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06年温州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科技成果介绍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新型YAG一50型激光打标机(温州 市嘉泰激光科披有限公司) 目前。我国应用较多的YAG激光打标机,高档 产品几乎全为进口机,而国产机水平低,难以适应 市场发展需要。尤其在我国加入WT0后.更多产品 走向国际市场,产品表面工艺愈发显现出它的重要 司j 大口径电动真空蝶阀(江南阀门有限岔 大口径电动真空蝶阀采用双阀座结构,蝶板采 用过流式珩架结构 具有流通面积大、刚性好的特 点;阀体、阀板采用焊接式结构,重量轻,适合真空管 路要求:阀轴采用V型填料。两组填料相对排列.中 间用隔环分开.使轴端密封更加可靠,采用DZW系 列电动装置.适合远距离操作。 技术关键创新点:1阀门采用双阀座设计,即具 有两个密封面,且两个阀座同时具有密封作用。蝶板 采用过流式珩架结构.具有通流面积大、刚度好的特 性,惟有激光打标才能克服传统标记技术的缺陷, 使相关产品符合国际潮流.打造品牌,提高产品附 加值 该项目取得了两项自主知识产权.分别是新型 YAG连续激光电源(实用新型专利:ZL032631 77 4)和打标控制软件(软件著作登记号: 2005SRO2O73}。该产品的关键技术是研究成功独 特的PWM变频控制技术和新型功率元器件fG— B丁.有效地解决了以往激光电源存在电流调节不 稳、一次点灯成功率低、氪灯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难 题;其次,改进了聚光腔体结构,采用双水冷方式, 点 2阀门的轴端密封填料采用两组v形填料,相对 排列 使轴端密封同时适用于正、负两种压力。3阀 门与管道采用焊接形式.在阀体两端靠近坡口处有 加强环,有效防止了阀门在安装过程中.因与管路焊 接而引起的阀体变形。产品的公称通径达DN5000. 为目前世界上最大口径的真空蝶阀。 公称通径:DN1000一DN5000mm;公称压力: 025Mpa;工作压力:<0 1Mpa;适用介质:水、蒸汽 及其它介质;适用温度:<一29—180℃;真空漏率:≤ 8.36’10-2 pa m3/s。 使激光器冷却水温控制精度达到4-1℃,以保证聚 光腔可持续使用功能。 由于开发成功新型连续激光电源,提高了恒流 控制模块组成的连续激光电源功能,使连续激光电 源稳定工作时间达到大干等于24小时 产品性能 目前全国有200余家大中型企业在使用本阀 同国内同类产品比较.重复定位精度高(± 0 0002mm),激光功率大c可调至50W).技术处于 国内领先水平。 产品已经在浙江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温卅1新 门,普遍反映良好,该阀生产3年来.销售额已达 6200多万元.实现利税1200余万元。年创汇55万 美元以上.为我国节省外汇220万美元。 韩光学有限公司、中国海特克液压有限公司等单位 使用,并出口美国、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客户认 为技术先进,性能良好。在省内占有80%市场,在 温州占有98%市场。 该产品已累计产出210台.销售收入1688万 元,缴税总额137万元,利润97万元 其中2005 年销售收入857万元,上交税金82万元.利润74 万元。 手性药物酮洛芬的生物转化和拆 分技术研究(温州大学、浙江瑞邦药业有限公司) 该成果研究了一种制备右旋酮洛芬的生物转化 包结拆分新方法.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氨基酸衍生物 包结拆分剂(发明专利号:ZL2OO410。64953 0),提 出了右旋酮洛芬的生产新工艺。该工艺具有转化率 高、条件温和、光学纯度高、成本低、无污染、易连续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生产等优点,解决了目前国内外现有工艺中存在的 合成步数多、产率低、成本高、拆分剂价格昂贵、酶无 4.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显著。通过病虫情报、“蔬菜与植保”和农作物病虫害 电视测报,及时发布病虫信息,培训菜农达8000多 人次,发放资料5000多份,大力推广频振式杀虫 法重复使用、产物提取纯化困难等问题。该工艺已在 浙江瑞邦药业有限公司完成模试生产,并与浙江瑞 邦药业有限公司达成技术合作意向。预计2009年 可达年产10t,以每公斤5000元计算,可年增产值 5000万元,年增利润1000万元,具有广阔的应用 灯、植物诱杀、高效低毒新农药为主的综合防治技 术,累计指导防治面积100.3万亩,节支防治成本 3658.94万元,新增产值2983.93万元,共增收节支 前景。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将为我国广大的关节炎患 6642.87万元,有力地促进温州无公害蔬菜生产,社 者带来福音,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经同 行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温州市蔬菜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 技术研究(温州I市植保站、温州I市农科院蔬菜所、 瑞安市植保站、文成县植保站、瓯海区植保站) 课题针对温州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 日益严重,常造成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人 民身体健康,以及蔬菜病虫害测报资料缺乏、测报技 术薄弱的现状,组织科研与测报部f-j对蔬菜6种主 要病虫进行了系统研究。经过近5年努力,圆满完 成了项目任务。 1.取得四方面创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1)通过 比较佳多智能虫情灯、频振式杀虫灯和性诱剂监测 害虫消长效果,确定“佳多牌”虫情灯为监测蔬菜害 虫的测报工具。(2)JfE据灯下诱蛾量,划定小菜蛾、斜 纹夜蛾、甜菜夜蛾、豆野螟的年发生代次、各代峰期 和发生程度分级;(3)¥1J用历期和有效积温对小菜蛾 和豆野螟的发生期进行预测。(4)利用斜纹夜蛾自然 种群生命表对发生量和发生期预测。 2.发表一批高质量论文,撰写专著两本。在《植 物保护》、《昆虫知识》、《浙江农业学报》等发表论文 7篇,论文多次在省年度蔬菜植保会议上做专题报 告。课题组还参加省“十五”重点规划图书《无公害蔬 菜病虫害鉴别与治理丛书》编写,主编《瓜果类蔬菜 病虫害原色图谱》和编写《茄果类蔬菜病虫害原色图 谱》。 3.建立比较健全的蔬菜预测预报体系,积累大 量历史资料。积累了4年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 蛾、豆野螟灯下发蛾量数据,摸清4种害虫发生规 律、发育历期及影响因子,制订了小菜蛾、斜纹夜蛾、 甜菜夜蛾、豆野螟、黄瓜霜霉病、番茄灰霉病等6个 测报调查规范,在瓯海、平阳、瑞安、文成等地建立病 虫测报点,建立比较健全的蔬菜预测预报体系。 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该课题总体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部分 成果国内领先。 Leber氏遗传性视神经萎缩遗传 性状研究(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美国辛 辛那提儿童医疗中心) 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收集了263个Leber遗 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家系,并获得了完整的临床资 料和遗传性状,根据家系临床特征分析我国大陆 LHON的各种突变的遗传特性,包括发病率、男女发 病比例、发病年龄等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 供了依据。针对上述家系,应用PCR、测序和限制酶 酶切方法,对收集的全部家系进行了3个LHON相 关线粒体原发位点的检测工作,并进一步利用24对 引物对其中100余个家系进行了线粒体全基因测 序工作和线粒体tRNA功能分析,分析线粒体其它 位点上的突变对于原发突变的调控作用。发现了一 些家系存在如15951、4435、1 1696、3497、10059等 位点上的继发突变,通过对这些家系的进一步分析 和研究,证明了这些继发突变明显改变了其LHON 的表型,包括发病率、发病年龄等。本项目研究还发 现了继发突变中A4435G突变导致tRNAMet的改 变;15951位点上的继发突变导致了tRNAThr的改 变。这些继发突变都通过了改变tRNA的功能和稳 定性,从而加重了LHON原发位点的突变程度,使 得临床发病率等明显增加。这些研究结果对于进一 步阐明LHON发病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项 目的研究结果为揭示LHON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阐明线粒体突变在 LHON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这些研究成果 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部分达到了国际 领先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