫的变化我感到非常的欣慰。

五、教育反思

一、正确的看待每一个孩子

张鑫就是我们班里众多同学中的一个,其实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优缺点,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孩子身上的优缺点,不能因为孩子的优点而否定缺点,同样不能缺点否定孩子身上的优点,小学阶段的孩子身心都在不断地发展,他就像小树苗一样,浇太多水则经受不了风雨,如果任由其生长,则会长歪,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在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我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

二、言传身教助力成长

在我看来,每一个孩子天生就是善良的天使,只是因为后天的环境所洗染,才会逐渐形成不好的习惯,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全面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认知方式、价值观念逐步形成时期,作为教师应该关注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用发现的眼镜看待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我认为批评或者惩罚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在实践活动中,通过鲜明的示例、榜样的力量,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教师信任感很强,对教师有一定的模仿性,因此教师首先要在言行和举止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有了正确的观念,在行为上有针对性的指导,做到知性统一。

三、爱中伴成长

德育教育贯穿教育的整个过程,影响人的一生,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就是未来、孩子就是希望,不管是教师、家长还是社会,都应该营造“爱”的氛围,让孩子在“爱”中成长,在“爱”中进步,但是我们拒绝过分的宠爱,宠爱不是正确的“爱”,宠爱只会让孩子迷失自我,走向人生的另一端。

四、德育之路,我们同行

德育教育对于整个社会非常重要,社会所需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小学阶段是人成长过程中的初级阶段,也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德育观的重要阶段,德育之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德育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家长、学校、社会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只有我们共同努力,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孩子才会更好的成长,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