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安康领域
〔一〕生活卫生
1.引导幼儿愉快、安静地进餐,学习使用筷子,养成不挑食、不撒饭的良好习惯,主动饮水。 2.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稳固正确的盥洗习惯,逐步学会自理大小便。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独立、有序地穿脱衣服和鞋袜,将脱下的衣服整理 好,放在指定的地方,并通过主动探索学会整理床铺。
4.随时关注并引导幼儿学会擤鼻涕的正确方法,知道保护嗓子,不大声喊叫。 5.培养幼儿正确的坐姿、站姿及阅读姿势。
6.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维护环境的整洁,不乱扔废弃物品,不随地吐痰,不乱写乱画。 7.鼓励幼儿积极配合成人承受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二〕平安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记住幼儿园和父母的名字及家庭住址,知道在与成人失散时去找民警帮助。
2.在种种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并注意不碰伤别人。 3.利用有效时机引导幼儿在遇到危险时知道躲避,会呼喊求救。 〔三〕体能
1.鼓励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2.在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会做简单的徒手操和轻器械操,动作较正确、标准。 3.引导幼儿走步时上下肢动作协调,有精神。 4.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跑步时上下肢动作协调,能较灵活地控制跑步的 速度和方向。 5.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跳跃时脚蹬地较有力,落地时较轻,能较好地控制跳跃的方向。
6.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用单手向前上方做用力挥臂掷远动作。
7.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侧面钻,并积极参加各种爬行、攀登活动,在活动中动作较灵敏、协调。
8.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较平稳、轻松地在较窄的平衡板上行走,并保持身体的平衡。 9.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多种运动器材的玩法。
二、社会领域
〔一〕社会性情感
1.引导幼儿经常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
2.引导幼儿体验和感谢他们对自己的爱,并用简单的方式〔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对周围人的爱。
3.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心他人的情绪情感 ,有初步的同情心。 4.引导幼儿尊重周围的劳动者。
5.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认识并喜爱周围环境和北京著名的风景名胜。 6.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喜爱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认识并尊重国旗。
7.在主要的节日期间,根据幼儿的意愿,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其中,初步体验节日的快乐。
〔二〕社会性认知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进一步意识到生活、游戏、学习等行为规那么和自己行为的关系,
知道应该自觉遵守规那么与要求。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会简单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初步理解行为的对与错,做错了事能成认,并愿意改正。 〔三〕社会性交往与行为
1.提供促进幼儿相互交往的时机与条件,鼓励幼儿主动和小朋友及熟悉的人交往,与人友好相处,掌握初步的交往技能。在交往中主动使用礼貌用语,有初步的礼貌行为。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保护公物,不打搅他人活动,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行为。 〔四〕个性品质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知道自己和别人有不同的兴趣、需要、情感 。 2.培养幼儿具有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老实、勇敢、合作、爱劳动的品质。
3.用鼓励、支持的方法引导幼儿遇到困难、挫折时能在成人帮助下自己尝试解决。 4.引导幼儿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学会用适当方式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 5.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责任意识,愿意并能够为自己、他人和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语言领域
〔一〕倾听
1.在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初步养成注意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2.在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会根据语言指令连续行动,或完成一项任务。
3.引导幼儿能够听出一段话,或一篇作品的主要意思,并在初步理解作品的根底上,想象作品所描述的情景。 〔二〕表达
1.鼓励幼儿主动用语言和别人交往,乐于当众讲话,说话时自然大方。 2.鼓励幼儿较准确地发出难发的和容易混淆的语音,大胆使用各种词汇。 3.引导幼儿准确地答复下列问题 ,鼓励他们主动提问。
4.引导幼儿独立地复述简短故事,朗读儿歌,仿编儿歌,续编故事。 5.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较细致地描述人物或背景。
6.在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恰当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并会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表现进展简单的评议。
〔三〕早期阅读
1.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喜欢看图书,独立看书时,能看懂每幅画的大意。
2.在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知道每本书都有封面和书名,会按顺序从前向后一页一页地看。
四、科学领域
〔一〕态度与兴趣
引导幼儿主动观察、探索周围常见事物、现象,并从中体会到愉快。 〔二〕认知能力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周围常见事物,能对某些事物进展连续地观察,发现事物或现象存在差异并能发生变化。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比拟事物〔人、动物、植物等〕的不同点或物体间量的差异,会按某些外部特征、开展变化或某一简单规律对某些事物进展排序。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会按一个维度对常见物体进展分类。
4.在操作活动中,引导幼儿用各种常见材料进展简单的实验,并能根据某些现象进展初步的猜测。 〔三〕根本经历
1.引导幼儿喜欢参加饲养小动物的活动,在活动中感知动物的生长现象,学习为小动物收集饲料和
喂食,和小动物有亲近感。
2.引导幼儿喜欢参加种植活动,在活动中感知植物有生命、会生长,学习给植物浇水、锄草、知道应保护植物。
3.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感知四季明显特征,说出四季名称,比拟晴、阴、雨、雪等天气现象,体会人们通过增减衣服适应气候的变化。
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感知磁铁、石头、泥土、空气等特性及颜色的变化、物体的溶解、沉浮等现象。
5.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体会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6.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认识长方形、半圆形,体会几何图形之间简单的转换关系。
7.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物体,说出总数,认读10以内数字,区分几个和第几。
8.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正确识别前、前方位。
五、艺术领域
音 乐
〔一〕兴趣
用支持、鼓励的方法引导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活。 〔二〕感知和欣赏
1.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声音的强弱、上下、音色及音乐的渐快、渐慢。
2.引导幼儿区分节拍与节奏,在活动中感知并初步掌握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四分休止符的节奏时值。
3.鼓励幼儿感知和表现歌谣、歌曲中的节奏,并较好地模仿四拍长度的节奏短句和旋律短句。 4.以游戏形式引导幼儿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5.在游戏和音乐活动中,引导幼儿体验和分辨进展曲、舞曲、摇篮曲、劳动音乐的形象和情绪特征,并在歌曲、器乐曲和舞蹈的欣赏中获得美感。
6.在游戏和音乐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乐曲的情绪变化感知音乐的段落〔乐段、乐句〕。 〔三〕表现 1.歌唱
〔1〕引导幼儿能够根本准确歌唱八度范围内的歌曲。 〔2〕培养幼儿歌唱姿势正确、吐字清楚。
〔3〕引导幼儿感知理解二拍子和三拍子歌曲的区别和特点。 〔4〕鼓励幼儿感知、发现并表现歌曲的速度、力度和情感。 2.律动、音乐游戏、舞蹈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随音乐做身体运动、模仿动作和简单的舞蹈动作。
〔2〕引导幼儿逐步做到动作与音乐合拍、协调、优美,能够表现音乐的速度、力度变化和情感 。 3.打击乐器演奏
〔1〕在活动区游戏中,通过自由探索与尝试 ,引导幼儿认识几种打击乐器、学习敲 击方法。
〔2〕在音乐活动中,引导幼儿按照简单节奏谱进展打击乐合奏,并能保持住自己声部的稳定速度和节奏型。
〔3〕鼓励幼儿为熟悉的歌谣、歌曲做固定节奏型伴奏。
〔4〕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多声部协调配合能力,并逐步学会集中注意看指挥、反响敏捷。
4.创造性音乐活动
〔1〕在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结合语言、歌谣即兴表演自编的节奏、旋律短句。
〔2〕在音乐活动中,引导幼儿用打击乐器设计简单的固定节奏型,创造性地为歌曲、舞蹈做即兴伴奏。
〔3〕在生活和游戏中,鼓励幼儿随音乐做自编的律动、舞蹈动作,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美
术
〔一〕兴趣
1.在生活中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寻找和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 2. 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美术活动。 〔二〕欣赏
在生活中引导幼儿从形象鲜明的生活用品、美术作品、节日装饰、环境布置及四季风光中获得美的感受,并用语言、动作、表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三〕表现 1.绘画
〔1〕引导幼儿用各种线条和简单形状表现观察过的物体的根本局部和主要特征。
〔2〕鼓励幼儿在画面上简单地布局,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些辅助物,表现简单的情节。
〔3〕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对色彩的混合及变化有兴趣,大胆使用多种颜色,逐步做到 均匀。 〔4〕在日常生活和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认识几种绘画工具,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作 画姿势,养成工具、材料摆放有序的习惯。 2.泥工
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塑造出物体的主要特征。引导幼儿学习独立取放泥工材料、工具。 3.纸工
〔1〕提供一定条件并鼓励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学习简单的折纸方法,并折叠出简单形象。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使用材料组合各种形象,掌握正确使用粘贴工具、材料 的方法。稳固用剪技能。 4.制作
鼓励幼儿利用自然物或废旧材料,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大胆表现。 其它艺术形式
1.引导幼儿欣赏周围环境中美的事物,如建筑、园林、摄影等。
2.引导幼儿欣赏故事、诗歌、木偶剧、动画片、儿童剧、皮影戏、小歌剧等,并感受其中的美。 3.在游戏或表演活动中,鼓励幼儿借助简单的道具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