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的对策。 第七部分为结语,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研究的主要结论: 1.广西成功推广应用的生态农业模式较多。广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在现代农业的生产实践中,为适应特定的时空生态环境条件,结合资源环境禀赋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广大农民群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多种独具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经营形式。像立体种植类型、立体养殖类型、立体种养类类型、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和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对全区的生态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尤其是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全区已推广发展20多种创新模式。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根据地区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社会资源条件,因地制宜选择相应的模式。 2.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广西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呈上升趋势,森林覆盖率和新增造林面积都有所提高,这是政府大力推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所取得的成绩,但人均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农田水利工程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负面因素,给生态农业系统带来了冲击,这需要在生态农业的推进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和保护好耕地面积,完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切实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3.总体上来说,全区生态农业发展产生的经济效益明显,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扩大,收入结构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排名相对靠后,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农业经营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和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偏低等问题,因此需要制定一些措施,提高农民收入,降低生产成本、控制经营风险和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
4.从所考察的指标来看,广西的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社会进步,全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稳步下降,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有所扩大,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畜牧业和水果业发展态势良好,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电水平有所提高,但全区农村劳动人口综合素质低,缺乏农业科技人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农业发展过程中逐步解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