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心得体会:对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及运行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最新)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心得体会:对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及运行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最新)

实施村级文体活动广场建设,是建好村级综合服务平台的主要内容。如何建好并管好村级文体活动广场,使其成为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基层党组织凝聚、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深入到湘西边陲的X县,到了桂塘、里耶、洛塔等乡镇,现场查看了一些村级文化活动广场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并和部分乡村干部、村民群众进行了座谈了解。此外,还对部分村(社区)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63份,收回问卷60份。基本掌握了该县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及运行情况。

一、基本现状

2015年以来,X县在全面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工作中,结合创建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着手实施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建设,效果较为明显。

一是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基本做到全覆盖。2015年开始,该县实施了总投资达1900余万元的乡镇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建设项目。先期组织交通便利、场地已落实、积极性高的村进行了农村文化广场建设,所实施的村级文化广场面积全部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全面实现“一乡(镇)一广场”的目标,极大的丰富了我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X年以来,县里又全面展开村级文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把文化活动广场列入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共建成村级文化公共服务平台309个,改造55个。从调查的60个村(社区)来看,51个村(社区)有村级文化活动广场,9个村暂无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待建)。51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广场中,面积在500㎡以下的17个,500-1000㎡的29个,1000㎡以上的5个;2015年以前建的9个,2015年6个,2016年6个,X年21个,正在建的9个。

二是功能日趋完善。村级文化活动广场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平台,其功能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群众满不满意,乡村文化建设有无成效。近年来,该县在建设文化活动广场过程中,依托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标准建设,效果较好。基本做到了新建的村,每村(社区)有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室、简易戏台、宣传栏、文化器材、广播器材、健身设施、农家书屋、文化墙等等。

所调查的60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广场部分设施配备情况:

三是作用发挥喜忧参半。从笔者调查的情况来看,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及设施发挥作用不太理想。乡镇集镇所在地、有热心人参与,或领导重视的地方,活动就开展得好,开展得经常。我们所到的桂塘镇明溪广场就是很好的例子,镇政府每年安排一定资金,补贴到几支广场舞队伍,由他们具体负责广场灯光、卫生、秩序等管理,效果较好。那些偏远山村、常年在家人口少的地方就难以开展起来。如洛塔乡梭洛村原来依托村部建有一个小活动广场,由于村里常年在家的人很少,只有到了春节之类的重要节假日,外出的人大都回来了,才会偶尔有一些人来跳跳广场舞。现在又另择新址,新建了一个高标准的村部和活动广场,估计暂时还难以发挥作用。

所调查的60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广场部分设施使用情况:

注:1、部分问卷对使用情况填写不完整,以上统计数据仅供参考;2、占比为相关项目占已配备数的百分比。

二、问题和不足

一是人员无保障。首先是乡镇(街道)文体服务站指导不力。大部分乡镇(街道)文体服务站工作人员身兼政府工作,部分乡镇(街道)文体服务站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存在编制人员没有配齐,文化业务骨干缺失,专业人才青黄不接,业务荒废,活动组织滞后,业务建设不专等现象,直接导致对村(社区)文化体育活动指导不力。其次是农村人口外出严重,在家的也大都是“38”“61”部队和留守老人,既缺乏爱文体、懂文体的人才,又没有热心、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来组织引导。

二是经费无保障。常言道,文化工作是一项“烧钱”的工作。此话不无一定道理。从笔者调查的情况来看,村级文化活动经费一靠要,二靠挤,三靠赞助。“要”,即向上级政府部门申请拨款;“挤”,就是从村(社区)有限的工作经费中拿一部分;“赞助”,就是动员村里或者与村里工作有联系的“老板”“能人”捐款。这些方式虽然能解决一时之需,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资金短缺,造成村级文化活动开展滞后,活动开展不积极,农家书屋、文娱器材等设施得不到更新,工作缺乏活力和创新。

三是闲置较严重。一方面群众对配齐配优村(社区)文化活动设施呼声很高,另一方面在部分村(社区)还存在资源严重闲置浪费的现象,这一点也不可忽视。除村村响、音响设备大多能经常使用外,其它一些设施在不少村(社区)都只是偶尔用用,甚至从来就没有使用过。前表即可说明一些问题。

三、对策和建议

一是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首先,要澄清底子,分类施策。对部分活动广场基础较好的村(社区)适当进行改造,配齐活动设施即可,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浪费。要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这一契机,抓紧启动还没有活动广场的村(社区)的建设。对一些大村和人口居住分散的村(社区),在已有村级活动广场的同时,还可选择相对集中的寨子,建一些小型的活动广场,方便群众休闲娱乐。其次,要逐步将村(社区)文化活动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用于设施更新和人员开支。

二是加大培训和指导力度。首先,要经常组织基层文体骨干参加相关的培训、观摩、比赛等活动,

提高他(她)们的素养和组织带动能力。其次,要把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传统文体项目以及非遗项目的培训、推广、保护、传承和普及结合到乡村文化活动中去。再次,要鼓励和倡导乡村利用文化活动广场这个阵地,经常开展广场舞、摆手舞、三棒鼓、唱山歌、篮球赛等老少皆宜的活动,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又可以把部分群众从赌博、迷信等不健康的场所里引导出来,参与乡村文明建设。

三是充分发挥村级文化活动广场的作用,助推乡村振兴。首先,可以结合新农村建设,把富含乡土特色、民族特色的一些元素融入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建设中,如文化墙的建设,让广大农村靓起来,美起来。就X而言,特别应该注重土家文化的传播,让广大农村“土”起来,大有文章可做。其次,适时利用文化活动广场这个阵地,开展一些有特色的活动,增强乡村的美誉度和吸引力,让大量从农村走出去的“城里人”,重回乡村,寻找乡愁,助推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